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明字的古诗

如题所述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唐 · 李白《静夜思》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唐 · 杜牧《清明》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5、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译文: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4

1、原文: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出自:唐代·施肩吾《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释义:为寻幽静,半夜上四明山,手攀松桂,触云而行,到达了无人之境。忽然,从远处传来悠扬的洞箫声,飘飘忽忽。

2、原文: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出自:五代·李煜《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

释义:月圆之夜,大型宫廷歌舞酒宴。出场前先是画妆。因是晚妆,为了适合舞场与烛光,画眉点唇,都不妨色泽浓艳。宫娥们刚画完妆的一刻,是何等光彩照人呀!妆毕,春殿上美女如云,她们队列整齐,鱼贯而入,虽是层层娇娘的行列,望之也顿生军旅的浩荡之感。

歌罢宴散,月色更明。当即吩咐随从灭尽红烛,纯任得得马蹄,踏着一路月色归去,方见得歌舞虽散,而余兴未尽!

3、原文: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出自:先秦·佚名《东方未明》

释义: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4、原文: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出自:唐代·李冶《明月夜留别》

释义: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就像明月一样默默无言。此时万籁俱寂,月光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离别后,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样,对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踪到任何一个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还是海陲边塞。

5、原文: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出自:唐代·韦应物《夏花明》

释义:夏天树木的枝条十分浓密绿意盎然,朱红的花朵点缀在上面显得明亮鲜美。正当中午,炎炎烈日当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烧一样。一阵风吹来,花叶都翻卷凌乱,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鲜妍。我归来看见窗子上的字,(因为被花的艳光晃花了眼睛)眼前一片闪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9

1,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出自宋代: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白话文释义: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2,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出自唐代:李冶《明月夜留别》

白话文释义: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就像明月一样默默无言。此时万籁俱寂,月光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离别后,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样,对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踪到任何一个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还是海陲边塞。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出自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白话文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李白《静夜思》

白话文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出自唐代: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白话文释义: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

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3

1,《明月夜留别》唐代 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译文: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就像明月一样默默无言。此时万籁俱寂,月光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

2,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宋代 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译文: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远处淡烟笼着衰草,秋色在若有若无之中。

3,《唐多令·雨过水明霞》宋代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译文:大雨过后,霞光将水面照得十分明亮,潮水从江岸上退去后,岸上留下些许沙痕。落叶声声,寒意穿透窗纱 可恨西风将世代吹换,更将我吹落到天涯。

4,《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唐代 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译文:明月千里照着长城,将士的盔甲寒冷如冰,戍楼上寒风凛冽,又把长安吹入梦中。

5,《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宋代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译文:秋雨初晴,青山红树显得分外明丽。山路突然转陡,让人怀疑到了尽头。忽然看见弯曲的水流附近有人家。竹篱茅屋,酒旗沙岸,形成了一簇村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牧童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①。 【绝句】
不详
窗间总有花笺纸,难寄妾心字字明。 【凤皇台怪和歌四首 其二】
开成时儒
何况故乡贫与贱,苏秦花锦事分明。 【送义存出家(题拟) 其二】
佚名
总为相思愁不寐,纵然愁寐忽天明。 【闺情 其一】
嵩岳诸仙
水晶帐开银烛明,风摇珠佩连云清。 【嫁女诗 其一十一】

元稹
容州诗句在褒城①,几度经过眼暂明。 【褒城驿二首 其一】
秋天净绿月分明,何事巴猿不剩鸣。 【哭女樊】
长年苦境知何限,岂得因儿独丧明。 【哭子十首 其八】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 【西明寺牡丹】
君多务实我多情,大抵偏嗔步月明。 【使东川 邮亭月】
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 【使东川 嘉陵驿二首(篇末有怀) 其一】
只应添得清宵梦,时见满江流月明。 【使东川 嘉陵江二首 其二】
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 【雨声】
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禁林同直话交情,无夜无曾不到明。 【寄浙西李大夫四首 其三】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春晓】

方干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思江南】
今师一去无来日,花洞石坛空月明。 【题天柱观鱼尊师旧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