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问题

小妹不才 看了几天三国 有下面几个问题想问下大家 感谢
1三国志记载 袁术命孙坚攻打荆洲刘表 后来追杀黄祖的时候中了埋伏 死掉了
但是最近播的新三国里面却说 孙坚拿到玉玺之后返回江东 走到荆洲时 刘表接到袁绍的命令要刘表伏击孙坚 而且袁术还是告密者 刘表选择了假装战败的方法让孙坚走了 却又在船走到一半的时候趁孙坚大意 伏击了他 结果杀死了孙坚
这两种结果差别太大了 高希希干吗非得搞成这样
而且 从新版三国中看的话 孙坚拿到玉玺之后从三津渡返回江东从而被接到袁绍命令的刘表伏击的话 似乎更顺理成章一点
因为我感觉袁术很菜 没有什么势力 而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 请问下 当时群雄割据 孙坚完全可以不鸟袁术 为何孙坚要听袁术的话去攻打荆洲

2另外 为何袁绍可以一呼应就各地诸侯纷纷加入他 袁绍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慑力 为什么各地诸侯都这么信的过他 在真三国无双里面 袁绍就是一个不自量力 自称黄族的人 手下也就阎良 文丑 两个将军 而且最后还被二哥两刀劈死了 这样的人 何德何能带领大家 大家都那么听他话直接加入他了

3 曹操当时为什么可以站在皇宫上朝议事 曹操的背景是怎么来的 他在三国之前到底是干吗的 为什么刘备皇室血统都只能落的个买草鞋的 而曹操却可以在皇宫里面 他到底是在董卓率西凉军入关之前就在皇宫了还是等董卓火了之后拍马屁拍上去的 如果是在董卓之前就在皇宫的话 他是怎么进去的 还有董卓为什么要率西凉军入关呢

4 黄巾起义是什么时候的 为什么在三国中没有演到 我很关注张角到底是怎么发展壮大的 而且张梁 张宝 张曼成他们都是带黄金军怎么打的 因为三国无双里面一开始都是各路诸侯一起讨伐黄巾军的 貌似黄巾起义应该在讨伐董卓之前吧

