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有什么作用

那茴香叶子呢

【药 名】:小茴香

【拼 音】:XIAOHUIXIANG

【英文名】:小茴香 Fennel Frui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

【功 效】:散寒止痛,温肾缩尿,理气和胃,祛湿利浊。

【主 治】: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

【性味归经】:辛,温。①《药性论》:“苦辛。”②《唐本草》:“辛,平,无毒。”③《本草经疏》: “味辛平,甘,无毒。”④《江西草药》:“性温,味辛。”

入肾、膀胱、胃经。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少阴、太阳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心、脾、膀胱三经。”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太阳、少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用药忌宜】:阴虚火旺者慎服。①《本草经疏》:“胃、肾多火,阳道数举,得热则呕者勿服。”② 《得配本草》:“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

【药物配伍】:配补骨脂,温肾散寒功效增强。配胡芦巴,温肾散寒功效加强,并有止痛作用。配牵牛子,散寒消肿,止痛疗疝。配川楝子,一寒一热,寒清温通,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配杏仁,既能降逆散寒,又能温中止痛,温而不燥。

【别 名】:蘹香(《药性论》)、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巉岩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医方》)、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香子(《中国药植志》)、小香(《四川中药志》)

【处方名】:小茴、小茴香、茴香、炒小茴、盐茴香、盐炒小茴香(为净小茴香加盐水拌炒而成。有引药下行之功)

【商品名】:小茴、小茴香、茴香,以粒大饱满、色黄绿、香气浓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茴香根)、茎叶(茴香茎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我国各地普遍栽培。药材主产山西、甘肃、辽宁、内蒙古。此外,吉林、黑龙江、河北、陕西、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9~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果实,去净杂质,晒干。

【拉丁名】:药材小茴香Fructus Foeniculi原植物Foeniculum vulgare Mill.

