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确定,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同以往的教案,具体地讲教学设计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在开始一堂课或一个教学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同以往的教案,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设计,在开始一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之前,每个教师都要思考:通过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该获得那些知识和能力、怎样设计教学能适应这个班级的学生、学生能否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这就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教师在理论上应重点关注知识目标的分类,在技术上关注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怎样确定和表述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怎样避免教学目标表述的含糊性及知识,技能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2、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一般分为导入、新授和结束三个阶段。导入的设计没有固定模式,它完全因教学氛围、对象、目标的不同而不同,其主要作用是引起学生注意,并激发学生兴趣。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一般常见的导入方法有:开门见山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式、故设悬念式、启发诱导式、故事导入式、谜语导入式、实验导入式等。新授阶段是上课的主体部分,要求学生对新任务有实质性的理解,教学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同新授环节的课堂结构是否优化预设有关,要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3、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充分注意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及行为发展三个方面。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教师要理性把握这个规律,认真贯彻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各类教学对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设各种氛围以适应不同风格的学习者。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取长补短,全面发展。学生的情感发展也是教学内容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4、学习策略的设计,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提出要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虽然仅仅调整了两个字的位置,但里面蕴涵的教学思想却非常丰富。“我要学”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是学习动机被激发、被增强的结果。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动态实施过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开展教学过程的一个关注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当下正值新课程改革,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也叫课程。

【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区别和联系】:

1、事实。教材中的事实,就是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的事件过程或者是试验中进行的过程和结果。描述学科和解释性学科都含有大量的事实资料,如历史、地理情况,动物的分布于解剖等事实资料,抽象和概括性的学科,数学、物理、化学课同样有事实的依据材料。

2、概念。它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是对教材中大量事实资料的理性加工,是具有抽象性质的理性认识形式。

3、原理。这些都是已经被验证了的、公认的、不需要加以论证的命题,是教材科学性的重要性标志。

4、内在联系。主要是指教材中事实、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关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9-24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第3个回答  2020-09-14

1、教学目标不能“大”而“空”

如果只注重了教学目标的“大”而“空”,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它远远脱离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要围绕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若条件许可可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更符合实际。

2、、教学目标不能纯“知识化”

死记硬背,记到了就能考高分,皆大欢喜,其实不然,要处理好夯实基础与死记硬背的关系,在这里教学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它引领要记的是基本观点或主干知识,不是所有的。

除了要具备分析材料、概括观点的能力外,还要牢固掌握与材料有关的教材知识,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避免了教学目标的纯“知识化”。

3、教学目标要避免“说教式”

本身学习思想品德课就显得枯燥无味,如果把目标搞成“说教式”就更显得淡然无味,了无兴趣。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其课程性质要求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放在三维目标的首位。

现在的教材中结合正文内容,配合了许多的花边框活动、相关链接、谚语、名人名言、趣味故事等,更富于情趣,更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但是仅仅靠教材中的有限内容还是有局限性的,还要不断创造条件,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3-06
一.教学目标不能“大”而“空”

如果只注重了教学目标的“大”而“空”
,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它远远脱离了与
生活实际的联系。
要围绕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
求和规范,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若条件许可可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使思想品德课教学
目标更符合实际。

二.教学目标不能纯“知识化”

死记硬背,
记到了就能考高分,
皆大欢喜,其实不然,我们要处理好夯实基础与死记硬背的
关系,
在这里教学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
它引领我们要记的是基本观点或主干知识,
不是所
有的。
除了要具备分析材料、概括观点的能力外,
还要牢固掌握与材料有关的教材知识,这
样才能真正体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避免了教学目标的纯“知识化”


三.教学目标要避免“说教式


本身学习思想品德课就显得枯燥无味,如果把目标搞成“说教式”
就更显得淡然无味,
了无
兴趣。
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课程,
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其课程性质要求把
“情
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放在三维目标的首位。现在的教材中结合正文内容,配合了许多
的花边框活动、相关链接、谚语、名人名言、趣味故事等,更富于情趣,更有利于学生良好
品德的养成,但是

仅仅靠教材中的有限内容还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还要不断创造条件,注
重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