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元素没成为金元第五家?

如题所述

张元素与刘完素生活于同一时代但年辈略晚。相传张元素出名是由于诊治了号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的疾病而致,当时刘患伤寒已八日.头痛脉紧.呕吐.不能进食。门人请来张元素为刘氏诊治,起初.刘视张为后学,面壁不睬,经张元素再三询问,刘完素才说出了诊脉、用药等情况,张元素分析了病情与前面用药之误后为刘完素开出药方一剂而愈。张元素曾举经义进士,后囚犯讳下第。仕途之路破灭后才开始学医,当时已年近三十·他自知起步较晚.能惜时如金.刻苦钻研.虚心学习.终于自成一体,成为易水学派的创始人,为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张璧、李杲、王好古、罗天益等著名医家都是这一学派的继承人。

张氏的著作大多散佚,现仅存《医学启源》3卷和《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此外尚有《珍珠囊》l卷,相传还有《医方》、《药注难经》、《洁古本草》等.均佚。

【学术思想】张元素对《内经》有深入的研究.治疗上推崇张仲景,广泛汲取了王叔和、孙思邈、钱仲阳以及河间学说的理论和经验,在脏腑辨证、制方用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1.张元素的脏腑辨证学说认为,脏腑与经络及六气密切相关,把五脏六腑与十四经和自然界的五运六气融为一体。如对脾胃而言.脾经本部在肌肉,为湿,属已土.旺于四季,主长夏,与胃为表里,足太阴是其经。对于脏腑病变,他根据脏腑本气及经络循行部位,结合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把脏腑病分为“本病”、“标病”和“所生病”等。治疗上根据脏腑的本病、标病,辨别其虚实寒热而分别用药,其原则为“实则泻其子,虚者补其母”。

2.在制方遣药上,张元素认为“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在前人关于药物气味厚薄、寒热升降、酸苦甘辛咸五味和五脏苦欲等理论的基础上,他在药物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和制方大法等方面都有重要发挥。

张元素根据药物的气味厚薄和升降浮沉,结台升长化收成之理,把药物分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5大类。

张元素重视脏腑辨证,强调脏腑与经络的关系,发明了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说,使药物能专入一经而增加疗效。

根据《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脏腑苦欲的有关理论,张元素提出了五脏五味补泻的具体用药范例。此外,他还在治病不拘古方的思想指导下,制定了许多制方大法,研创了很多新方.广泛流传于后世。

3.在治疗上,他注重内因,认为“养正积自除”,告诫要慎用下法。同时在总体上强调脾胃,偏重于温补。李杲深受张元索启发,后来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成为主张“脾胃论”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使易水学派得以发扬广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4

张元素,金朝的中医大家,字洁古,生死年月不详。从小就聪明绝顶,在八岁的时候就是“童子举”,不到27岁考上了进士,可谓是一帆风顺,但是到了进士,他的政治生涯因为犯了“庙讳”而走到了尽头。

张元素弃政从医,但是他不是从小学医医术,虽然也是中医世家,但是他却没有经手过。但是好在他聪明肯学,又有天分。熟读医书,并善于思考,长久以后,集医学之大成。他是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和刘完素应该是同朝,略后于他。张元素的医学著作有《医学启源》、《珍珠囊》等,以前者最能体现张元素的易水学派观点。

张元素谦逊,他的成名是给刘完素治病。当时刘完素头痛干呕,虽然他自己也是一代名医,但是医者不自医,身体不见好转,所以很多人都来看望他。张元素也来了,但是张元素年纪轻,刘完素看不起他,张元素给刘完素开了几个药方,没想到刘完素吃完居然好了,原来他是脾胃有毛病。术业有专攻,正好撞到张元素手里去了,自此之后,张元素声名大噪。

张元素在腑脏理论和自己数十年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在生理、医理、病理上开创了辩证法的治疗理论,并且他创制了枳术丸。枳术丸能够健胃消食,用的是最平常的药,白术、枳实麸炒黄色去穰。两者二比一,用最平常的药方能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还不伤病人身体。

第2个回答  2017-11-14

张元素对于脾胃病的治疗,有着比较系统、完整的方法。他将脾胃病的治疗总结为土实泻之,土虚补之,本湿除之,标湿渗之,胃实泻之,胃虚补之,本热寒之,标热解之等具体治疗原则。土实泻之,包括泻子、涌吐、泻下。土虚补之,包括补母、补气、补血。本湿除之,包括燥中宫、洁净府。标湿渗之,包括开鬼门。胃实泻之,包括泻湿热,消饮食。胃虚补之,包括补胃气以化湿热、散寒湿。本热寒之,主要是降火。标热解之,主要是解肌等等。他根据脾喜温运,胃宜润降的生理特点,分别确定了治脾宜守、宜补、宜升,治胃宜和、宜攻、宜降等治则,为后世进一步完善与深化脾胃病辨治纲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此外,张元素还创制了治疗脾胃病的代表方剂——枳术丸。该方具有治痞、消食、强胃的功效。用白术二两,枳实麸炒黄色去穰一两。同为极细末,用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不拘时日。本方系从《金匮要略》中枳术汤演变而来。《金匮要略》此方是枳实用量重于白术,以消化水饮为主,兼顾脾胃。张氏改汤为丸,白术用量多于枳实,则以补养脾胃为主,兼治痞消食。配荷叶芬芳升清,以之裹烧。又用米饭为丸,与术协力,则更能增强其养胃气的作用。于此可见,张氏对于脾胃病的治疗,其主导思想,乃是以扶养后天之本为先,而辅之以治痞消食,此即张氏所谓“养正积自除”的治疗观点。

张元素以研究脏腑病机为中心,成为一派医家之开山。对于脾胃病的治疗方法成为易水学派师弟相传的家法,其弟子李东垣、王好古均为中国医学史上青史留名的人物。张氏对药物学的贡献很大,其所撰《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一文,探讨药物功效及临床应用,后被李时珍收入《本草纲目》之中,可见其学术影响之一斑。

在说金元四大家,没有五大家,后被李东垣继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