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如题所述

基本可分为冷兵器和热兵器两个时代,两个时代中又有不同的时期.
最早的战争形态是石器时代的部落械斗,和街上混混打架一样,双方男壮为了争夺食物水源女人碰到一起互相对骂推搡,然后拿着木棍石斧互砍,然后还吃对方的肉,野蛮.
接着人类有了青铜器,国王给士兵们装备上青铜兵器,双方列阵战斗.,这个时代也开始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战术:包围、埋伏、劫粮、反间、火攻……当然在生产里低下的青铜器时代,青铜是非常贵重的,所以为了节省原料,通常是木矛的尖端装上一个铜的尖头.青铜剑那是只有将军们才能有的.同时,由于形成了国家,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双方参战的有被抓来手里塞上一支木棍做武器的壮丁,也有穿着犀牛皮做的铠甲、手持青铜戟的精锐部队.而战车也出现在了战场.通常双方列阵,战车先冲锋,冲进敌人阵地里打乱阵型,再由步兵跟上接战.
到了铁器时代战争的形式没有太大的改变,无非青铜器换成了铁器,战车换成了骑兵.一直到火器的出现.
在火器出现的初期,它的威力虽大,但是火枪火炮制造昂贵,不容易使用,并没有成为战场主力.随着发展,有相当一段长的时间火器和冷兵器是互相并存的,比如著名的西班牙方阵:手持3米长长矛的步兵列于最前方,用于阻挡敌方骑兵,长矛兵的后面是火枪手,在人墙之后反复的射击、装填来打击敌人.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热兵器时代:再厚重的铠甲也挡不住子弹,于是士兵们放弃了铠甲,双方都是手持火枪在后方火炮的掩护下对射(看过《爱国者》吗?)当然很多人觉得不以为然:当时的人真傻,双方都排着队互相放枪.其实这样做是有其道理的,认为古代人傻的人才是真的傻!因为1,当时的士兵普遍训练不足,所以总是打着打着士兵就往回跑了.2,当时火枪装填慢、精度差,100米以外就无法命中目标.所以将军让士兵们排在一起彼此提供安全感,身后由军官压阵,防止士兵溃散;同时在军官的指挥下一起放枪,瞬时间猛烈的火力能极大的打击敌方的士气,在削弱了敌方的士气之后再发动冲锋打垮敌人.想象一下,在猛烈的枪林弹雨之后是排山倒海扑来的敌人士兵,任谁都会在这个时候逃跑吧.
这样的战争模式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步枪精度和射程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子弹能飞行1500米、500米内能轻松打中敌人.另外机关枪这样的大杀器也问世.面对如此犀利的火力,只有白痴才会把自己的士兵排成一排站在空地上等着挨宰.于是双方挖战壕,长长的两条平行的沟,你一条我一条,双方士兵躲在战壕里对射.后方精度不大的大炮日夜不断的从远处轰击敌人战壕,希望有几颗炮弹能落进敌人战壕,杀伤敌人.而空中的飞机基本只是侦查用.可是自从有了坦克车,步兵的子弹对其没有任何效果,后方的大炮也无法准确命中移动的坦克,所以一时间坦克所向披靡.两辆刀枪不入的钢铁怪物冒着黑烟吐着火舌靠近敌人,敌人不战自溃.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都意识到了坦克和飞机的重要性.空中飞机轰炸、侦查、空降、空战,地面上坦克步兵协同作战,现代战争的雏形已经显现.原子弹对战争形势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原子弹更多的是一种恫吓的筹码而非武器.
到了海湾战争,形势又有所改变.制空权和科技成为了决定因素.伊拉克的百万雄师在联军的飞机轰炸下全无还手之力,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9

基本可分为冷兵器和热兵器两个时代,两个时代中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原始时期:

最早的战争形态是石器时代的部落械斗,双方男壮为了争夺各种资源,碰到一起互相对骂推搡,然后拿着木棍石斧互砍,然后还吃对方的肉。

石兵器时期从原始人学会制作劳动工具--石斧、石刀等开始,到夏朝青铜兵器问世以前,大约历经五六年之久。从出土的石兵器判断,中国最古老的兵器是古代猿人采集石英石、砂岩、煌石等原料,经过敲打、磨制而成的。有扁、圆、方、关各种不规则形,有带刀的,有呈校状的。

2、青铜器时期:

青铜兵器时期从夏朝算起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这一时期伴随中国的奴隶制社会,从兴盛走向没落。在商朝青铜文化日益繁荣的盛况下,青铜兵器迅速崛起,很快成为奴隶主贵族士大夫阶层掌握的工具,并彻底取代了古老的石兵器, 成为了车战时代军队中装备的主要兵器。

古代的青铜,实际是红铜与银锡熔炼的合金。用它铸造的器物呈现青灰色或青绿色,所以称之为“青铜器”。国王给士兵们装备上青铜兵器,双方列阵战斗。这个时代也开始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战术。

在生产里低下的青铜器时代,青铜是非常贵重的,所以为了节省原料,通常是木矛的尖端装上一个铜的尖头。青铜剑那是只有将军们才能有的。同时,由于形成了国家,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军队,

双方参战的有被抓来手里塞上一支木棍做武器的壮丁,也有穿着犀牛皮做的铠甲、手持青铜戟的精锐部队。而战车也出现在了战场。通常双方列阵,战车先冲锋,冲进敌人阵地里打乱阵型,再由步兵跟上接战。

3、铁器时代:

战争的形式没有太大的改变,无非青铜器换成了铁器,战车换成了骑兵。一直到火器的出现。

4、火器时代:

它的威力虽大,但是火枪火炮制造昂贵,不容易使用,并没有成为战场主力。随着发展,有相当一段长的时间火器和冷兵器是互相并存的,比如著名的西班牙方阵:手持3米长长矛的步兵列于最前方,用于阻挡敌方骑兵,长矛兵的后面是火枪手,在人墙之后反复的射击、装填来打击敌人。

5、热兵器时期:

再厚重的铠甲也挡不住子弹,于是士兵们放弃了铠甲,双方都是手持火枪在后方火炮的掩护下对射。这样的战争模式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步枪精度和射程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子弹能飞行1500米、500米内能轻松打中敌人。

另外机关枪这样的大杀器也问世。面对如此犀利的火力,于是双方挖战壕,长长的两条平行的沟,双方士兵躲在战壕里对射。后方精度不大的大炮日夜不断的从远处轰击敌人战壕,希望有几颗炮弹能落进敌人战壕,杀伤敌人。

而空中的飞机基本只是侦查用。可是自从有了坦克车,步兵的子弹对其没有任何效果,后方的大炮也无法准确命中移动的坦克,所以一时间坦克所向披靡。两辆刀枪不入的钢铁怪物冒着黑烟吐着火舌靠近敌人,敌人不战自溃。

6、二战时期:

各国都意识到了坦克和飞机的重要性。空中飞机轰炸、侦查、空降、空战,地面上坦克步兵协同作战,现代战争的雏形已经显现。原子弹对战争形势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原子弹更多的是一种恫吓的筹码而非武器。

7、现代战争时期:

形势又有所改变。制空权和科技成为了决定因素。伊拉克的百万雄师在联军的飞机轰炸下全无还手之力,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