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的赵云到底能力怎么样?

历史真的赵云到底能力怎么样?
统率高不高?
武艺高不高?
帅不帅?
威望大不?
要真实的历史·

赵云

赵云:赵子龙。河北常山真定人,(156---229) 赵云是广大三国迷最爱的人物。他的一生论传奇色彩不如诸葛亮,论史书记载也不如一些大将,我们都不用说关羽,张飞之流。就是比曹操手下的乐进,李典之流也不如。可大家还是喜欢他。罗贯中甚至仅仅根据《三国志》中写的赵云长坂坡救得先主妾甘夫人和刘阿斗这一句话,就写出了长坂坡一大篇幅,还说他冲杀了一天一夜,杀死曹将五十四员,简直就成了战神。更将他誉为白袍小将。(冲长坂坡的赵云少说也要五十了,他可比刘备还大)所以才有了一吕二赵三典的说法。 为什么一个在史料上不怎么出名的人在现实和民间的口碑这么好,好到了大家都喜欢他的地步呢?而且,翻看各种三国文章,对猪哥哥都有不满,却基本上没有对赵云不满的。作者认为这一,赵云个性从不张扬。上下的人对他都是无可挑剔。上绝对服从命令;下,爱护士兵,没有架子;《云别传》中叙述,刘禅追封众功臣的谥号,命姜维等人商定赵云的谥号,姜维他们就说:大将军云昔从先帝,劳绩显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谨按谥法,柔顺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故应追封他为顺平侯。这段评论可以说是对赵云个性的描述,也说明了赵云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一点不压于关,张等人。这二,赵云真心为民,一心为国。这点有几个地方都有表现。在他离开袁绍转向公孙瓒,公孙瓒问他“闻贵州人皆愿随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那时的袁绍势力要强大的多。赵云答曰“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当时的情况,袁绍虽然势力强大,但民众的生活并不好。反而,公孙瓒因为开始了屯田之法,他境内的民众的生活反而不错,所以赵云才有“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的说法。而赵云当时投靠公孙瓒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孙瓒对匈奴等入侵者的抵挡。想必当时赵云将公孙瓒视为民族英雄般的人物吧。所以赵云投效公孙是为了民众;还有一件是刘备入主成都后,意欲将当时获得的豪强土地和财物,成都的房屋田舍进行大分配,赏赐为他夺取益州的功臣。全场的文武(包括猪哥哥和法正等)都没人说话,只有赵云驳回,说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而。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昂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如果不是真心为民,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语。说赵云一心为国,史书上的记载并不多,但寥寥几句话已经说明了问题。这是在刘备要大举举兵,征讨孙权的时候。诸葛亮等也劝过,不过他们都是从实力对比和战略上来说的。可赵云的话不一样,他说“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虽身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说的明白。你刘备向来以恢复汉室自称,现在你不去攻打篡汉的魏,却要攻打承认汉之正统的吴侯,实在是让众人不解。这里故且不提赵云所说的攻打魏是否会成功,他将曹操看成国贼是否正确,就这件事情而言,可以看出刘备之假,赵云之真心为汉也。这三,战场上的赵云是将智、勇、仁,爱,集于一身的人,而不是神。这样的武将历史上的人物数都数的清楚。史记:每次作战,赵云都身先士卒;陷于包围,只要有一个士兵还没出来,他就会回身去救;对待敌人,只要没有反抗,他就不会再去伤害。这样的人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所以,不管当权者将三国中谁提到神的高度(比如关羽,诸葛亮等),赵云永远是百姓心中的最爱。他是百姓的英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在我们身边最需要的人,我们的兄长和朋友。而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神。

郭嘉(170----207),字奉孝,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我喜欢郭嘉基于两点:一,郭嘉实际上是曹操的第一谋士,本人认为他也是三国中的第一谋士,某些方面比诸葛亮还强,可惜的是他死的早,两人不能进行比较了。如果他不是死的太早,三国历史怕要重写。二,郭嘉的为人好。就是说他的人品好。史书上说他“因他智虑变远,通达事理,忠贞善良智高德美,体通性达”又说他:性格开朗,豪放,甚至不拘小节,乃性情中人。

看看郭嘉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郭嘉自幼身怀大志,见识深远。在天下开始大乱的时候,他便长期闭门苦读,终于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见解。20岁左右时,正是东汉末天下大乱开始之时,他仍隐匿名迹,尚未显露锋芒。但暗中,他平时不与俗人应酬往来,却很注意结交英雄豪杰,所以,当时一般人都还不知道他的才能,只有那些和他相识而又志趣相投的英俊之士,对他的才华十分看重。比如荀彧他的这个同乡和程昱这个曹操帐中的第二谋士。就是他们向曹操推荐了郭嘉。

