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汉字交换码

如题所述

汉字交换码是指不同的具有汉字处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在交换汉字信息时所使用的代码标准。

为了便于各个计算机系统之间能够正确地交换汉字信息,必须规定一种专门用于汉字信息交换的统一编码,这种编码称为汉字的交换码。

1981年,我国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布了《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代号GB2312-80),制订了汉字交换码(GB码)。GB码是双字节编码,即用两个字节为一个汉字或汉字符号编码,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为“0”,可以为27×27=128×128=16384个字符编码。

它总共包含6763个常用汉字(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以及682个西文字符、图符,总计7445个字符。7445个字符按94行×94列的位置组成GB2312-80大码表,表中的每一行称为一个“区”,每一列称为一个“位”。

一个汉字所在位置的区号和位号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十进制的4位数(16位二进制)代码,前两位数字为“区号”(01~94),后面两位数字为“位号”(01~94),分别占一个字节,故GB码也称为“区位码”。

区位码的区码和位码均采用从 01 到 94 的十进制,国标码采用十六进制的 21H 到 7EH (数字后加 H 表示其为十六进制数)。区位码和国标码换算关系是:区码和位码分别加上十进制数 32。比如国字在表中的 25 行 90 列,其区位码为 2590 ,国标码是397AH。

基本介绍

由于 GB2312-80 是1980 年代制定的标准,在实际应用时常常感到不够,所以,建议处理文字信息的产品采用新颁布的 GB1803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这个标准繁、简字均处同一平台,可解决两岸三地间 GB 码与 BIG 5 码间的字码转换不便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