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蒲桃酒赋中罔象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序罔象之玄珠,荐清明于玉杯。
玄珠,从辞源角度看,「玄珠」本是一个哲学的用语,它首出于《庄子·天地》篇。按照该篇的描述,黄帝在游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时而遗「玄珠」。黄帝对「玄珠」十分爱惜,他先后使「知」、「离朱」等求索而不得,最后派遣罔象寻觅,罔象终于把「玄珠」找了回来。这个「玄珠」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按司马彪的说法,「玄珠」就是「道」,或谓之「道真」。罔象为什么能够把「玄珠」找回来呢?关键就在于无心于形迹。「罔象」是寓言式的名称,「象」即是形迹,「罔」乃通「无」,故「罔象」即是无形象。之所以能够无形象,是因为无心于形象。心能入于虚无,则「道」自显。在《庄子》书中,求「玄珠」带有比较抽象的意义。但在道教中,这成了得道的高层境界并且同具体的养生方法相联系。
罔像道教名词。指虚无之象,在道教丹法中又指出神开天窗时,思维意识活动处于相对静止,达到忘我的状态。《性命圭旨》:“罔象者,忘形之谓也”。晋支遁《咏怀诗》:“道会贵冥想,罔象掇玄珠。”又“迈度推卷舒,忘怀附罔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