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意义?

佛既然掌握着众生的吉凶祸福,六道轮回。什么因果姻缘 什么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佛存在的意义不是让人类幸福吗?为什么不把人们全都变成好人,把恶报一笔勾销,人们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不就没有恶报了吗,没有恶报就没人受苦了,为什么还让人杀人?冤冤相报何时了?因果何时完啊?
我不是迷信,我也不信佛。问问老师们学习学习而已呵呵!既然佛不掌握人的吉凶祸福,因果报应。那么人就应该有吉凶祸福,因果报应,一个人杀了另一个人,那是他们的命,杀人的应该杀,死的该死。(都有各自的因缘果报在,又不能违背因果来做事)佛也改变不了,佛只是说是因果。是他们中下的因现在他们必须去接受这个果。说佛就像是老师一样教导人,劝人为善,不做恶事。我想人都是向往真善美的,我们教育我们的后人身边的人不要偷东西不要打架不要随便杀生。你会教你孩子去做坏事吗?
既然有因果报应,佛也管不了。那就顺其自然吧 ,是你的福该你享,是你的苦该你受。还说佛干什么。我倒是相信那句话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命运在自己手里呢!我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对了,佛既然管不了人的吉凶祸福,为什么那么多人拜佛?

人之初,性本善,佛教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壮大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佛教教义的作用也就不同。佛虽然有神通,但是佛知道万事万物因缘和合,都有各自的因缘果报在,决不能违背因果来做事。世人无知,不明因果。

我们内在的觉性,是佛;心正而不邪,是法;清净无染的本能,是僧。我们自心的三宝,这种觉、正、净通过佛陀的经书法宝,通过出家人的言传身教。经书法宝是教学的工具,但是这些工具要有人教导才能运用自如。

出家人和一些修行多年的老居士,以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指导我们领会经文的义理,掌握修行的方法。我们每个人内在的佛法僧三宝是本具的,但是要通过外在的三宝来唤醒。菩萨是觉悟的圣者,他并不需要我们的礼拜和供养。

礼拜忏悔,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之心,谦和之心。“礼圣者足,见贤思齐也”,我们礼佛赞佛,是希望能学习佛陀的行止,通过生命的实践,把内在的觉、正、净三宝开显出来。希望佛陀给我们做证明,我们在这条觉悟的道路上也要开始迈进了。

用最高贵的头接触地面,可以一方面去体会与圣者足迹的亲近,一方面去体会与整个的大地的融合。大地涵养了无数的可能性,地球上万事万物都是靠土地的滋养,我们也要作育和大地一样广阔无边、谦和朴素的胸怀。

扩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佛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05
首先我要说的是,佛没有掌握着众生的吉凶祸福。佛不是创造万物的神,佛只是一切真理的发现者,而不是创造者。佛虽然有神通,但是佛知道万事万物因缘和合,都有各自的因缘果报在,决不能违背因果来做事。世人无知,不明因果。所以佛菩萨慈悲,在人间示现,教化众生。所以佛教徒称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为“本师”,称自己为“佛弟子”,其关系是“师生”关系。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教育世人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修行正道,如何脱离痛苦,如何究竟涅槃!就像学校里的老师,虽然想让所有学生都成为人才,但是不能代替学生写作业,也不能代替学生考试。佛也是一样,通过种种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留下“经、律、论”各种典籍让世人学习,传下各种法门让世人修行。从而世人才会真正弃恶扬善,不再冤冤相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2-06
这种认识大概是基于对佛法的不瞭解.佛陀说法四十二年说法度生,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无所不能,你们皈依我,听从我就算了事,万事大吉了.那不是佛陀的教诲.佛陀教导人们用自己的心智去体察自我的心灵,去探索世间苦乐,生老病死,宇宙变迁的根源.佛只是众生中的先觉者,如同一个学识渊博的导师教导学生,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不断增长,最终可以像老师一样博学的.这里没有无所不能的魔法,佛和众生之间的分野也不是就是硬被定义下来的,所谓'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佛不是外在一个固定的存在,一个两个三个,在这里在那里,某种意义上讲,您所说的佛仅仅是外界一定事物在您脑海中形成的一个影像,譬如我们认识的一个人,一开始我认为他是什么样子的,不久呢,经历某件事,认识发生比较大的改变,认为他原来是这样的啊!..其实,那个人应该在短期内没有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只是伴随着不同的因缘和心识的转变,对方的形象也发生了巨变.从另一角度上讲,对方那个人不管怎么样,他仍然不是你,他的映像可以投射到您的身上,令您发生种种感想,甚至进行某种行动,但是对方这个人改变不了您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主体性,相对独立性.
说的杂乱,扯得也远,回到您的想法:佛如果无所不能,就可以任意而为,不仅仅可以让世界完美无瑕,还可以起个奇思妙想让我们与他合二为一..呵呵,那时候,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只有'佛'的思想,此时这尊佛究竟是你呢,是我呢,还是原来那尊佛呢?此时还有什么佛法啊,世间啊..其实许多东西都是我们在大脑中为自己勾画出来的图景,或丑或美,或善或恶,我因之而喜不自胜,我憎之而深恶痛绝.难道不是如此吗?
觉察自己的心灵意识与世界的缘起,不妄生分别,不颠倒妄想,觑破镜中知是空花,看见水月莫要当真.如此真是真,实是实,既了了分明,又不妄计分别.或应为佛法修学之正道.或有不妥,望楼主指正!
第3个回答  2012-02-06
根本不懂佛,没有一点正信,就忘谈佛。

