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笔优美、清新的散文

我想练练写作,应对考试。。。(PS:不要啥子郭敬明那类!!!)
最好是散文集。。。

红尘如梦,岁月如歌
作者: 夏汐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缘起缘落,花开花落,潮来潮往。日升日落,四季不断的交换,生命犹如一朵摇曳在红尘的花,开一季,落一季。红尘中,你是我今生最大的牵挂,往事中,你是我最美的记忆!----题记

茫茫人海遇你相遇,一次不经意的眼神交汇,一颗心就这样开始了流淌。当泪水淌过脸颊,才真正明白,爱到末路,便是心碎情亡。依然记得,那场大雨绽放的冰冷,将本来温热的心洗刷的冰冷。就像一场的烟火夜,盛世美景终归是生命的过往。欢娱过后,如同烟花升腾之后的寂寥夜空,如同冰雪消融之后的天地。千百年的轮回里,春花秋月只隔着一季的距离。

长夜漫漫的灯火,可曾照亮你的心河,有一种声音轻轻飘落,是谁在为你而歌?情之若梦,离歌牵愁,还未唱完的爱,心却走到了尽头。总是习惯了将自己沉没在空落的夜幕中,独自徘徊,将心情释放,将泪水流进,在寂寞里,听自己的心跳,听那只遥远忧伤的歌,那颗依旧为你澎湃的心,不再相信,可以温暖你,也不再守候。独自走在这江南的夜色中,思念也像这月色,苍白,冰冷。

守候花开,花开的时候是画,花落的时候是诗。世事繁华,红尘若梦,年华似水,岁月流金,往事已随秋风去,冷夜幽清,素笺无色,寒月洁莲,雅竹淡绿,一汪秋水,几笔秋愁。我喜欢月亮,不是淡淡的喜欢,而是特别喜欢。因为她总在我孤独惆怅的夜晚执着地升起在空灵邈远的世界里,他给我的感觉就像清香四溢的咖啡,沉淀出记忆的颜色和味道,又像一颗清纯的眼泪,模糊着视线。在这样的月色如水的夜晚,寂寞也变得悠远。

人生如梦,记忆四季轮回,时光穿梭了多少的日子,岁月又经历了多少的红尘往事,思念依然在记忆中穿梭,每一次回眸都依依不舍,每一份记忆都是泪迹斑斑。想你的每一个日子都是一种考验,念你的每一种心情都是苦涩的。最爱在这样的月夜品着一杯苦咖啡,听着轻音乐,静静的看月色,静静的回忆。

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坚强,因为谁都不愿意去扯开自己那伪装的快乐,去剥开自己脆弱的寂寞,让自己的眼泪一滴一滴的滴进心里,只有到了自己只剩下坚强的时候,才会懂得自己到底有多坚强。爱情,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美好,它给予我们的快乐和幸福的感觉。面对这场爱情,我只想用心去爱。一个我想拥有的人,我只想一心一意的去拥有。一份属于我的情感,我只想好好的珍藏,一份属于我的悲伤,我只想好好的一个人承受。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爱情交错多少离去轮回,红尘独舞寂寞情,花开花落几许情。相思无语风干情,心无投递笔墨情。茫茫人海与你相遇,一颗心就这样开始了流淌,轻轻的如晚风,涓涓的如溪流,就那么缓缓的流淌着,其实,早已经习惯了没有梦的日子,其实,早已习惯了没有阳光。岁月如歌,红尘易老。总想着有一天,能够远离尘世的繁喧,去追寻古人风化的脚步,奈何、现实的世界,容不下超脱的理想。于是,我便在这滔滔红尘间,一遍又一遍的,放逐着自己。寻找着爱的足迹,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情。

