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诗人都执着于仕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3-15
首先从价值观上看,古代“士农工商”的地位顺序观念深入人心,每个文人都是怀着“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读书的
其次从实际情况来看,古代诗人能赚钱养家的职业或者途径太少,通过科举或者推荐进入仕途也是选择职业的最好选择了。aqui te amo。
第2个回答  2020-03-15
是诗人执着于出仕吗?是所有出仕的人都必须会诗。

诗歌政治功用的衰退和科举大兴

秦汉之后,魏晋南北朝战乱,大道崩坏,唯武者横行天下。统治者开启了儒表法里的世代,法制系统的逐渐完善,赋和骈文的流行,以及动不动就兵谏、背叛、禅让,那种以诗来沟通、驾驭臣子百姓的旧世代方法已经完全失效。诗不再是统治者看重的工具,剩下的只有讽谏功能和抒情功能。

魏晋时期的玄学大兴,那些著名的诗人生逢乱世,不愿为官,纷纷装疯卖傻,隐居起来。他们都主动选择不出仕,所以是否执着于仕途跟是不是诗人并没关系。隐士中诗人很多,出仕者诗人更多。只不过这些高级文人,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并不需要为了生活而去蹚乱世的浑水,所以选择“明哲保身”而已。

唐朝盛世,全面开始科举选士,为中下层知识分子,普通百姓打开了从来没有过的上升通道。而唐朝科举,考得就是知识,文化以及格律诗。为了能够进入统治阶层,天下人都拼了命的学习诗词文化,这也是盛唐诗歌创造出中国诗词文化顶峰的原动力。

一切来源于人们想过更美好的生活。一朝鲤鱼越龙门,且看金鳞上九重。有了政策的扶持,才会有大规模、大范围的诗歌创作,为盛唐飞歌奠定了巨大的基础,才会涌现出李白、杜甫、王维这些诗中之龙,光辉万世。

仕途是古代读书人最好的出路,是千万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官都是在读书人中选拔出来的,所以,文官人人会作诗,给人错觉诗人都爱当官。

历史和文学史有关联,却又不同

我们今天,诗词只是闲情逸趣的末技,是因为我们的高考和各种生活技能不再需要诗词这种古代的知识。假如我们的高考加入“诗词”这一科,保证高三学子个个都是诗人。然后再在这里面选拔人才,一小部分走入仕途。

那能说诗人都执着于仕途吗?当然不能。

对古时的读书人来说,仕途才是正途。他们有且仅有这一条出路,自然趋之若鹜。而遴选出来的精英自然都是诗人了。虽然很多人到了后期,都不再写诗(谨言慎行混官场),比如高适(封侯),比如江淹(自称江郎才尽),比如韦庄(收烧自己最好的作品),对于他们来说,正途到了一定的高度,自然就放弃了诗词末技了。

写诗对古人来说,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本事,诗人,也不过就是个韵文写得好的文人罢了。倒是仕途越坎坷的诗人感情刺激越强,作品更加感情丰满。李白如此,杜甫也是如此。他们可不是不执着仕途,只是情商低,当不了官而已。

幸亏,这世界是公平的。
第3个回答  2020-03-15
因为诗人内心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大多心里都有济世达人的豪情壮志,所以想通过仕途来实现心中的抱负!
第4个回答  2020-03-15
因为古代诗人都有想要报效朝廷的理想,而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只能通过仕途。除此之外也只有靠仕途才能让自己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第5个回答  2020-03-15
因为古代的诗人在当时只有考取仕途,才是那个时代能够解决自己以及一家人温饱问题最简单的手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