【炮制方法】:茴香:簸去灰屑,拣去果柄、杂质。盐茴香:取净茴香,用文火炒至表面呈深黄色、有焦香气味时,用盐水乘热喷入,焙干。一法:以净茴香加盐水拌匀,略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每茴香100斤,用食盐3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考 证】:①陶弘景:“煮臭肉下少些(茴香),即无臭气。臭酱入(茴香)末亦香,故曰茴香。” ②《唐本草》:“(茴香)叶似老胡荽,极细,茎粗,高五、六尺,丛生。”③《本草图经》:“茴香,《本经》不载所出,今交、广诸蕃及近郡皆有之。入药多用蕃舶者,或云不及近处者有力。三月生叶,似老胡荽,极疏细,作丛,至五月高三、四尺。七月生花,头如伞盖,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北人呼为土茴香,茴、蘹声近故云耳。八、九月采实阴干。今近地人家园圃种之甚多。”④《本草衍义》:“茴香子,今人止呼为茴香,唐本注似老胡荽,此误矣,胡荽叶如蛇床,蘹香徒有叶之名,但散如丝发,特异诸草。”⑤《纲目》:“茴香宿根深,冬生苗,作丛,肥茎丝叶,五、六月开花如蛇床花而色黄,结子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俗呼为大茴香。今惟以宁夏出者第一,其他处者谓之小茴香。自番舶来者实大如柏实,裂成八瓣,一瓣一核,大如豆,黄褐色,有仁,味更甜,俗呼舶茴香,又曰八角茴香,其形色与中国茴香迥别,但气味同尔。北人得之咀嚼荐酒。”“小茴香性平,理气开胃,夏月祛蝇辟臭,食料宜之;大茴香性热,多食伤目发疮,食料不宜过用。”⑥《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按胡荽结子时,极与茴香相类,《衍义》未细考老胡荽形状,以斥唐本注,殊误。”⑦《本草正义》:“茴香始见于《唐本草》,据苏颂谓结实如麦而小,青色,此今之所未见者。苏又谓入药多用番舶者,则今市肆之所谓八角茴香也。但八角者大辛大温,其性最烈,濒湖《纲目》称其气味辛平,必非舶来品八角茴香可知。故李亦谓结子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俗呼为大茴香。…… 据此,则《纲目》中所引古书一切主治,皆子如麦粒之茴香。《唐本草》、马志、大明、东垣、吴缓当皆指宁夏产品而言。惟李引诸方,有明言八角茴香、舶茴香者,则舶来品耳。按今肆中之大茴香,即舶来之八角者,以煮鸡鸭豕肉及诸飞禽走兽,可辟腥臊气,入药殊不常用。”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果实,呈小圆柱形,两端稍尖,长5~8毫米,宽约2毫米。基部有时带小果柄,顶端残留黄褐色的花柱基部。外表黄绿色。分果呈长椭圆形,有5条隆起的棱线、横切面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结合面平坦。分果中有种子1粒,横切面微呈肾形。气芳香,味甘微辛。以颗粒均匀。饱满。黄绿色、香浓味甜者为佳。莳萝子与本品形极相似,甘肃、广西等部分地区有以莳萝子作茴香使用者。《纲目》亦称莳萝子别名小茴香,可见以莳萝子作茴香,历史已久,但二者名实不宜混淆,其药材之主要不同点为:莳萝子较小而圆,分果呈广椭圆形,扁平,长3~4毫米,直径2~3毫米;横切面背面四边不等长,两侧延展成翅状。气味较弱。参见“莳萝子”条。显微鉴定: 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扁小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为数列薄壁细胞;油管6个,其中接合面2个,背面每2 果棱间1个,油管略呈椭圆形或半圆形式,切向约至250μm,周围有多数红棕色扁小分泌细胞;维管束柱位于果棱部位,同2个外韧维管束及纤维束连结而成,木质部为少数细小导管,韧皮部位于束柱两侧,维管束柱内、外侧有多数大型木化网纹细胞。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长短不一。种皮为1列扁长细胞,含棕色物,于接合面中央为数列细胞,有细小种脊管束。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数细小糊粉粒,其中又含细小簇晶;并有少量脂肪油。粉末:黄棕色。①外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方形,壁稍厚。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个。②网纹细胞类长方形或类长圆形,壁稍厚;微木化,有卵圆形或矩圆形网状纹孔。 ③油管壁碎片黄棕色或深红棕色,完整者宽至250μm,可见多角形分泌细胞痕。④内果皮镶嵌层细胞表面观狭长,壁菲薄,常数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相互作不规则方向嵌列。此外,有内胚乳细胞、草酸钙簇晶、木薄壁细胞等。本品以籽粒饱满、色黄绿、香气浓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油约3~6%,主要成分为茴香醚(Acomhole) 50~60%、小茴香酮(Fenchone) 18~20%。尚含:a一蒎烯(a一Pinene)、a一水芹烯(a一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二戊烯(Dipentene)、茴香醛(Anisealdehyde)、茴香酸(Anisic acid)、爱草脑(Estragole)。另含顺式茴香醚(cis一Acomhole),对聚伞花素(p-Cy-mlene)。此外,含脂肪油约18%,其脂肪酸组成中,洋芫荽子酸(Petroselinic acid)占60%、油酸 22%、亚油酸14%、棕榈酸4%。尚含大于C18的醇和棕榈酸、花生酸、山俞酸等所成的蜡,豆甾醇(Stigmasterol),7一羟基香豆精(7一Hydroxycoumarin)等。苦茴香(Bitter variety)的果实含茴香醚60%,茴香酮30%;而甜茴香(Sweet variety)含茴香醚80 %,茴香酮10%。也有的茴香不含茴香醚而含爱草脑。果实含挥发油,成熟果实含6.2%,未熟果实含8.6%。油中含反式茴香脑(trans-acomhole)50%~60%,d-小茴香酮 (fenchome)18%~20%,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约10%,尚含茴香醛(anisaldehyde)、 α-蒎烯、二聚戊烯(dipentene)、莰烯、苎烯、β-蒎烯、β-香叶烯(β-myrc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p-伞花醇(p-cymol)、草蒿脑(estragole)等。此外,果实尚含脂肪油12%~18%,油中含岩芹酸(petroselinic acid)、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山萮酸(behenic acid)等。另外果实含槲皮素、植物甾醇酰基β-果糖呋喃甙 (phytosteryl-β-fructofuranoside)、7-羟基香豆素、6,7-二羟基香豆素、齐墩果酸、谷甾醇、豆甾醇、△7-豆甾烯醇(△7-stigmastenol)、菜油甾醇、胆甾醇、△7-菜油甾烯醇(△ 7-campestenol)、△5-燕麦甾醇(△5-avenasterol)、菜油甾二烯醇(campestadienol)和豆甾二烯醇(stigmastadienol)。

