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请回答1988》是一部拍给所有人看的青春剧?

如题所述

《请回答1988》的发生在1988年的韩国首尔双门洞,讲的是在18岁美好年纪的主角以及他们的父母们生活中的故事。整部剧欢乐又温情,无论是60后、70后、80后还是90后都会喜欢看这部剧。人人都能在这部剧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这是一部拍给全年龄看的——青春剧。

这部在韩剧里不算长的20集电视剧,在对流行普遍苛刻的豆瓣上得到了9.4的高分,成为了豆瓣上最高分的韩剧。据说在韩国,出生在1971年的人最多,这部剧在韩国大热并不奇怪。可讲韩国70后的故事的电视剧,居然受到中国观众的一致好评,其中不乏80后90后。这是为啥?
得说,这部电视剧,无论从整体基调确立(亲情爱情友情)、故事主线(发生在胡同里的日常)、人物的刻画(每个人物形象都非常饱满)上都称得上全程无槽点。《请回答1988》一反以往韩剧的常态,没有狗血剧情,没有跌宕起伏的大喜大悲,却时不时地就会给你惊喜。你的笑点泪点萌点桃心点会随时被戳中。

而这部剧走上高分之路的最主要原因,则是剧组对细节的不遗余力地把控:用细节构建出你的日常,让你分分钟入戏。有了水到渠成的情感渲染,你和演员们同哭同笑——这些都是靠深谙人心的编剧和事无巨细的剧组细心安排的结果。
然后你发现,这部剧所讲的青春,不仅仅属于1971年出生的那些人。
(注:《请回答1988》以下简称为《1988》。)

偶像见证的青春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年轻偶像 

作为不甚了解韩国文化的中国观众来说,对于《请回答1988》里用以交代时代背景的文艺界偶像和作品也许并不了解,却能在剧中感受到满满的共鸣,这是为啥?
原因有二,第一个就是:共用偶像。
1984年到1989年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电影风貌无疑是时代最好的注脚。在《1988》里,以香港电影《英雄本色》开头,张国荣、周润发、王祖贤、张曼玉被剧中的年轻人们奉为男神女神,这和当时中国香港和内地的情况是一样的,在这一点上,中韩年轻人完成了同步。

《1988》里剧中德善、东龙们对香港影星的崇拜,和现如今中国粉丝对韩国明星的追捧形成一种反差萌,让中国观众天然地感到亲切和自豪。潜移默化的代入感让中国观众从第一集开始就没有过分关注自己看的是一部舶来剧还是自产剧。
第二个原因是: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年轻偶像。

在电视剧的较靠后半部分,《1988》选择用电视节目MBC十大歌手歌谣祭,每一年公布最高人气歌手的情节作为时间轴表现时间过渡。每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年轻偶像,也许中国观众们对卞真燮、卢士燕、申升勋这些韩国艺人并不了解,但没关系,看到他们我们会想到罗大佑、崔健、小虎队、王菲、周杰伦、林俊杰、孙燕姿……
当时间轴足够长,这些偶像就已经跳出了各自原本的身份,不再只是一个歌手或明星,他们跟着这些年轻人一起成长,成了时代的代表。当时间过去,他们便成了这些曾经的年轻人追忆过往青春的载体。

在那个资源远不及现在丰盛的年代,几盘磁带就是宝贝,你们度过了不少一盘磁带反复听的青春期的夜晚;你们把喜欢的歌词抄在笔记本上彼此传阅,上面有各种人的自己;你在数学课上写歌词,被从后面出现的班主任抓住,在办公室跟你说“你倒是挺会写,那也不能上课写呀”,你低着头忍住笑没好意思说那其实是方文山写的;在晚自习下课的操场上你们大声唱歌,操场的另一边传来调皮的男生在学狼叫,来表达“唱的太难听”,结果你们越唱越大声;大学快毕业的时候,你喜欢的歌星在隔壁城市开演唱会,你花光奖学金买了车票和最贵的演出票,用力挥着荧光棒,全场跟唱完了所有的歌,演唱会结束后你的胳膊残了,嗓子也哑了。你说,你这是在为青春买单,值了。

