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的四渡是哪四度?

如题所述

1、一渡赤水

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向各军团首长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拟定: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右路红1军团,牵制綦江、合江之敌,由松坎出发,经温水、习水向赤水疾进;中路红5、9军团及军委纵队,由遵义、娄山关出发,经官店袭击习水、土城之敌;左路红3军团,由懒板凳出发,迅速摆脱尾追和侧击之敌,向土城前进。

2、二渡赤水

中央红军进至扎西地区,敌仍判断我军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我分进合击。

鉴于敌军主力已大部被我军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我军决定出敌不意的回师东进,折回贵州。我军先头1个团先敌抢渡二郎滩,成功地掩护部队于2月18日至20日,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

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外。之后中央红军攻占了遵义城,遵义地区的这次作战,历时五天,击溃和歼灭敌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余,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

3、三渡赤水

军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于3月2日急忙飞往重庆,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攻。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我军将计就计,伪装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以诱敌迫进,然后再转兵西北,寻求新的机动。

同时,以红3军团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动,调动敌周浑元部向南和吴奇伟部向西,尔后转用兵力攻击鲁班场守敌。我军这一行动果然调动了敌人,当敌吴奇伟部北渡乌江和滇军孙渡部靠近我军之际,3月11日,我军突然转兵向北,于15日进占仁怀,16日从茅台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入川南。

4、四渡赤水

为进一步造成敌之错觉和不意,3月21日,我以1个团的兵力伪装主力,继续向川南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引敌向西。我主力则以快速的行动回师东进,于22日,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再次折回贵州境内。28日,红军穿过鸭溪、枫香坝之间的敌碉堡封锁线,直达乌江北岸。

29日夜,我军先头团1个排利用雷雨掩护,乘竹筏到达对岸,顺利地攻占了渡口,至31日,除红9军团于乌江北岸继续牵制敌人外,红军主力向南全部渡过了乌江,巧妙地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

扩展资料

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四渡赤水战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 : 29日凌晨,红军大部队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土城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 : 我军决定出敌不意的回师东进,折回贵州。我军先头1个团先敌抢渡二郎滩,成功地掩护部队于2月18日至20日,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并继续向桐梓、遵义方向前进。24日占领桐梓。25日夜占领了娄山关。27日,在董公祠击溃了敌人3个团的阻击,28日晨再次攻占了遵义城!

三渡、四渡赤水,突破天险,摆脱敌人 : 从茅台第三次渡过赤水河; 毛泽东命令中央红军秘密、迅速地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15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
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
三渡、四渡赤水,突破天险,摆脱敌人

一渡与二渡时,毛泽东尚未取得军事行动领导权,是由朱德全权指挥的。二渡之后,成立了三人军事小组,毛泽东才参与领导了三渡与四渡。所以,现在有人说朱德在四渡赤水过程中只是协助毛泽东指挥是不符合事实的。
第3个回答  2011-08-15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 1935年1月19日起
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 2月18日至20日
三渡、四渡赤水,突破天险,摆脱敌人 3月10日
第4个回答  2011-08-15
一渡赤水,摆脱被动。中央红军从遵义地区北上,拟夺取土城、赤水县城,北渡长江,受到国民党军队重兵堵截,在土城战斗中陷于被动。毛泽东果断决定,红军主力分三路于1月29日西渡赤水河,改向云南扎西地区前进。
二渡赤水,避实击虚。这时蒋介石判断红军仍将北渡长江,企图围歼红军于云南扎西地区。毛泽东指挥红军避实击虚,挥戈东进,于2月18 日至21日二渡赤水,向国民党军队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进攻,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城,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师又8个团,毙伤俘敌5400余人,取得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中央红军遵义大捷后,蒋介石急忙从武汉飞到重庆,亲自策划新的围攻,企图用堡垒推进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术,东西封堵,南北夹击,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毛泽东当机立断,指挥红军主力再度西进,于3月16日至17日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次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红军的行动,迫使蒋介石调整部署,令各路国民党军急进川南,防堵红军北渡长江,欲聚歼红军于古蔺地区。蒋介石声称这次再不歼灭红军,“何颜再立于斯世”。
四渡赤水,跳出合围。正当各路国民党军纷纷扑向川南地区时,毛泽东毅然决定“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折而向东”,于3月21日晚至22日第四次渡过赤水河。随即,红军从北上的敌重兵集团之间分路向南急进。蒋介石判断红军又将进攻遵义,便策划在这一地区将红军“一网打尽”,他由重庆飞抵贵阳督战。毛泽东以红9军团佯动,吸引敌军向北,率红军主力继续南进,渡过乌江,跳出国民党军的合围圈,把敌人的重兵集团甩在了乌江以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