经过了一些事情,知道了什么叫做刻骨铭心,不是不懂放弃,是忘了给自己回旋的余地。走得太久,忘了那样也会产生距离,不是不想忘记,只是不知怎样收回爱你的心付出太多,忘了那样也会伤害自己你的远离终于把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陪你走过的风景,就像是那被阵风。我们有着苍白的过去,沉闷而又压抑。正是因为留下了太深的印记,才在我们不经意间时时被翻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红尘烟云滚滚,看行云流水,云卷云舒,爱与恨,生与死,在我们眼里,已经淡成一泓静静的清水。飘荡在尘世的心魂,只祈求一份真实浪漫的邂逅,让幸福绽放出生命的光彩。生命如花,岁月如潮;静静的花开花谢,匆匆的潮起潮落。当岁月在我们的指间悄然流走,那些往事和记忆,我们是否还依稀记得?人生如歌,红尘如梦,缘起缘落,花开花谢,潮来潮往,一场爱恋即使烟花般的灿烂,也要注定是要烟消云散。烟云过后,依然是寂寞相伴。红尘里,我依然孤独的寻找着,依然追逐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9
如果喜欢文笔优美、清新的散文,周作人的风格应该会对你的胃口。毕竟是受过古典文学熏陶的作家,生活中的一器一物都可以引发他无限的联想与感慨,文笔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也可以看看,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作家的人品,不过他的散文也是文笔流畅,且比较有历史厚重感,非无病呻吟。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也比较值得一读,文笔清新自然,很质朴的情感流淌其间,读来咸淡适中,不腻不甜。他的《少年游》很是不错,值得一读。
如果楼主是想练练写作,应对考试的话,他们的散文会很启发你的文思,也会让你对人生、历史有更多的感慨。不过毕竟应试作文和平日的散文随笔还是有较大的差别。应试作文,大多情况是话题作文,必须把住一个话题丝毫不能偏离。但是平时的散文虽然也是形散而神不散,但是却不像应试作文那样突出一个话题的重要性。它们对你文笔和文思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不过应试技巧却是另有山水。举例而言,如果楼主拿到一个“生命”的话题。那么,首先可以在草稿纸上写下所有能联想到的与“生命”这个话题有关的材料,然后一个一个筛选。剔除联系不够紧密切题的,去掉少话或无话可说的材料,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并且紧扣话题的材料。
组织材料行文时,必须步步把住这个话题,做好的方法就是首段炫出你的文笔,以“生命”为中心写一段优美的话语,并且引出接下来的议论或抒情。然后后面的大段(不是自然段),每一个议论中心起头时,都以一个明确的判断句来摆出话题,把话题“生命”放置在主语而非宾语的位置上。比如,要讨论轻生的问题,那么写成“生命不能轻言放弃”起头,就比“轻生是对生命的漠视”要扣题,虽然意思一样,但前者讨论的中心就是“生命”,后者主语是“轻生”,讨论的中心就偏离的生命,容易产生偏题之嫌。
这些细节的处理,都是得分,抓分的关键。要作文得高分,光看没用的,还要把握考试评分的游戏规则,游刃有余才行。
第2个回答  2011-08-21
江南月youmeide
你会喜欢的!!!!!!!!!!!!!!!
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选自《都市文萃》2010年第4期,有删改)

淡 竹
苏沧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②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③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一般踌躇满志。
④银杏,不惜褪去了一身浓艳,企图和蓝天的高洁媲美。
⑤兰花,像极薰衣草,所有的花都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
⑥浮萍无根,却有心机,幻想挣脱随波逐流的命运。
⑦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
⑧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⑨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尽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依附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献媚,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⑩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⑾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⑿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
⒀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⒁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⒂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干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⒃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岳飞、辛弃疾……
⒄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⒅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有删改)
第3个回答  2011-08-19
其实林清玄的散文很符合你的要求,附一篇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文/林清玄

有一个中年人,年轻时追求的家庭事业都有了基础,但是却觉得生命空虚,感到彷徨而无奈,而且这种情况日渐严重,到后来不得不去看医生。

医生听完了他的陈述,说:“我开几个处方给你试试!”于是开了四贴药放在药袋里,对他说:“你明天九点钟以前独自到海边去,不要带报纸杂志,不要听广播,到了海边,分别在九点、十二点、三点和五点,依序各服用一贴药,你的病就可以治愈了。”

那位中年人半信半疑,但第二天还是依照医生的嘱咐来到海边,一走近海边,尤其是清晨,看到广大的海,心情为之清朗。

九点正,他打开第一帖药服用,里面没有药,只写了两个字“谛听”。他真的坐下来,谛听风的声音、海浪的声音,甚至听到自己心跳的节拍与大自然的节奏合在一起。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如此安静的坐下来听,因此感到身心都得到了清洗。

到了中午,他打开第二个处方,上面写着“回忆”两字。他开始从谛听外界的声音转回来,回想起自己从童年到少年的无忧快乐,想到青年时期创业的艰困,想到父母的慈爱,兄弟朋友的友谊,生命的力量与热情重新从他的内在燃烧起来。

下午三点,他打开第三贴药,上面写着“检讨你的动机”。他仔细地想起早年创业的时候,是为了服务人群、热诚地工作,等到了事业有成了,则只顾赚钱,失去了经营事业的喜悦,为了自身利益,则失去了对别人的关怀,想到这时,他已深有所悟。

到了黄昏的时候,他打开最后的处方,上面写着“把烦恼写在沙滩上”。他走到离海最近的沙滩,写下“烦恼”两个字,一波海浪产即淹没了他的“烦恼”,洗得沙上一片平坦。

当这个中年人回家的路上,再度恢复了生命的活力,他的空虚与彷徨也就治愈了。

这个故事是有一次深研禅学的郑石岩先生谈起关于高登(Arthur Gordon)亲身体验的故事。我一直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在本质上有许多与禅相近的东西。

“谛听”就是“观照”,是专心的听闻外在的声音,其实,“谛听”就是“观世音”,观世音虽是菩萨的名字,但人人都具有观世音的本质,只要肯谛听,观世音的本质就会被开发出来。

“回忆”就是“静虑”,是禅最原始的意涵,也是返观自心的初步功夫。观世音菩萨有另一个名号叫“观自在”,一个人若不能清楚自己成长的历程,如何能观自在呢?