开始的时候,郭嘉听说袁绍能够礼贤下士,再则袁氏当时声势位赫,盛名一时;他便前往投效,期望能一展鸿图。然而,袁绍本人外宽而内忌,好贤而不能用。因此,郭嘉并未受到袁绍的重用。当时,郭嘉的两位同乡辛评、郭图也在袁绍处效力。郭嘉对他们说:“智谋之士首要在于审择明主,只有那样,才能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如今,袁公只想学周公的礼贤下士,却根本就不懂得用人的道理。他只是招揽人才,却不予以重视;临事又好谋而不能决断。若想和他一道拯救天下的危难,建立霸王之业,实在是难啊!”于是,他毅然离开了袁绍,去另寻明主。事实证明了他的英明和决断,辛评、郭图最后都给袁氏做了陪葬。聪明的谋士要善于选择辅佐对象,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这是他成功的首要条件。郭嘉曾说过:“夫智者审于量主。”而作为谋略家的郭嘉,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准确地判定、袁绍不过是徒有虚名,难当国家兴亡之重任,其失败的命运难以避免,因而就绝不能选择他作为自己的事业之“主”。

因此当荀彧和程昱向曹操介绍了郭嘉,而曹操正好缺少一个全面的人才(曹操的第一智囊戏志才刚去世不久。这个人物也是很可惜的,历史上都没留下什么资料。但从曹操给荀彧的信中“自从戏志才去世后,几无可与之谋大事之人。汝、颖一带向来多出奇士,请问谁可继任戏志才之职?”可以看出戏志才应该是个很厉害的人物。)的时候,两人是相见恨晚呀。史写:郭嘉和曹操在房间中长谈了一天一夜,郭嘉出门后喜不自胜地说:“曹公才真是我想投奔的明主啊!”而曹操则高兴地赞叹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果不其然,可以说在曹操平定整个北方的过程中,郭嘉占了大半的功劳。以至于郭嘉死后,曹操悲苦不已,还要上书汉献帝追增封赏。表文说:“已故军祭酒招阳亭侯郭嘉,忠贞善良智高德美,体通性达。每逢讨论大事,众说纷经,他能一针见血,一语定音,处理恰当,动无遗策。自在军旅之间,随我一起东征西讨十有一年,擒目布,取眭固,斩袁谭,平定河北,逾越险塞,扫荡马丸,震威辽东,铲平袁尚,其功高盖世。正当要彰显其勋之时,他却不幸早亡。追念郭嘉之功勋,实在令人不可忘怀。应该增加其封邑,加上过去所封共1000户,以表彰死者,鼓励后人。”对郭嘉的忠诚与才干进行了热情的赞扬,对郭嘉的英年早逝表示深切的悼念。汉献帝阅过表文后,追任郭嘉为贞侯。不仅如此,曹操对郭嘉的儿子郭亦也是爱屋及乌,一直养在身边,多次封赏。可惜郭亦也学了老子,身体不好,虽然聪明,却也死的早。

郭嘉的计谋最让史学家和历代政治家称道的就是他对曹操所分析的曹操和袁绍的十败十胜论。真乃千古之言,放在今天仍然让后人为之感慨。

其一为“道胜”。“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郭嘉以人性为第一要义,列为十胜之首。他道人的天性,是自然的天性,理应顺乎自然,不应该用“繁礼”强加约束,才充分发挥人的内在秉赋。这方面曹操比袁绍强多了。事实也是如此。曹操择人选才是不拘一格的。

其二为“义胜”。“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袁绍师出无名,曹操可以奉汉献帝之名以令天下,名正而言顺,这就在“义”上胜过了袁绍。虽然那时候,汉室不过就是个招牌,可这个招牌还是有用的,至少在道义上还上有用的,虽然曹操为了这个汉室吃了不少苦头,可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了一点好处的。包括诸葛亮的《隆中对》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其三为“治胜”。“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竞,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袁绍本人出身高门士族,他在自己的辖区内,豪强大族非常放纵,而袁绍任令他们凌压百姓。因此,其统治区内阶级矛盾激化。相反,曹操却纠之以猛,着重打击抑制家强势力,“重豪强兼并之法”。袁绍以宽济宽,曹操以猛纠宽,高下之别,昭然可见,所以曹操得到翼州和青州后,百姓喜而望之。曹操的本钱青州军就很说明问题。

其四为“度胜”。“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这点不用多说,就看郭嘉本人离开袁绍而就曹操就明白了。

