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与《西行漫记》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一本书因为局势危险,换了个书名?

还是在内容上有区别,求解?现在网上既有《红星照耀中国》,又有《西行漫记》?我要买哪个?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所以是同一本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为什么换书名,内容有什么不同,具体看以下方面:

1938年2月在中共地下党支持下,由胡愈之出面主持,经林淡秋、梅益等12人集体动手、分别承译,仅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将《红星》全书译完,并改名为《西行漫记》,以实际并无社址和门牌的“复社”名义,在沦陷后的上海“孤岛”秘密出版了。

为避免查禁便于流传而更名的中译本《西行漫记》,全书共12章56小节,其中第5章《长征》和第4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可说是全书的骨骼与灵魂。同时书中还配有斯诺在陕北所摄的数十帧珍贵照片,又另附两张描绘精致的长征路线图和西北边区图。

因此该书虽秘密印行却不胫而走,大受欢迎,短短十个月即印行4版,发行5万册,轰动了国内及国外华侨聚集地。许多读者冒着极大风险争相传阅乃至辗转传抄,一些进步青年则怀揣该书奔往红星升起的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抭战的时代洪流中。为扩大影响和携带方便,《红星》 还曾以节译本和抽印本——将第4、第5两章更名为《毛泽东自传》与《二万五千里长征》单独出版,大量翻印发行。

《红星》的巨大影响,使日本驻上海宪兵队惊恐万分,他们严加查禁,并千方百计搜寻“复社”成员的下落,逮捕拷打进步文化人士,虽绞尽脑汁,仍一无所获,直至1945年战败投降,也始终没能搞清“复社”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国统区,当局也对此书和斯诺的不少著作,严加查禁,不准发行。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上海又出版了据美国兰登版译出含第13章的两种新译本:即史家康等六人所译《长征二万五千里》和亦愚翻译的《西行漫记》,新增第13章6小节文字,着重介绍红军的游击战术。

1979年12月北京同时出版两种新的重要译本:一是由人民出版社所出、经吴黎平整理定稿具有文献性的版本《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另一重要全新译本系三联书店版、出自资深翻译名家董乐山之手的《西行漫记》。

全书据1937年伦敦版忠实译出,增补了“复社”版因故未译的涉及共产国际李德的《那个外国智囊》(见第11章第5节),使全书还原为12章57小节,恢复了在英美各国风行一时的英文本初版的历史原貌。同时对英文版中一些史实错误以及人名、地名、书刊名称的拼写错误也作了一些必要校正。因此它可称之为《红星》在中国流传数十年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崭新全译本,初版30万册,很快售罄,两年左右即发行165万册。

所以现在网上既有《红星照耀中国》,又有《西行漫记》,作为读者都可以买。

扩展资料:

写作经历: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传播 你不知道的背后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行漫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15
《红星照耀中国》是1937年10月在伦敦出版,这个时候斯诺正在上海,当时上海租界当局对中日战争宣告中立,要公开发行是不可能的,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中泽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作为掩护。虽然早已没有必要再用这个隐晦的名称,但是为了保存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译本仍然用《西行漫记》作为书名。非常值得看的一本书。 我买的是东方出版社的《西行漫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9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所以是同一本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为什么换书名,内容有什么不同,具体看以下方面:

1938年2月在中共地下党支持下,由胡愈之出面主持,经林淡秋、梅益等12人集体动手、分别承译,仅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将《红星》全书译完,并改名为《西行漫记》,以实际并无社址和门牌的“复社”名义,在沦陷后的上海“孤岛”秘密出版了。

为避免查禁便于流传而更名的中译本《西行漫记》,全书共12章56小节,其中第5章《长征》和第4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可说是全书的骨骼与灵魂。同时书中还配有斯诺在陕北所摄的数十帧珍贵照片,又另附两张描绘精致的长征路线图和西北边区图。

因此该书虽秘密印行却不胫而走,大受欢迎,短短十个月即印行4版,发行5万册,轰动了国内及国外华侨聚集地。许多读者冒着极大风险争相传阅乃至辗转传抄,一些进步青年则怀揣该书奔往红星升起的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抭战的时代洪流中。为扩大影响和携带方便,《红星》 还曾以节译本和抽印本——将第4、第5两章更名为《毛泽东自传》与《二万五千里长征》单独出版,大量翻印发行。

《红星》的巨大影响,使日本驻上海宪兵队惊恐万分,他们严加查禁,并千方百计搜寻“复社”成员的下落,逮捕拷打进步文化人士,虽绞尽脑汁,仍一无所获,直至1945年战败投降,也始终没能搞清“复社”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国统区,当局也对此书和斯诺的不少著作,严加查禁,不准发行。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上海又出版了据美国兰登版译出含第13章的两种新译本:即史家康等六人所译《长征二万五千里》和亦愚翻译的《西行漫记》,新增第13章6小节文字,着重介绍红军的游击战术。

1979年12月北京同时出版两种新的重要译本:一是由人民出版社所出、经吴黎平整理定稿具有文献性的版本《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另一重要全新译本系三联书店版、出自资深翻译名家董乐山之手的《西行漫记》。

全书据1937年伦敦版忠实译出,增补了“复社”版因故未译的涉及共产国际李德的《那个外国智囊》(见第11章第5节),使全书还原为12章57小节,恢复了在英美各国风行一时的英文本初版的历史原貌。同时对英文版中一些史实错误以及人名、地名、书刊名称的拼写错误也作了一些必要校正。因此它可称之为《红星》在中国流传数十年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崭新全译本,初版30万册,很快售罄,两年左右即发行165万册。

所以现在网上既有《红星照耀中国》,又有《西行漫记》,作为读者都可以买。

扩展资料:
写作经历: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第3个回答  2012-02-01
现在还买什么书啊,直接去借就好了~~~给你个网站,可以借书,快递上门,很方便,要是实在喜欢,也可以直接够买~~~《西行漫记》我帮你查了,有的,还有很多新书,自己去挑吧~~~~~~直接百度“知阅网” 就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