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原文中描写黛玉葬花 的片段(不是诗词!!)

如题所述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花朝节期,正当阳春,桃花盛开;沁芳闸桥畔,落英缤纷。此时,黛玉见风吹残红飘落满地,惜花埋之,为落花立一花冢。而宝黛之间,是流水知音、心灵相通,正当黛玉为花立花冢时,宝玉携《西厢》于沁芳桥边也不忍践踏落花,欲使落花随流水而去,正巧与黛玉相会。黛玉言水虽洁净,却有人混污,若以绢囊之,埋于土中,随土消散则更为自然。宝玉听后,亦喜不自禁,欲放下书帮助黛玉。由此,引出红楼梦中的又一出经典片断“宝黛共读西厢”。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最经典的片段之一。林黛玉由对落花的怜惜,为落花立花冢,而感悟于自身的爱情和命运,写下一曲千古绝唱《葬花吟》。黛玉为花立冢,为花哭泣,也是为自身的爱情与现实的无奈而立冢悲泣,黛玉葬花,亦是葬己。而穿插于黛玉葬花过程中的“宝黛共读西厢”、“宝黛释疑”更是成为感动千千万万有情读者的美丽绝唱。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http://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246477&fromTitle=%E6%9E%97%E9%BB%9B%E7%8E%89%E8%91%AC%E8%8A%B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02
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
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 这是他心里生了
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外头去. 宝
玉道:"我就来."说毕,等他二人去远了,便把那花兜了起来, 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
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
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
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え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宝玉听了不觉痴倒.要知端详,且听下回分解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黛玉一葬花:在三月中旬的一天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 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 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 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林黛玉把花具都放下,和宝玉一起看完<会真记>.宝玉一面收书, 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

黛玉二葬花:黛玉因将宝玉的小丫头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在宝玉身上,接至次日又巧遇饯花之期,“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把落花埋葬之后,感花伤己,于是“葬花词”便随泪飘洒而出……(至于原文, “蓝漪77”之前已作答,这里不再重复。希望对你有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