问题一,刘表,袁术,孙坚的关系很复杂,基本的情况是袁术罩着孙坚的,因为袁术和刘表因为在地界上问题,关系很紧张,而早年,孙坚做长沙太守的时候袭杀了荆州刺史王叡,故刘表和孙坚关系不和,所以基本上的关系是袁术和孙坚一伙的,只是实力上袁术远远强于孙坚,军事上袁术一直接济着孙坚,虽然袁术这个人人品不怎么样,但是跟孙坚的关系还是可以的。袁术是老牌军阀,雄踞淮南。孙坚的实力跟袁术差远了,要知道,各路诸侯都想借反董卓来壮大自己的实力,那么强者首先考虑的时候保存实力,弱者考虑的是通过武力建立功勋来提升自己的威望,这也是曹操孙坚等舍命相拼的原因。孙坚是刘表手下大将黄祖杀死的,这跟高导高半仙演绎的差别巨大,后来孙策为了报仇,狂攻刘表,也杀了黄祖。所以刘表跟孙氏的关系相当差,后来赤壁之战的时候,刘表死了,鲁肃去荆州吊丧其实是很危险的,足可见鲁肃也是个雄才......
问题二,袁术袁绍是士族,类似今天富二代,家里四世三公,(三公是司徒司空太尉,文职中最大的官),威望高,袁绍当反董联盟的首领的时候,只是小小的渤海太守,相对于今天一个地级市的市长,所领导的是州牧刺史等,就是今天的省长,省武装部部长,明显是越权,那就显示出袁绍是有背景的,汉朝很特别,是个注重士族的时代,因为汉朝的维持必须依靠士族稳固,可以说地方上士族的势力绝对可以影响汉朝的统治。我们一般讲中国历史,一般的顺序就是汉朝以后就是隋唐,严格上不提晋代,就是因为从汉朝到隋唐是一个过渡时期,过渡的就是士族地主阶级时期。另外提一点,袁绍和袁术是兄弟,亲兄弟,同父异母,袁绍比袁术大,但袁绍庶子,妾生的,袁术是正妻生的,这样袁术是一直看不起袁绍的,两个人的关系相当差,高半仙拍出来的两个人还开心地和着小酒,的确实很离谱。早在董卓之乱的时候,袁绍只是渤海太守,而袁术确是大汉的后将军了,虽然袁术人品差,能力一般,不合否认的是在汉桓帝的时候,他是当时中国比较强大的军阀之一。
问题三曹操是个苦孩子,曹操跟袁绍张邈他们是发小,从小一起玩大的,但是没有袁绍幸福,曹操的第一桶金应该在兖州,兖州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火并的时候,刘杀了桥,赶上黄巾起义,曹操占了大便宜,去兖州救火,黄巾贼又杀了刘岱,曹操乘机就占了兖州,后来又得了三国时期最大的人才库——颍川,曹操的五大谋臣有3个半都是颍川的。至于董卓进京,讲讲大体的情况吧,支持刘汉王朝的三股力量:外戚,宦官,士族。外戚就是皇族的娘家人,代表人物是何进,宦官就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至于士族,在问题二里提过了,主要实力在地方上,这样在皇宫里基本就是外戚和宦官争权,外戚势力的大将军何进准备对宦官下手,但是消息走漏,宦官先动手,杀了何进等,把皇宫搞得一团糟,这样,何太后就出面请西北军阀董卓进京出面调解,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问题四黄巾起义大概在公元183,其实黄巾起义名义上首领是张角,其实是很松散的,黄巾起义还有个很大的特点是,拖家带口的,甚至还有带着劳动工具,牲口的,跟难民一样,与其说是起义,还不如说是难民避难,没有统一的指挥领导者,战斗力很差,这样说来,曹操在青州能击败号称百万的黄巾兵就不奇怪了,然后收编了百万黄巾兵中的三万人,号“青州兵”,据说是曹操的最精锐,一百万浓缩成三万人,看起来是精华(至少高导就是这么演绎的),事实证明,张绣一队骑兵就把青州兵打垮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20
第一个问题,高希希那个完全就是披着三国皮的架空不知道哪个位面的历史,无视就好,三国前期袁术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那时候北方的袁绍、南方的袁术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势力,袁家四世三公积累下来的实力还不是曹操、刘备、孙坚这些后起之秀所能比拟的,至于你的感觉袁术弱,大概是演义影响吧,袁术个人能力虽然差,但耐不住人家家庭好啊
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一样,袁家四世三公,积累下来的人脉、声望不是别人能够比拟的
第三个问题,曹操的老爹曹腾是东汉末年大宦官曹腾的养子,当过太尉,位列三公,有这么强大的家世,曹操弄个官还不容易;至于刘备,这家伙的皇族血统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从他的先祖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到他这时候都三四百年了,再显赫的家世都没落了;董卓率西凉军进入洛阳是因为袁绍的命令,袁绍要外地的大将带兵进入洛阳帮他去除十常侍
第四个问题,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于冀州巨鹿郡(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起义军主力为张角所领导的太平道信徒,起义军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为张角三兄弟所领导的黄巾军主力,波才、彭脱所领导的东方黄巾军和张曼成领导的南方黄巾军,这三部分起义军分别和东汉官军鏖战于河北地区、颍川地区、宛城地区、兖州。由于各种原因,这三部分起义军各自为战,先后失败,起义于汉献帝初平二年   (公元192年)宣告完全失败。由于这次起义的起义军都在头上包上黄色头巾,史称黄巾大起义。至于张角壮大原因,那是因为,东汉末年,因朝廷和地方政令混乱不堪,农民生活困苦。有见于此,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于魏郡(东汉末年在全国104郡县及封国之上设置14州,魏郡属于冀州),用法术、咒语到处为人医病,许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后,都不药而愈,张角被百姓奉为活神仙,张角又派出八使到外传教。因此,追取的信徒愈来愈多,甚至高达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大州,几乎占了当时全国的四分之三。许多人为了投奔张角,不惜变卖家产,千里迢迢,争先恐后,沿徒挤得水泄不通,据说半途被踩死就有万多人。   张角在民间活动十多年,有三、四十万人加入,张角见信徒渐多,便创建了「黄天泰平」,又称「太平道」管理信徒,自称「大贤良师」,他把势力范围分三十六区,称为「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推一个领袖,全由张角控制,反抗汉室之声日盛,不过信众中不乏豪强、官员、宦官等,所以汉室并未多加理会。
汉末的乱世就是以黄巾起义开头的,想了解历史,还是多找点历史书看看吧,电视剧、游戏什么的都是些瞎编乱造的,不可信
第2个回答  2011-08-21
  还是按时间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先是黄巾起义。张角起初是宣传太平道,用法术、咒语到处为人医病。可能是因为心理作用,许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后,都不药而愈,所以张角的信徒越来越多。发展了十几年后,张角的信徒有数十万,遍及八个州,其中除了普通百姓外还有不少豪族、官吏。这时的张角开始打起推翻汉室的心思,并在积极做准备。但因为有人叛变,张角不得不提前发动起义,因为起义军都头裹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之乱”。这时汉室任免何进为大将军统领全国镇压黄巾军。