除了歌手影星,还有体育偶像。2016年4月14日,科比·布莱恩在洛杉矶斯台普斯球场完成他退役前的最后一场比赛,整个朋友圈都被科比刷屏,你想起2003年自己买的第一本篮球杂志,从此爱上了杂志里湖人队的8号;想起在课桌上贴着,陪你走过高考的那张写着“和KOBE一同奋斗”的小纸条;想起那些年一起看过球赛的小伙伴;想起每一个科比大新闻出现彼时你的生活场景。于是你发了一条朋友圈,像是完成了一场仪式。
《1988》的剧组深谙时代偶像具有这样特殊承载意义。在《1988》中,八十年代流行的广告、电视剧、电视节目、艺人等等频繁出现,为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塑造了一个真实可见的1988年。同时,也唤醒了其他观众对于自己时代的偶像记忆,对于他们来说,1988年不再是一个特定的年份,而是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时代。

爸妈也有青春 

不是只有18岁才叫做青春
《1988》更高明的一个地方就是老幼通吃,在剧中,年轻主角的爸妈们的戏份也是十分足。在这之前,青春剧都是拍给20~30岁的影视消费主力军看的,八点半黄金档的家庭伦理剧才是默认为给步入中年危机的中老年观众准备的菜。
年轻人们似乎也都忘记了,在自己出生之前,爸爸妈妈们也年轻过。

《1988》重新定义了青春,不仅仅是18岁才叫做青春。18岁时经历过的得到和失去,温暖和伤心,人到中年时一样会经历。同样会对生活有期待和担忧,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也会失措。就像年轻的德善为自己没有梦想而懊恼,退休后的东龙妈因失去自己的社会身份感到焦虑。区别只是中年人会用不同于年轻人的方式去处理,就像德善爸爸在奶奶的葬礼上,一直迎来送往地招待前来吊唁的亲戚朋友,看起来全无丧母之痛,令德善和宝拉非常不理解,直到看见爸爸在大伯出现时的瞬间崩溃,发现原来成人里的喜怒悲痛是需要节制的,在自己情绪允许发泄之前,他们需要确保完成扛在自己肩上的责任。

如今,《1988》里的年轻人们也到了1988年时爸妈的年纪,他们也有了自己青春期的孩子,像1988年时的自己一样年轻。回顾发现,在属于1988年的记忆中,除了有18岁的自己和18岁的朋友们,还有年轻的爸妈。
更年轻的岁月,都是青春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代 

而这个时代终将会过去

近年来青春电影占领不少票房,哪怕是类似的剧情,也总有观众愿意买单。经典老歌、电影总会被不断翻唱、翻看甚至翻拍。追其缘由,大概是来自于人心底的那点儿怀旧本能。
因而看完了这部剧,我们的心中,总会多多少少有点么一点失落和那么一点说不出来的感慨。我们的青春,就像这部电视剧一样结束了,这其中有欢乐、有苦涩,有温暖、有遗憾,有血气方刚的情谊、有欲说还休的爱恋,有没心没肺的朋友、还有我们年轻的父母。那是美好的年代,空气里都饱含着希望。

之所以说青春剧是可以拍给所有年龄人看的,青春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是因为,变老,是任何人都无法抵抗的事情。在这个话题上,没有人能够逃脱。当周杰伦娶了年轻的昆凌生了海瑟薇;当科比退役,在洛杉矶打完了他的最后一场比赛;当你少时喜爱的青春读物被拍成了雷人的电视剧……承认吧,你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自由浪荡的少年/少女。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而这个时代终究会过去。这时我们无需再喝鸡汤,告诉自己“变老也是一种优雅”或“至少我们年轻过”,因为终有一天,“优雅的年老”也会成为你的“青春”,每一个今天的你都比明天更年轻。变老,是生命的底色。我们生来就是要不断地告别青春。所谓青春,也许是这部电视剧,也许是某个年代,也许是所有你经过的岁月。

在《1988》的结尾,德善用旁白说“青春耀眼闪烁之后,我们再也无法回去”,接着戏剧般地,她就回到了电视剧开场时五个人一起看《英雄本色》的阿泽房间。德善流着眼泪问,“你们怎么在这里?”小伙伴回答:“我们又没去别的地方。”
是啊,青春一直在那里,是我们离开了。
《1988》用极尽温情的方式讲述这个残酷的生命真相,并勇敢地直视它。而这,恰恰是生活喂我们的一碗最足料的鸡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5

韩剧《请回答1988》2015年上映,豆瓣评分9.8分,由李惠利、朴宝剑、柳俊烈、高庚杓等主演,剧中讲述了首尔道峰区双门洞居住的五家人之间发生的那些温馨搞笑的故事。这部电视剧小编已经看了三遍了,每次剧荒的时候都是必选之一。这部剧将邻里关系以及友情、亲情和爱情都温馨的表述出来。它还把国家发生的重大事情以及社会的变迁都联系起来,每一集都让人看的又哭又笑。

来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