【中药化学鉴定】: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醚 6ml,冷浸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到小体积,点样于滤纸上,干后滴加0.4%2,4-二硝基苯肼2mol/L盐酸试液2~3滴,斑点显桔红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28

1、促进消化

茴香中含有的茴香油,可以刺激人的肠胃,能加快消化液分泌,也能促进肠胃蠕动,可以让肠胃的消化能力明显提高。

2、缓解痛经

茴香能理气活血,也能止痛,平时女性出现经期腹痛时,多吃些茴香还能让疼痛症状减轻,另外茴香中含有的茴香油还是一种天然抗菌成分,它能消灭人体内多种致病菌,对人类的胃炎与肠炎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3、健胃散寒

茴香有香油成分,可刺激胃肠神经血管,能增加胃肠蠕动,健胃消食;还能行气驱寒,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4、减肥

茴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纤维素等,热量较低,适宜减肥期间食用。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英) Fennel

[别名] 谷茴香、谷茴。小茴香,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香,香子,小香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茵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6-2m,全株有粉霜,有强烈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有棱。叶互生,2-4回羽状细裂,最终裂片丝状,长0.4-4cm,宽约0.5mm;下部叶具长柄,基部鞘状抱茎,上部叶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和小总苞;伞幅8-30,不等长;花梗5-30;花小,金黄色。双悬果矩圆形,果棱尖锐,具特异芳香气。花期6-7月,果期10月。各地有栽培。

主产山西、内蒙古、甘肃、辽宁。

[采制] 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有时盐炒用。

[性状]双悬果细椭圆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的有细小的果梗。分果瓣呈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纵棱,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 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化学成份] 含茴香醚、α-茴香酮、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茴香醛等。

[性味] 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院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用量3~9g。

【英文名】 FRUCTUS FOENICULI

【别名】茴香、香丝菜、蘹香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叶和全草也可药用。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全草和叶夏秋可采,根四季可采,洗去泥土,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表面有粉霜,具强烈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叶柄基部扩大呈鞘状抱茎,三至四回羽状复叶。夏季开金黄色小花,为顶生或侧生的复伞形花序,无总苞或小总苞。双悬果卵状长圆形,长4~8毫米,分果常稍弯曲,具5棱,具特异芳香气。

【制法】

小茴香:除去杂质。

盐小茴香:取净小茴香,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性状】本品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鉴别】

(1) 本品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纵棱处有维管束,其周围有多数木化网纹细胞;背面纵棱间各有大的椭圆形棕色油管1个,接合面有油管2个,共6个。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细胞长短不一。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数糊粉粒,每个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茴香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7:2.5)为展开剂,展至8cm,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含量测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 D)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5%(ml/g)。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用法用量】 3~6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19
建议:小茴香的作用,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茴香脑、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其香气主要来自茴香脑、茴香醛等香味物质。是集医药、调味、食用、化妆于一身的多用植物。嫩茎、叶作蔬菜、馅食,茴香果实中含茴香油2.8%,茴香脑50~60%,a-茴香酮18~20%,甲基胡椒粉10%及a-蒎烯双聚戊烯、茴香醛、莰烯等。胚乳中含脂肪油约15%,蛋白质、淀粉糖类及粘液质等约85%。可作香料,常用于肉类、海鲜及烧饼等面食的烹调。中医学上入药,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功能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妇女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等症。茴香能解毒、减轻经痛,与增进食欲、补肾、祛痰止咳,因此可用于腹痛与排水功能上;还可散寒止痛、治疗胃寒、腹痛及胃绞痛,对消化系统良好;也可理气止痛、调中下气。茴香茶也能用于止呕,治疗消化不良、口臭、消除肠气、胀气,也可改善肠绞痛、治疗便秘,并能利尿、排毒,被当成减重良药。又其可增加授乳妇女乳汁分泌,故也有丰胸良效。
  《中国药典》载有茴香制剂是常用的健胃,散寒,行气,止痛药。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和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第4个回答  2020-09-26

茴香是一种和香菜、洋葱差不多的蔬菜,喜欢的人爱不释手,不喜欢的人避之不及,但是你们知道吗?茴香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可以暖胃,固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