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错误,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为什么结论一样,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甲想杀乙,误把走过来的丙当成了乙,将乙杀死。属于对象错误,根据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为什么结论一样,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法定符合说,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没异议;麻烦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根据具体符合说也成立故意杀人既遂,谢谢)

在对象错误上,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的结论一般是一致的。法定符合说是就犯罪构成要件上而言,属于抽象性层面的一致。

具体符合说则认为对象的具体不一致但都是人,是具体的人,而不用区别姓名、体貌来认识,也没有以此区别的不同犯罪罪名,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在杀一个具体的人,就具备主观认识上的故意。

扩展资料:

杀人未遂分类:

1、对象不能犯:比如谋杀未成叫故意杀人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2、手段不能犯:包括使用的工具不能达到致死的效果,属于故意杀人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3、客观不能犯:就是客观方面让人达不到致死的效果,属于故意杀人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4、主观认识错误:因自己的判断出现了错误,也属于故意杀人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5、能犯的未遂,有实际可能达到既遂的未遂,有既遂的可能,但因为意志以外原因没有既遂,是能犯的未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杀人未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5
现在的具体符合说认为,虽然认识和实际的对象之间并不具体的一致,但是二者因法益相同而作为具体的一致。法定符合说认的,认识和实际的对象因同属一个构成要件的类型化对象而属当然的一致。可以看岀,对象错误,按法定符合说当然属于同一,从而不对定罪量刑产生影响;(侧重于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分析角度)。而按具体符合说,只是视作同一或属法益的同一,而不构成定罪量刑的影响(侧重于故意认识因素的分析角度)。
第2个回答  2018-10-11
假设你想杀A却杀了b,当你打b的时候根据具体符合说你对b也是怀揣着想打这个人的想法的,所以也构成故意犯罪。
第3个回答  2020-02-21
我认为是考虑到了公平的因素
如果对象错误,张三想杀李四而杀王五。
严格按照具体符合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一样的价值,那么成立过失杀人,此时量刑太低,难以达到张三的主观恶性,法律不应创造不公平。
第4个回答  2020-04-1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