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可是杀了曹操的儿子啊,曹操为什么还厚待他?

曹操为什么还厚待他?

因为张绣是主动投降的,而曹操是个枭雄,不是那种你杀了我儿子我就一定要杀了你那种人,他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如果杀了张绣,是为自己儿子报了仇,但是却会发出“向曹操投降会被杀死”这个信号,不利于他后期收复武将或者说收复人心。

曹操不同于我们看《三国演义》中那样气量狭小不容人,实际上他是有着极大的抱负的,是乱世的奸雄。作为一个奸雄,肯定会有些小毛病,而这个小毛病直接惹怒了张绣,使原本要投降的张绣杀了他的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但是后来张绣还是投降了曹操,而曹操不计前嫌继续对他给予厚望,给予厚待。

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张绣有价值,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的本身,因为说实在的,曹操阵营中比他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不是非得他才行。但是就是因为他和曹操之间的这个过节,他投降之后,曹操继续厚待他,就会给天下一个信号,说是“曹操爱才,即使是这个人曾经和他有着深仇大恨,只要是有才华就会被重用”,这样一来,天下英才就会前来投诚,为他所用。

假使曹操杀了张绣,大家可能一时会因为曹操和张绣曾经的过节而觉得无所谓。但是久而久之,加上使用一些计谋略加宣传,那么曹操这个“连投降的将领都不放过,要斩草除根”的恶毒、小气形象就会被刻意营造起来,这对于他三国争霸的霸业很是不利。曹操是个聪明人,他懂得取舍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5
首先,曹操非常痛恨张绣,这是可以肯定的。典韦是曹操手下的一员猛将,对于爱惜人才的曹操来说,典韦的价值不可估量。而曹昂对曹操就更重要了,他是家中的长子,性格还是能力都非常好,所以曹操已经做好传位给他的打算。曹昂和曹操的关系非常好,再加上曹昂是为拯救而死,所以曹操内心肯定是恨不得将张绣千刀万剐。
他之所以没有把张绣给杀死,是因为张绣不是在战争当中被俘虏,而是主动投诚。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张绣杀死了主动投诚的张绣,的确能成功报仇,但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人来投奔他了。同理,如果张绣来到曹魏阵营之后被排挤,会给其他人一种信号,那就是曹魏对投奔的人不友好。其他人可不管张绣和曹操到底有什么过节,他们看到的就是主动投诚的张绣没有好下场。面对这种情况,曹操非但不能得罪张绣,还需要对张绣委以重任。他希望的是把张绣塑造成一个典型,好让更多人来投奔他。如果曹操就连仇人都能原谅,证明在曹魏这里的确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第2个回答  2019-10-25
曹操以大局为重,想要天下归心,只能放弃自己的私怨了。看过三国的人就会知道,曹操性格是不计前嫌的,即使是仇敌也不念旧恶,不加报复,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恢弘大度,这也是他之后能取得成功的一个因素。不止是对张绣,因为张绣在领兵作战来讲确实是为英雄,但这也在另一面显示了曹操宽广容人的胸怀。张绣的叔叔是东汉时期有名的骠骑将军张济,受叔叔的影响,张绣自小就喜欢舞枪弄棒,年纪轻轻就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并且为人爽朗仗义
第3个回答  2019-10-25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官渡之战特殊的环境下,曹操需要稳定住张绣,这个确实没有问题,但是在曹操稳定的占据北方之后,杀死张绣对于自己的影响不是非常大的时候,曹操依然留下了张绣。其实小编认为这是曹操给别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张绣就好像曹操的广告牌一样,张绣杀了曹操儿子,现在也被优待了,其他人就算是的罪过曹操这时候也愿意投降了。

曹操在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他多次给自己树立广告牌,比如说关羽千里走单骑事件,曹操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投奔了曹操即使想跳槽也是可以的,曹操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而魏种叛变事件曹操则是给自己树立了另一个广告牌:叛变了曹操也没有关系,曹操还是会宽大处理的。这样曹操等于给自己树立了三个广告牌,敌对的首领,敌对的将领,自家的叛将只要投降就都有机会活命,这样也对曹操征战是非常有利的。
第4个回答  2019-10-26
曹操既然是政治家,自然不会被私仇蒙蔽心灵。政治家考虑的是利益,只要对他有利,别说杀子之仇就是杀父之仇也会放在一边。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曹操用得着他自然厚待他。曹操死了以后曹丕立即逼死了张绣,因为张绣对曹丕已经没有用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