“检讨你的动机”,动机就是身口意的“意”,在佛教里叫做“初发”,意即“初发的心”。一个人如果能时时把握初心,主掌意念,就能随心所欲不逾矩了。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这是禅者的最重要关键,就是“放下”,我们的烦恼是来自执著,其实执著像是写在沙上的字,海水一冲就流走了,缘起性空才是一切的实相,能看到这一层,放下就没有什么难了。

禅并没有一定的形式与面貌,在用世的许多东西,都具有禅的一些特质,禅自然也不离开生活,如何深入于生活中得到崭新的悟,并有全生命的投入,这是禅的风味。

有一个禅宗的故事这样说,一位禅师与弟子外出,看到狐狸在追兔子。

“依据古代的传说,大部分清醒的兔子可以逃掉狐狸,这一只也可以。”师父说。

“不可能!”弟子回答,“狐狸跑得比兔子快!”

“但兔子将可避开狐狸!”师父仍然坚持已见。

“师父,您为什么如此肯定呢?”

“因为,狐狸是在追它的晚餐,免子是在逃命!”师父说。

可叹息的是,大部分人过日子都像狐狸追兔子,以致到了中年,筋疲力尽就放弃自己的晚餐,纵使有些人追到了晚餐,也会觉得花那么大的代价,才追到一只兔子感到懊丧。修行者的态度应该不是狐狸追兔子,而是兔子逃命,只有投入全副身心,向前奔驰飞跃,否则一个不留神,就会丧于狐口了。

在生命的“点”和“点”间,快如迅雷,没有一点空隙,甚至容不下思考,就有如兔子奔越逃命一样,我每想起这个禅的故事,就想到:兔子假如能逃过狐口,在喘息的时候,一定能见及生命的真意吧!

参考资料:http://www.topit.me/topics

第4个回答  2011-08-22
三千青丝,为谁点墨成痴

梳你的红妆,三千青丝垂落,回忆梦里不老的容颜。你的发是玲珑的柔软,眉梢半遮,袒露了出尘的逸世。
  
  雕龙画栋间,是你驻足的凝望。雨后青山明黯,只是季节的本色,浸染了心音无悔。
  
  凝首回望柔情,梦回指冷,前尘往事已做云烟消散。一世相遇,三生等待,涤尽了你一生的心尘。弹指间,千帆已尽。一刹那,转身已百年。
  
  一盏清茶如玉,清滑润泽,纯净的不沾半点烟火。素手如酥,端饮,茶在唇齿间滋生一朵粉红的娇艳,盛开千般思念。一怀柔意泻出,纤细流动的往事于眉眼间,浅盈迷离。
  
  轻啜香茗一口,茶香袅袅,余韵在喉。敲击的心跳,垒砌出前世未完的期盼,拂开那穷落了些许微尘的旧时幽梦。青笺漫翻,月光下,映出了今生期待的模样。
  
  莲花池边,十指入浸,打捞起,前世存放在此的那份潮湿的缘份。岁月轮回,春谢秋去,明月下,孤灯前,一朵青莲,在水中独自沉吟无语。
  
  你揽水为镜,望水中之人。他青衫单薄,面容憔悴,双眸中抹不去那前世的哀怨。曾经,他总爱轻绕你身后,于你耳畔撩起一缕垂落青丝,轻挽低吟,一起携手白头。你为他绾起三千青丝,万千柔情化作成一缕缕碧水,为他点墨成痴。
  
  那时,他携淡漠而来,浅笑轻若水,黛眉清颜,一眼望穿你那严遮密藏欲语还休的女儿心事。你眉目含烟,不作任性,嘴角柔软的笑意,与他澄澈如初的目光一起绵长。
  
  无论天涯处,有他的日子,总会温暖融化几世寒霜。疲惫的心,也会浸满厚实的眷恋。在初雪的剪恻里,心意暖暖。在草长莺飞的深处,续补前世的惆怅。春花秋月未曾尽,他竟已翩然离去。细梳过往,曾经的柔情蜜意,终究破碎,流满了一地的情伤。佛语有言,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明知放不下,何苦为难自己,独自强咽苦涩?
  
  前尘饮尽噬骨之痛,你终究未能做到隐世红尘而去。你不是菩提树下那方青石,无欲无求。多情如你,一个誓言,就令你情深意笃,纵九幽寒潭,也要千载长依。情之所系,如你所言,不得生,不得死。
  
  夜色中还有那陈旧的流年划过的痕迹。悠扬的古韵响起,落一地细碎的乐符。清影娉娉飘过,依稀可见灵动的双髻插满了相思菊。重燃一炷香,一声轻叹,如烟往事躲进了你记忆里的轩窗。
  
  月色中,束缚轻解,你墨一般的青丝在寒气中飘散,凌空飞舞的还有淌着水迹的花瓣。曾经为他只想做素手端汤,侍花赠绢的贤淑女。孰知他依旧薄幸,辜负誓愿,风佳尘香也成空。天下男子皆为一丘之貉,罢罢罢,一枕春华去,情道无路,不如拂衣归去,片叶不沾身。三千青丝,不如为己点墨成痴,这样才甚好。

参考资料:http://www.qyej520.com/html/3395.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