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传统民风民俗

如题所述

1、扬州评话

扬州评话是以扬州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兴起于清代初期,流行于苏北地区和镇江、南京、上海等地。扬州评话表演讲求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风趣生动。

在艺术上以描写细致、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而井然不乱见长,同时艺人在创作和表演中还十分注意渲染扬州本地的风光,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2006年5月20日,扬州评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Ⅴ-2。

2、扬州清曲

扬州清曲是在明清时期流行于扬州一带的俗曲和小调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艺唱曲形式,又名“广陵清曲”、“维扬清曲”,俗称“小唱”或“唱小曲”,主要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和上海等地,用扬州方音表演。

扬州清曲传统上是不化装、无说白和无形体的表演,风格轻便简洁、朴实无华。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音乐,曲调源自当地小调,还包括传自四方的各地小调,富有民间性和地域特征。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重阳登高祛邪

扬州人爱在重阳节登高祛邪。这天,不少人爬上平山堂、观音堂或文峰塔等高处,欣赏秋景,不出门登高的便在家以吃重阳糕象征登高。旧时每逢重阳节,作坊老板都要办酒请工人,席间每人最少两只螃蟹。工人们吃了重阳酒,更加劲地做工。旧有“吃了重阳酒,日夜不停手”之说。

4、清明节吃烧饼

清明节这天早晨,不少人家吃自制的烧饼,有的烧饼还和嫩柳叶和面做,说是吃了不生灾,此俗现今仍然可见。不少家庭还有清明上坟祭扫和踏青(野外郊游)的习惯。

5、扬州婚俗

扬州习俗称订婚为“下茶”。订婚又叫“定婚”。有大定、小定之分。小定又称”稳亲”,是在男女尚年幼情况下的定婚形式。大定就是正式定婚。现在自由恋爱,只要双方谈定了,男方请女方父母上门聚宴,便算是定婚。

6、观音山香会

观音山香会起源于明代,兴旺于清代。据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得道之日,这天观音山香火最为旺,亦为扬州最盛的庙香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05
  扬州市位于江苏省的中部,长江下游的北岸,自古就有“苏北门户”之称。早在公元前486年,扬州就已经建城,古代得时候作杨州,相当于现在的“省”。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淮海维扬州”。扬州作为我国较早开展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城市之一。早在唐代,扬州就享有“商贾如织”与“富甲天下”的美誉,当时居住在海外的扬州经商者就有5000多人,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口。扬州自古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休闲城市,古人赞美扬州的诗句都成为经典传世,如“十年一觉扬州梦”、“春风十里扬州路”、“二十四桥明月夜”等。

  【传统建筑】

  扬州园林自古就闻名远播,《扬州画舫录》中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之句,因此早在乾隆嘉庆年间,甲天下的是扬州园林,并不是苏州园林。在当时,由于扬州的盐商富甲天下,使他们有大量的财富来建造园林,非常奢华,仅扬州城内私家园林最盛时就达200多处。但是经过盐制改革、鸦片战争、天平天国战争后,大量的扬州园林或荒废,或焚毁,或拆卖,便开始由盛转衰。扬州园林不但具有皇家园林得金碧辉煌与高大壮丽,且具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风格自成一派。扬州园林中目前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是坐落在扬州古城北隅的“个园”,现在是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传统戏曲】

  扬州清曲作为中国江苏历史悠久并具有影响力的曲艺之一,其早在清代康、乾年间就曾鼎盛一时,并流传于全国的很多地区。扬州清曲大部分音乐是由本地小调发展而来,且其音乐具有民间性和地域特性,曲词题材的选择极其广泛,曲目非常丰富。演唱者分为“阔口”以及“窄口”,都是“以字行腔”,注重腔韵和发声。每个曲目的演唱由一人到数人参加,现今仍保持着传统的坐唱形式,除演唱者本人以外,其他人均操一件乐器,同时还有人员不等的小型乐队伴奏,乐器以丝竹管弦和打击乐为主。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饮食文化】

