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00年~2003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

如题所述

这几年高考作文题都是全国统一的
200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只要与学者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001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200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个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200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07
【2003年
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宋国有个富人, 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
他儿子说: “不修好, 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
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
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
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
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
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
处理问题的时候,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
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
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
题写一篇文章。 【2002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
目】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
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 啊,
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
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 的
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
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 他
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个人做按摩。
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 者
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
搀扶着走出了困境。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 这
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
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
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
选择呢?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
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21
蚂蚁在上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