其五为“谋胜”。“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袁绍遇事多谋不能断,常常错失良机;而曹操处理大事非常果断,善于随机应变,这就在谋略和决策方面超过了袁绍。

其六为“德胜”。“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惟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袁绍犯了东汉末期所有士族大户的毛病,沽名钓誉,跟从他的只务虚名而没有实际本领的人多。有本事的他又不用。像田丰等。而曹操以仁义和诚心待人,自己严谨俭朴,赏赐有功的人却慷慨大方,史说曹操有功必赏,无功者无望。不仅是这样,曹操对待功臣之后都非常好。他还养了像陈宫这样不从他的人的家眷。所以天下有才能而讲求实效的人都愿辅佐曹操。这点,没几个人能做到的。甚至包括诸葛亮这样的智者。

其七为“仁胜”。“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思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曹操很重视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安定社会,惠在下民。他不在乎那些小恩小惠的东西,所以曹操听取大臣的意见,做了许多实际的发展经济的工作,使自己辖区内的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经济的发展也为以后晋一统三国打下了基础。而袁绍放纵豪强,贪暴无比,民不堪命,却好在些许小事上假仁假义。所以他不如曹操大得民心。

其八为“明胜”。“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袁绍出身大族,而且史书上写他是庶出,所以这个人非常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偏爱身边谄媚之徒,言听计从,而不喜欢直言进谏之人,不愿采纳他们的意见。连自己的亲兄弟袁术都与他势如水火。(当然袁术也不是个好鸟)他是有人都不会用呀,不失败才叫怪。曹操用人正好相反。他很能虚心请教身边人的意见,并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像他在北征乌丸回来后,大赏那些当初不同意出征的将领,说他们是为了自己好等。

其九为“文胜”。“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袁绍真的是那种不明是非的人,更气人的是他简直把这种不明是非的事情做到了极点。对他帐下各谋士将领之间的明争暗斗不仅不阻止和批评,反而纵容之,所以才有许攸之变和高览,张颌的临阵叛变,直接葬送了他的家业。而他在失败回邺城后,居然杀了田丰,理由竟然是田丰是对的,他是错的,所以杀了田丰,他就是对的了。历史上像袁绍这种主公倒也少见。可怜的田丰哟。而曹操善于以礼和法治国,他以国法治下,以军法治军,很少来什么法外施恩的事情,所以有曹操之马践踏了麦田,曹操割发代首的事情。虽然这也是曹操狡猾的表现,但也说明了曹操的治下是严格依法办事的。

其十为“武胜”。“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袁绍没有军事才能的,却喜欢乱指挥,喜欢虚张声势;而曹操善于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曹操曾著兵书《孙子兵法注解》和《孙子兵法十三篇》,他的军事才能还是很有独特之处,他甚至会排兵布阵。这就在军事上胜过了袁绍。

郭嘉这一篇十败十胜的大道理可谓真知灼见。郭嘉从袁、曹双方的政治、经济、政策、军事实力、人心向背,以及个人的气质和才能,做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从而得出了曹操“十胜”的结论,这是具有科学预见性的判定。曹操的其地谋士,如荀彧和贾诩,也曾对官渡之战前的袁、曹对峙形势作过分析和预测,也都预见到了曹操必会击败袁绍的结局,这些都被后来的实践证明。荀彧曾预言曹操有“四胜”,即度胜。谋胜。武胜、德胜;贾诩预见曹操“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都作了同样正确的判断,都对坚定曹操的信心,起了重要作用。只是郭嘉的分析最为详尽、细致、深入和准确。不是无端臆测,偶然的巧合,而是在详尽地了解了双方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演绎、推理、概括、分析,所得出的科学结论。郭嘉能够精确地.科学地预见曹操“十胜”,证明他的确是一位高明的谋士。就是在以后的历史岁月里,郭嘉的这篇《十败十胜》都给后人带来了很多可以思考的东西。因为他所做的已经不只是曹操和袁绍的两个人的对比了,这里面的领导艺术、军事艺术、经营管理、为人处世,尊法守律等等,都是作为一种全面性的手段显示了出来。让人不由地联想到一个权利经营者如果都能做到这十胜,天下无敌也。我不知道后来的那些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帝王将相们是否都看过了郭嘉的这十胜论。 就是在现代,不论是对从政者或是创业者,他的这些观点也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郭嘉的长处便在于看人很准。他预言孙策将死于宵小之手,就真如他所说。在曹袁即将开战的时候,又传言说孙策准备北上攻打许都,救汉献帝,曹操集团的人非常恐惧,因为孙策骁勇善战,又有著名谋士周瑜辅佐,这对曹操是个极大的威胁。然而郭嘉却有不同看法,认为孙策不会构成很大威胁,料定孙策此举,难以成行。众人对此大惑不解。郭嘉推测说:“孙策刚刚吞并江东,所诛者尽为才使。这些人手下都有一些敢死忠诚之士;他们一定会替他们的主人报仇。孙策为人浮躁而不警惕,纵使兵士众多,也如同独行旷野。如果遇到埋伏的刺客起而偷袭,孙策就只能一个人抵抗。在我看来,这个人必死于匹夫之手。”众人听了郭嘉的预言,仍然心有疑虑。虽然都也相信他的分析很有道理,但不知道的是孙策是否真的“必死于匹夫之手”。但不久,这个似乎难以置信的预测,却为事实所证明。史载“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大家都对郭嘉的料事如神赞叹不已,深深为之折服。孙策如果不死,这官渡之战还真难预料。