  扬州菜肴闻名海内外,与鲁菜、川菜、粤菜被并称为中国的“四大菜系”。扬州菜也称为淮扬菜,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淮扬菜非常讲究刀工,刀功向以精细著名,尤以瓜雕享誉四方。扬州菜的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并在烹饪上善用火候,讲究火功。非常有名的菜品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松鼠厥鱼、梁溪脆鳝等。扬州满汉全席是在康乾满汉席的基础上推出的,堪称中华第一满汉全席,其具有南北兼容的饮食文化底蕴。淮扬菜的发展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饮食文化,因此很早以前就确立了中华第一大风味菜系的地位。

  【传统工艺】

  雕版印刷的印刷形式最早出现在中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目前保存在大英博物馆的公元868年的《金刚经》,但是早在大约2000年以前雕版印刷就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在印刷史上,雕版印刷被称作为“活化石”,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在扬州,并成为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这种工艺也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并固定好。最后在刻好的木板上刷上墨,在印刷机中加压形成原稿的复制品。

  【传统艺术】

  扬州作为中国剪纸流传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唐宋时代就有“剪纸报春”的传统。扬州人会在立春之日制作剪纸,剪成春蝶、春线、春胜等样式,“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十分美观。此外也会剪制纸钱、纸马等,专门作为祭奠之用。发展到清朝时期,随着扬州商业的兴盛,剪纸艺人的数量大增,嘉、道年间的著名剪纸艺人以包钧为代表,其技艺超群,有“神剪”的美誉。扬州剪纸的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形成了现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06
打稻囤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年味。在我的家乡氾水,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三十晚上打稻囤这一活动了。打稻囤的习俗也不知是何人发明,从什么年代流传下来的,但却是每逢春节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
在苏北里下河地区,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蒸大糕、搓汤圆、做年饭、放鞭炮、穿新衣……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打稻囤。晚上,许多人家的门口便印上了一个个白色的圆点。它们比馒头略大一点儿,一行行一列列,间落有序,从院中一直延伸到院外的马路上,实在是给空地穿上了带团花的新衣裳。新年早上,给人家拜年的时候,家家的空地都穿上了带团花的新衣。有小孩子在周围嬉戏玩耍时,大人们总是叮嘱他们不要踩坏了门口的那一排排白印子,尽量拣着空子走,这项习俗还因此衍生出一个歇后语:三十晚上打稻囤——拣空子走。
到了三十晚上,我家打扫好房间,洒扫完街道,爷爷虔诚的点上一柱香,便开始一年中最后的一项活动——打稻囤。这件事一般都由爷爷亲自动手,打完之后就不便再出门了。打稻囤的工具是由一片片苇片编成的,像一只小布袋,整体呈圆柱形,大概有奶粉罐那么大。它的顶上用红绳系着,底面扎了许多个洞眼,里面盛满了石灰粉。用时拎着红绳在地上顿一下,再抬起时,地上便烙上了一个圆圆的白印子。从院内到院外,再到房前屋后,猪圈和鸡舍也要打到,特别是大门前,要打上白色的稻囤花。
打稻囤的讲究还挺多。打了稻囤的地面即使落了果壳鞭炮纸等垃圾,都不能清扫,得过了正月初五才行。还有,除了除夕晚上打稻囤,初四晚上还重打,因为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含有喜接财神的用意。另外脚步不能踩到稻囤上,否则,石灰印被踩坏了,一个个稻囤子不清晰了,鞋底粘着的石灰弄得到处都是,既不雅观,也不吉利。而且,打稻囤时是不许乱说话的,怕“口误”得罪了“财神”。
那为什么要打稻囤呢?这就要提及它的由来及意义了。在以前,人们用来存放粮食的器具便是稻囤,呈圆柱形,也用苇片围成,大小主要视当年的收成而定(这东西并不耐久,每年都要重做一个),但总体约有一张八仙桌那么大。打稻囤主要有两层意义:一是石灰粉有杀菌的作用,能保持环境的整洁。二是寓意着粮食丰收,也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丰收的企盼。
虽然现在科技飞速发展,早已证明了打稻囤这一习俗不具有科学依据;虽然现在我们再也不愁吃穿,不再为生计发愁。但是打稻囤这一独特的习俗仍然流传了下来,因为它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
第3个回答  2012-02-09
各地都是大同小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