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燃烧的化学表达式

如题所述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温度最高,产生少量的黑烟,放出大量的热。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一、蜡烛的燃烧现象。

1、刚点燃时的现象:可以看到烛芯下方的石蜡受热熔化,热的液态石蜡被吸上烛芯,继续受热而化为气态石蜡,气态石蜡燃烧形成火焰。火焰分为三层(外焰、焰、焰心)。焰心400℃左右:焰心主要为石蜡蒸气,温度最低。

内焰(500℃~600℃左右):石蜡蒸气在内焰时开始燃烧,但燃烧不充分,内焰温度比焰心高。外焰600℃左右,因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石蜡蒸气在外焰充分燃烧,火焰最明亮,释放的热量最多,所以外焰温度最高。

2、点燃1分钟时的现象:蜡烛不断熔化,有“烛泪”下流,烛光明亮,放出大量热。

3、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可以看到烛芯上面有一丝“白烟”上升。用燃烧的火柴去点这缕白烟,可以使蜡烛复燃,所以可以证明所冒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固所产生的固体微小颗粒。

4、熄灭1分钟时的现象,蜡烛凝固。

二、蜡烛燃烧实验原理

1、蜡烛靠火焰附近慢慢熔化,由固体变为液体,用一干燥冷的烧杯,放到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出现水珠,证明:蜡烛燃烧过程有水生成。水中含有氢元素,可证明蜡烛里含有氢元素。

2、将烧杯取下,立即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过程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可证明蜡烛里含有碳元素。

三、蜡烛是常见的生活用品

用于日常照明,虽然有各种不同颜色的蜡烛,但蜡烛的主要成分都是石蜡(化学成分主要为: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等高级烷烃的混合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