而官渡之战前期,郭嘉又一次展现了他看人很准的本事。当时刘备借两家开战的空隙,起兵欲攻打许都,曹操手下的众人都认为刘备不过是小菜一碟,不用理会,袁绍才是大敌,如果我们去打刘备,被袁绍抄了后路就惨了。只有郭嘉一针见血地指出:“袁绍生性迟疑,即便来攻,也不会迅速。刘备起兵不久,民心本附,力量又不大,迅速攻击,一定可以把他击败。这关系到生死存亡,千万可不能失去啊!”他是把袁绍看透了。果然袁绍这个笨蛋,当田丰对他说要趁曹操南下徐州,我们赶快抄他后路的时候,他竟然以自己的小儿子有病为理由,未采纳田丰的建议,按兵不动。田丰闻此,“以杖击地日:‘遭此难遇之时,乃以婴儿之病,失此机会!大事去矣,可痛惜哉!’跌足长叹而出。”田丰跟随袁绍多年,竟不如郭嘉看的准,所以他的死也是必然的。所以曹操采用了郭嘉之计策,亲率精兵兼程东进,迅速攻破彭城、下邳,迫降了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妻子被俘,他只身逃往河北,投靠袁绍。

这是对袁绍本人的分析。而对袁绍的儿子的分析更显示了郭嘉的才能。当袁绍死后,包括曹操在内所有的人都想趁袁绍死而进攻邺城来彻底消灭袁家集团,又是郭嘉向众人分析了袁家的内部矛盾,他解释说:“袁绍生前最喜爱这两个儿子,究竟立谁为用,一直没有定下来。有郭图、逢纪这些人作谋臣,肯定会兄弟内争不断,最终会相互分离,背自成仇。如果我们进攻太急,他们一定会团结一致对付我们;如果我们暂缓进攻,他们就会为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所以,我们不如掉头向南,假装去荆州讨伐刘表,以观他们的变化。等到他们内部发生变乱后,我们再出兵击之,便能够一举平定河北了。”郭嘉此计,可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计。这是一个事半而功倍的方案,使曹操可以用隔岸观火的手段,以很小的代价就消灭了整个袁氏集团,统一了大半个北方。否则,曹操大军压境,必然会逼迫袁家兄弟联合起来,拼命顽抗。如果曹操强攻硬拼,即使拿下他们必然要付出很大代价,得不偿失的。借敌人之手削弱敌人的实力,从而坐收渔人之利。这实在是一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奇谋妙计。

还有郭嘉看刘表也是将他看死了的。当时,曹操已经取的邺城,可袁氏兄弟逃到了乌桓的蹋顿处。而这个蹋顿打着给袁家报仇的幌子,不断地骚扰北部边境,曹操在北上彻底消灭袁氏兄弟,并收服乌桓一族和南下征讨刘表的两种方案中犹豫不决。曹操手下都认为“袁氏兄弟,只不过是亡命之人,根本不足为虑。夷狄贪而无亲,乌桓又岂能为袁尚所用?如果大军远征,深入乌桓地区,刘备必然劝说荆州的刘表趁机袭击许都。一旦发生变故,到那时后悔可就来不及了。”曹操也正是害怕刘表来这一手,才不敢放心北伐的。又是郭嘉很细致地对众人分析了其中的道理,他说“主公虽然威震天下,但马桓依仗地处僻远,必然不作防备。乘他无备,突然出兵袭击,定可成功。况且袁绍生前有思于河北官民和乌桓,现在袁尚、袁熙兄弟还在那里,他们的影响力不可小看。如今青、冀、幽、并四州的老百姓,虽然已经归附了我们,可那只是迫于威力,而我们却并没有给他们什么恩惠。若我们放弃北伐而进行南征,袁尚就会依靠乌桓的支持和帮助,召集袁氏在各地的死党,伺机反攻。乌恒一动,河北的汉人继之而起,就会使蹋顿产生入侵的野心,难保其不会有非分之想。到那时,只恐怕青州、冀州就不是我们的了。至于荆州的刘表,那只是一个坐而论道的空谈家,他自知自己的才能不如刘备,也难以控御住刘备。如重用刘备,他恐怕控制不住;如不重用刘备,刘备也绝对不肯真心实意为他出力。他们之间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决定了他们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因此,纵使我们虚国远征,刘表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举动,曹公对此大可不必担忧!”他算是看清楚了刘表的为人和刘备的野心,断定刘表不仅不会出兵,而且还会制止住刘备,真是厉害呀!事实果如他所料。

