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指什么?

如题所述

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指东汉魏武帝曹操写的诗《观沧海》。

一、出处

出自毛泽东写的词《浪淘沙•北戴河》。

二、原文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三、译文

往事已经有几千年, 那时候的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到碣石山时留下过诗篇。

四、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下片抒情,情中有景。作品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逢北戴河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喜好游泳的毛主席不顾身边警卫人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又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浪淘沙·北戴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5

遗篇:遗留下来的诗篇,指《观沧海》一诗。

出自:毛泽东·当代《浪淘沙·北戴河》: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译文:往事已经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石:碣石是古代山名,位于现今何处,学术界尚有争议,河北乐亭说、河北昌黎说,山东无棣说等。

本词应指的是位于河北昌黎。昌黎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北1公里,与北戴河毗邻,面积28.8平方公里,形成历史久远,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渊源,地理位置优越,是五岳之外的“神岳”,是古今中外有名的历史名山、仙山、观海胜地、佛教胜地和旅游胜地。

扩展资料:

《浪淘沙·北戴河》创作于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夏,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

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词中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遗篇”是指 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作《观沧海》诗一首。全文如下: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两个历史伟人,两篇宏伟诗篇,使的碣石山自此闻名于世。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遗,就是去世以后留下的

“遗篇”指的是谥号"魏武帝"的曹操在1740多年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留下千古绝唱《碣石篇》的"往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10-15
流传后世的文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