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的古诗文

如题所述

白马饰金羁[1],连翩西北驰[2]。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3]。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4]。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5]。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6]。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7]。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8]。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9]。长驱蹈匈奴[10],左顾凌鲜卑[11]。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12]?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1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
  [1]羁:马络头。
  [2]连翩:接连不断,这里形容轻捷迅急的样子。魏初西北方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驰向西北即驰向边疆战场。
  [3]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4]扬:传扬。垂: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5]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6]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
接:迎接飞驰而来的东西。猱(ná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7]剽:行动轻捷。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8]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9]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10]蹈:奔赴。
  [11]陵:陵蹈,以武临之。
  [12]怀:顾惜。
  [13]中:心中。顾:念。
翻译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儿男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马蹄”。
  灵巧敏捷赛猿猴, 勇猛剽悍如豹螭。
  听说边境军情急, 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0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示儿》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2个回答  2012-02-10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儿 (陆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