郭嘉最后看清楚的人是公孙康。当曹操战胜了乌桓后,袁家兄弟又跑到了辽东的公孙家。郭嘉对曹操指出公孙康只想紧守他辽东的基业,不会为了袁家兄弟而来得罪曹操的,所以只要我们不去攻打他,公孙康为了表示他对我们的友好,会主动将袁家兄弟杀了的。虽然这件事情历史上没有记录,只是《三国演义》中所写,但以郭嘉看人之准,这应该是他的主意。

郭嘉之死真是曹操的不幸,也是中原百姓的不幸,否则历史一定会重写。当然他的死也成全了一位千古奇人----诸葛亮。否则,若是郭嘉跟着曹操南征,诸葛亮和他之间就会有一场好戏。不过诸葛亮看人不怎么准,战争谋略也比不上曹操手下了几大谋士的,特别是郭嘉的随机应变能力,一定是擅长谨慎作风的诸葛亮的克星。天下将早几十年一统也。我哭郭奉孝之死也。

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17
历史真实赵云先说《云别传》,不要因为《云别传》的出处不明就认为内容不实,裴松之让大家看到的部分是他选择过的内容,再加上《资治通鉴》基本上将裴松之摘录《云别传》的内容都选用了,所以《云别传》被选取的内容的价值是得到史学家肯定的,决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荒诞”的“野史”。 1、年龄 其实不但赵云的生年和享年不可考,就是关于赵云的卒年也是有一定争议的。这又牵涉到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是否是诸葛亮所写的问题。《三国志. 赵云传》说赵云卒于建兴7年,而裴注引用《汉晋春秋》上诸葛亮建兴六年十一月写的《后出师表》上说:“然丧赵云……”。两者时间上有差距。 肯定者中有认为赵云或许死于建兴六年底,而陈寿所记的卒于七年或许是因为葬礼在七年初(如汉献帝死于青龙二年三月,葬于八月)。有的认为陈寿由于缺乏蜀国的史料,参考的资料又不多,所以出自张俨《默记》的《后出师表》既然得到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以及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摘用应是值得肯定的。 否定者中有认为当以陈寿的《赵云传》为准,所以《后出师表》非诸葛亮所写,是他人冒名。有的认为《诸葛亮集》并未载《后出师表》,其语气也有点不象诸葛亮,因此否定《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所写(不过陈寿写蜀史很简略,就是因为史料不足;《诸葛亮集》也是陈寿所著,自然也是一样的情况)。 雨纹偏向于《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所写,但意见上是折中的,即不否定《后出师表》也不否定《赵云传》,而认为只不过是前者写的时间未必是在陈仓之战前,这样或能解释赵云的卒年问题。至于语气方面雨纹古文造诣太低,倒实在看不出哪里不象诸葛亮。 今记于此,仅供大家参考。 2、择主 其他不说,只说赵云随刘备的时间。 首先雨纹要纠正兄的一个错误,根据《刘备传》及《资治通鉴》记载刘备一投靠公孙瓒就被派到田楷手下,时间应是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而他投靠袁绍是在建安5年(公元200年)正月,当年七月官渡之战前离开袁绍到汝南。建安7年袁绍死,建安8年刘备去那里投靠袁绍? 关于此事,雨纹倒认为并无大的矛盾,《赵云传》虽没说赵云曾离开,但也没说赵云不曾离开,而其本传直到当阳才又有事迹记载,或许正好说明赵云曾离开过。《云别传》并未指明云是何时离开的,所以雨纹以为在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刘备投陶谦前,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即使赵云早在191年就离开了也不过九年,而赵云很有可能是和刘备差不多时间,即初平四年或兴平元年离开,时间就只有六、七年。而刘备在离开公孙后,只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十二月接任徐州至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六月被吕布袭取徐州,这一年半里较风光;而按雨纹的推测这正是云为兄守丧之时,错过了时机,此后刘备又开始四处流动,只有在投袁绍时离赵云的家最近,赵云才得到机会。 