我家的杏熟了这篇课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六要素:

1、时间:夏天。

2、地点:“我”家院子。

3、人物:奶奶、“我”、小淘气、小伙伴们。

4、起因:杏儿成熟了。

5、经过:邻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来偷摘杏儿。

6、结果:小伙伴们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

课文围绕杏儿熟了的事件:

1、每年杏儿熟了的时候,我家大杏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

2、这一年杏儿熟了的时候,邻居的一个小孩子偷杏儿时从树上摔下来,我说活该,而奶奶却打下长熟的杏儿给偷杏儿的孩子吃。

3、今年杏儿熟了的时候,我挑熟透的杏儿送给乡亲们。

扩展资料:

课后习题答案:

1、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杏树结的杏儿又多又好?

从树上结的,路过的人说的,“我”数的这三个方面。

2、找出课文中三次出现“香甜”这个词。

(1)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

(2)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3)于是,“我”挑熟透了的杏儿打下一些来,给乡亲们送去——给他们送去香甜,也给他们送去喜悦。

“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中的“香甜”意思是又香又甜,津津有味;“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中的“香甜”,一语双关,既指又香又甜的杏儿,又指快乐、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这篇课文主要写杏儿成熟时,邻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来偷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

《杏儿熟了》是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课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去完成认识事物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尤其是针对课文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在训练过程中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正确理解一句话的意思。

扩展资料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事情的起因:邻居家的小淘淘嘴馋偷摘“我”家杏子,从树上摔下来。

事情的经过:奶奶拿了棍子打了许多杏子,分给小淘淘和他的伙伴们,并嘱咐“我”要分果子给乡亲们吃。

事情的结果:我听了奶奶的话,每年杏子熟了的时候,都分给乡亲们吃。

文章主旨:通过描写“我”和奶奶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的不同态度,以及“我”对小伙伴的态度的转变,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质,揭示了“学会分享,就会感受到快乐”的道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4
一篇文章的开始大部分都有又要说,例如时间,地点,人物,开头,经过,结果。
根据这六条呢,把一篇课文实际上就窜下来的地方,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先考虑杏儿熟了的时间在什么地点去。杏儿熟了去摘现还是在线儿的?途中遇到了什么情况,人物当中当然是缺了人是不可以的。杏儿熟了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什么情况?这件事情的企业是什么?后来经过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拍的是刘繇数据清楚的话,整个这篇文章也就通读下来了,而且那对你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平常写作文的时候也是本着这六要素进行学习写作的。
第3个回答  2020-10-29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1.6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还有起因经过结果,这是6要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