佛是无上正等正觉。佛不掌握吉凶祸福,六道轮回。佛教讲因果。知道何为因果吗?就是自己种因得果。自己种了各种善因恶因,因缘成熟果报自然显现,不 是谁控制你。。。
。。。。。。。。。。。。。。。。。。。。。。。。。。。。佛教的意义就是让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解脱,成就佛果(不是说西游记里谁封号就是佛了。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具佛智慧德相,皆能成佛,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佛得实修实证。。。)。。。。。。。。。。。。
佛教是智慧的宗教。
谭嗣同:“佛教能治无数无边不可说之微尘世界,尽虚空界,何况此区区之一地球。”
孙中山:“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辅科学之偏。”
陈独秀:“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瞿秋白:“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
爱因斯坦:“未来的宗教应该是宇宙的,它超越一个人化的神,无需死板的信条与教义,包含自然现象和精神领域,基于对一些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经验而成一体。佛教符合这些条件。”
梁启超:“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入世而非出世,乃积极而非消极,乃兼善而非独善。”“佛教为最崇贵圆满之宗教,其大乘教理尤为人类最高文化之产物。”
鲁 迅:“释迦牟尼真是伟大的圣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伟大的圣哲。” ........................................................................................
多么伟大的佛法。

佛生万法。不是迷信。有正信就好好思考伟大的佛法。给您个佛教网站。。。我发信息给您了
要有正信。信仰是证悟人生的意义。求来生现世的福报。为了解脱轮回。成佛度众生。要知道今生的苦报都是自己造业而成。一切都是心的影像。正法太伟大了。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学佛。最大的享受就是学佛。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希望您早日解脱。
很多人不了解佛教就说迷信。您说不懂有什么资格说了。
其实很多迷信的东西都不是佛教的东西。佛是开大智慧的觉悟之者。

我们学佛就是改变命运啊。我们为什么拜佛求佛,其实就是拜内在灵性神佛,使自己成为神佛。。。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得加引号。这个“我”不是凡夫的假我。是一切众生共有本有的真我本性,就是自性。自性具足万法,自性不生不灭,自性本自清净,自性能生万法。。。

佛是万能的(听佛的话,依教奉行,真心与佛相应,佛真是万能的。。)佛也是无能的(不听佛的话,心与佛不相应,佛也无能。比如佛教众生不要造恶业,要多行善。可众生不听,那必然落入因果,必然受苦。。。).。。
第4个回答  2015-05-19
佛教也可以讲是高等哲学。其具足深邃的辩证思想,无可辨驳的教理法义,旨在通过各种论证以期让人们达到宗教信仰的目的。佛教的意义就是宗教教育,让人们破迷开悟、断除烦恼、觉行圆满。他是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外的高级教育延伸,即宗教教育主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