3、募兵 刘备于建安5年正月投靠袁绍,二月袁绍就带大军挺进黎阳,而《刘备传》说:“驻月馀日,所失亡士卒稍稍来集”,正是袁绍身往前线之时,雨纹以为赵云即为秘密募兵肯定不在城镇,招的数百人又以失亡士卒的名义而至,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因此雨纹同意兄的论点。 4、对前期赵云身份的猜想 雨纹一直认为赵云不是近卫之类,“主骑”雨纹也以为是骑兵队长的意思,但骑兵队长不能等同护卫队长吧(雨纹不清楚怎么可以得出骑兵队长即近卫队长)?而且赵云即未担任过什么关于护卫之类的官职也没有如典、许、周等人的明确说明担任过护卫,这点雨纹在《小议赵云》中已经长篇大论惹人厌烦过了。 此外关于赵云的事迹,雨纹并不同意兄的看法,雨纹以为长坂之前,刘备集团本身就没有什么可以书写的战果。关羽只有在投降曹操时才有功绩记载,张飞也和赵云一样直到长坂之后才有功绩记载(随带一提,张飞长坂前并无记载成为将军,虽然未必没升为将军);况且刘备一向亲历亲为,亲自带兵打仗;更加上蜀国无史官;因此这前期的“流窜”生涯中蜀汉武将的记载都是少之又少,决非赵云一人。长坂之前暗淡的不是赵云也不是关、张,而是刘备集团。 5、长坂坡 长坂坡中的张飞、赵云皆为勇者,但都不是勇猛的勇,而是勇气的勇。张飞仅以二十骑断后,还能“嚣张”的大声向曹军挑战,其勇气无以言表(至于曹军不敢近,个人以为除了张飞气势逼人外,想必也是没有曹军愿意游水过去和一个打算拼命的人决斗吧,其遇见的曹军数量也应该不多)。赵云当然不可能如演义中所说,横冲直撞,不过曹军并非不杀妇女儿童的军队,《先主传》中记载:“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刘备兵不多,辎重想必也不多,这“大获”看来有劫掠十余万百姓之嫌,所以不论赵云是步行、是骑马还是改装潜行,在曹军肆无忌惮横行之时,是避免不了争斗的,当然不会如演义中威风凛凛,但依雨纹想来也是扣人心弦的。不过长坂是刘备军团的耻辱之地,不值得称道,人们津津乐道的只是张飞、赵云的忠义以及奋不顾身的精神和勇气。 6、南定四郡后及入川前的赵云 兄在此处的见解和陈大寿兄惊人的相似,不过雨纹很不同意。 首先,诸葛亮没有资格去节制赵云。第一,诸葛亮在留守荆州时的职责是“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管的是内政,所在地也不对。第二、即使抛开《云别传》的记载,赵云也是牙门将军(注意不是牙门将),诸葛亮以中郎将的身份受将军节制还差不多,没有资格去节制将军级别的人。因此雨纹以为《汉晋春秋》记载的诸葛亮命赵云截江一事是不对的。其次是关于留营司马、掌内事的理解,雨纹在《小议赵云》中详细分析过,不过篇幅过长,在此简略一言,两者是放在一起理解的。留营司马雨纹的理解 “留营”是留守大本营的意思,也就留守公安城,司马是统率军队的官职,是管军事的,所以即留守公安掌管刘备留下的军队。掌内事是掌管XX内事务的意思,这里应该指公安城内事务的意思(尤其需要管理那些孙夫人带来的“纵横不法”的吴吏兵而非管内眷)。所以两者一起理解就是相当于任命赵云为公安的代理太守。具体分析以及截江一事,请兄和有兴趣的朋友看一下雨纹的拙作(太长的话,就挑有关的看吧)。 关于赵范,雨纹就举另一例,孟达降魏,刘晔不但公开宣称甚至到皇帝前说其必反,后来孟达反叛是刘晔的原因吗?赵云没有刘晔的过激、肯定之言,只不过是说一个初降的人“心未可测”,这雨纹倒以为才是人之常情。 7、入川 当然又会涉及是否受诸葛亮节制,雨纹认为《赵云传》记载是错误的,第一,前面已说过官位的问题。第二,从《诸葛亮传》上的“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刘备传》上的“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可以看出赵云明显是与诸葛、关、张互不统属、各自带兵的,《诸葛亮传》的记载更可以看出赵云是和关、张、诸葛有同等地位的(其实雨纹认为刘备欣赏的是诸葛亮大局观的战略眼光及治政能力,对统领军队倒是不怎么放手让诸葛亮去干的,这从刘备在世,诸葛亮只统兵作战这一次以及临死托孤将军权交与李严这两点可以看出)。 “还田返农”是毋庸质疑的,看看赵云的话:“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说的是百姓惧兵革(联想一下当阳随刘备逃难的百姓人数),而刘备攻蜀三年(建安16年至建安19年),围攻雒一年,围成都数十日,逃难的百姓又会有多少呢?雨纹以为的确并不关那些降官财产的事,赵云之言明矣。 8、箕谷之役 赵云是怎么失利的,雨纹以为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赵云既然是疑兵,自然要“扬声”虚张声势,如果只是驻扎不动,虚实很快就会被摸清;因此雨纹以为赵云等要采取疑兵行动,决不可能按兵不动,应该要到处活动虚张声势,造成箕谷有大量蜀军的假象。而在采取这些制造假象的行动时很有可能发生与魏军的遭遇战,就像汉水之战,并且由于兵力的差距只能敛兵固守以保不大败。 第二种可能(雨纹认为这种可能性大):根据诸葛亮在第一次攻魏失败后上表提到“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诸葛亮说箕谷没有戒备是什么意思呢?雨纹以为赵云以少量的兵力去牵制曹真的大军,决不会马虎到不防备魏军的进攻,而《赵云传》记载“云、芝兵弱敌强”,这明显不是不防备,而是正面交锋;再看《曹真传》中却丝毫未提这事,甚至连与蜀军交战的记载也没有。因此雨纹大胆推测,赵云一直成功的执行疑兵计划使得曹真不敢轻举妄动,但这时祁山前线街亭突然战败,蜀军溃退,因此没有及时通知箕谷的赵云及时撤退;而魏军必定要大举追击,曹真自然也是主力尽出,箕谷蜀军没料到曹真忽然全军而进,兵力上的差距使得赵云只能敛众固守以保证不被大败,在撤退时赵云又亲自断后以保安全撤退;而魏军则以为这么少的兵力只是蜀军的垫后掩护部队。 雨纹以为魏国始终对箕谷蜀军的兵力没有完全摸清,这点从曹真总督关右的大军始终没有大举动,直到张颌击败蜀军才有进兵记载可以看出[赵云的疑兵任务是成功完成的]。另外还有一点是赵云的疑兵军队虽然失利,但魏国并不清楚甚至可以说不知道。证据是:1、《魏略》记载的魏明帝在战胜蜀军后的《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上提到“王师方振,胆破气夺,马谡、高祥,望旗奔败。” 2、《曹真传》以及所有魏方有关的记载都没提到击败斜谷道箕谷蜀军这事。魏国要称颂功绩的话,赵云当是首选,因为他是蜀军两路部队其中一路的主帅(虽然是疑兵,但声势上是一路大军),击败他的功劳是足可以用来夸大、夸耀的,但魏国却没提蜀军一路兵马的主帅赵云,反而着重提个没什么名气的高祥(详)(连名字都搞不清的家伙)(屯兵柳列城被郭淮击败)来炫耀。由此可见魏方并不知道击败了赵云;雨纹以为因为是蜀军撤军时,所以魏军可能以为只是蜀军少量的垫后掩护部队,没有当作胜利来记载。罗嗦一句,“兵弱敌强”不是兵力差距是什么?是部队不精锐吗?那么,官渡之战,袁绍也可以自我安慰是“兵弱敌强”了,因为当时双方公认是曹军精锐,而后世对官渡之战“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的评价,看来是错了一半啦? 综上所述,雨纹推测“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是因果关系,非并列关系,而因为是两路出兵,诸葛亮自然都要提到败因了。 酒醇梅酸,人将醉矣!或许许多不喜欢赵云的人是因为史实中的赵云没有演义中的那么风光无限,看起来平平淡淡,不过雨纹在品味史实中的赵云时觉得颇有味道,真实醇美。 因为不只一人批评雨纹罗嗦,文章又臭又长,因此雨纹就此打住。
以后下是回复,文章来源于历史擂台.本不愿批赵,一因赵身上可挖掘的史学价值不大,二因赵派普遍年幼,真正懂事的不多,不想有凌幼之嫌,三因怕犯众怒,因国俗文化的渲染使赵颇有人望,尤其成为广大妇女儿童的偶像。但前一阵见几位我很佩服的高手都说赵云不好批,因为他挑不出毛病,不禁使本罪马蠢蠢欲动起来,于是忍不住开批: 一、完美?多次见爱赵派说赵云没有缺点,所以很"完美"。前一阵网上这个完美那个完美乱扣帽子已经好一阵了,皆个人偏好使然,老帐不必再提。可居然有人说赵云"完美",本罪马实在看不下去。完美本是用来形容昆山玉无瑕桂林枝无疵的,非要说一块没有节瘤的木头或者一块没有弊裂的瓦块完美,岂不糟蹋这完美这个词?要说诸葛亮?quot;一代完人"本罪马没意见,可实不忍将完美一词扣下赵的头上。为什么?因为太不够重量级,或者用个小资点的词,太不够档次! 二、一流武将?其实批赵也容易,只要抓住他什么也不是,不够重量级,就可万事大吉了。赵寿命很长,传记却很短,一生中没做过什么影响时局的大事,别说指挥大军团作战,小规模战役中发挥主动都没有过,唯一一次箕谷退兵算露了回脸,无奈还有个邓芝抢了一半功劳。历史上的赵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武将,因资格老对刘备又忠心才封了个杂号将军,若说在蜀还能矬子里拨将军的话,放倒魏或吴根本不值得一提。陈寿称关羽张飞为大将,只将赵云评价灌婴、滕公一类的人物,蜀臣杨戏所作"汉季辅臣赞"一文中只把他和杨叔至并列。网上流行戏称赵云为"禁卫大队长",因他开始当刘备的"主骑",后来又执掌"内事",可见他的能力与地位如何了。 三、德才兼备?德可以勉强谈得上,但是小德而非大德。辞田宅是全节,辞婚是保身。不体恤士卒的张飞还曾有过义释严颜、举贤荐能之举,而赵云之德却只限于保全自己的名节操守上,不过恪尽职守,处事谨慎而已,是明哲保身之德而非治国立世之德。至于才那就更谈不上了。从来没有担当大任,他的才体现在哪里?不过谨小慎微,总为首长的安危牵肠挂肚罢了! 四、智勇双全?勇一点不错,但不过只是匹夫之勇。至于智,他何曾对蜀的战略规划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只有一次,谏刘备伐吴时说了几句话"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中毙,子丕篡盗,当国众心,早图关中,居河谓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交,不得率解也。"谏得就非常不聪明:刘备这么一个大政治家,和赵云不是一个档次的人,他知道而荆州的地理位置又何等重要,也知道"居河谓上流以讨凶逆"谈何容易,对此刘备生前未敢尝试,诸葛亮到死都没实现这个目标。摆出"居河谓上流以讨凶逆"只能起到反作用。如果真想劝刘备放弃伐吴,不如跟他讲利害关系,告诉他进易退难,一旦兵败的后果不堪设想,而赵云却用自己明显拙劣而外行的战略分析,岂能劝住这方面比他高明多得多的刘备?可见他智略不足,此次劝谏更是有心无力。 五、身无败绩?其实在三国志中,如果想找正式记载中没有败绩的将领,(如不算统帅失误在内,)我随便翻了翻书,发现武将列传百分之八十都无败绩,而且越是"虎士"型越没有参与决策的就越没有败绩。所以这种所谓的身无败绩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六、外表问题。虽说谈论古人的外表很无聊,可正是因为演义里把赵大队长写成作风正派的帅哥,广大妇女儿童才迷信他的,所以有必要把问题说清楚。史籍只说他"姿颜雄伟"并不能说明是三只眼还是四只眼,刘备既然让他掌"内事",应该是看着放心的,再加上他性情又"严重",又长期负责首长的安全保卫工作,想来应该是个面部肌肉紧张的人。 七、长坡坂救斗。有人据此说赵云是蜀第一功臣,因为"没有赵云就没有后主"。如果用这种逻辑推算的话,那甘夫人才是蜀国第一功臣,没有她后主根本生不出来。呵呵,还有人分析未必后主是赵大队长从乱军中救出来的,也许只是从路边捡来的,无法考证,不多说了。 总是,历史上的赵云和演义里的赵云相差太远!实不值得某些人如此顶礼膜拜!
第2个回答  2015-10-02
  真实的三国历史上赵云其实就是刘备的一个护卫,虽武艺高强,但居于关张马黄赵的末位,三国演义对赵云的描述其实是将蜀国将军陈到和赵云的事迹合并成了一人。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于建兴七年寿终正寝。景耀四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第3个回答  2007-07-20
赵云的统帅能力不及黄忠,武艺不及张飞,长相也不好看,战功确实是三国人物中最高的,不过蜀国评4大将时赵云却名落孙山历史上没有5虎大将一说因为赵云一直是个杂牌将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