  然后就是董卓入关。董卓是因为袁绍的建议被何进召唤入关的。这得先说外戚和宦官。东汉末年,继位的皇帝都很小,小皇帝不能管事,国家大权就落入皇后和皇后家族手里,皇后的家族就是外戚。小皇帝长大后要夺回权力,只有靠身边的宦官。因为是靠宦官夺回大权,所以皇帝对宦官格外信任并加以重用,宦官也就越来越嚣张跋扈。黄巾之乱后,汉灵帝病死,大将军何进想趁机铲除宦官,但是又不自信,于是征求部下建议。曹操认为宦官之所以嚣张,完全是因为皇帝对他们的信任,现在汉灵帝已死,宦官没了皇帝的保护是完全不必放在心上的,随便派个人就能把宦官给搞定了。而袁绍的建议则是让天下诸侯入京共同铲除宦官。何进采取了袁绍的建议,把董卓给召过来了。结果是董卓还没到,宦官们已经知道了何进的计划,于是先下手为强,杀了何进,而袁绍这帮人又把宦官给杀尽了。

  再是讨伐董卓。这有3个要注意的。
  1、首倡义兵的是曹操和张邈。(《三国志·张邈传》“董卓之乱,太守与邈首举义”),但.联军成立“发矫诏”者为东郡太守桥瑁,不是曹操也不是袁绍。
  2、是曹操推选袁绍为盟主的
  3、孙坚是袁术手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割据势力。

  因为“发矫诏”的不是袁绍,所以各地诸侯并不是是因为袁绍的威慑力才联合起来的。而曹操推选袁绍为盟主并且被诸侯们认可,原因有两个:一是袁绍“四世三公”,有背景有身份,像曹操就不行,因为曹操是宦官曹腾的孙子;二是袁绍在反对董卓方面名气大,当初董卓要废了少帝,群臣都不敢说话,只有袁绍站了出来表示反对,而且和董卓剑拔弩张,别看董卓是袁绍叫过来的,袁绍这个人也还是有原则的。总之袁绍是盟主的合适人选。

  袁术很菜确实没错,但是孙坚只是袁术的部将。讨伐董卓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孙坚为先锋,一直打胜仗,这时有人进谗言,说孙坚太厉害了,打倒董卓只是打败一匹狼,但如果让孙坚发展起来那就是养了一只老虎,袁术于是断绝给孙坚部队粮食,结果孙坚部队大乱,被华雄趁乱击败,孙坚连夜赶去见袁术说道理,袁术无话可说,只好斩了进谗言的人表示道歉。从这事可以看出,袁术是很提防孙坚的,而且袁术也完全有能力管住孙坚,因为孙坚的兵源、粮食都得仰仗袁术。后来孙策用玉玺换得袁术的士兵和粮食,打下江东得到根据地,这才脱离了袁术。而孙坚要想脱离袁术单干,那是不可能的。

  最后就是曹操和刘备的身份。曹操是宦官曹腾的孙子,家里有钱有势,再加上曹操这人也确实有能力,所以能很快当上了大官。而刘备,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见汉献帝时有说身世: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家里是一代不如一代,到刘备父亲那一代就是普通百姓了。再说了,少帝是被董卓给废了的,少帝身为皇帝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握,难道刘备的皇室血统比少帝更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8-21
首先我得先说一下三国之前的势力。。三国势力分为皇帝,皇族,世家,官员。。一般来说皇帝身边的宦官并没有什么大权,但是却近水楼台,可以用言语来影响皇帝。(当然皇帝要昏庸才可以)当时的皇帝称张让等人为:阿父阿母。其实这并没有错。因为张让想出卖官这个计谋来换钱。让皇帝的国库满满的。那时候的国家很多都是少征兵,多拿饷银的,这样就造成国库亏空。皇帝怕没兵被人谋位,只能得过且过。其实灵帝还挺倒霉的。
官员,这里的官员没什么可说的。都是从世家里提出来的人,为了自己家族利益可以牺牲一切。
皇族,也称外戚,类似太后聂政,何进掌兵。
世家,不解释,他们称百姓为贱民,可想到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可以读书,但是百姓大部分都不能读书,除非被老师看中,或者收徒什么的才可以读书。学学问。(郭嘉,戏志才,这类人)
那么你的提问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如果孙坚不去打刘表,那么就有另外的人去,孙坚不得不遵守上级的命令。
袁绍的家族: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当初袁绍要董卓进宫杀张让等人可以说是两人都有联手的意思。也可以说朝堂内袁绍和董卓说了算,兵权互相节制。虽然不知道历史为什么让两人翻脸,但是不离利益两个字罢了。袁绍可能逼得董卓太紧,董卓才干脆大家一拍两散,杀他全家。两人成为死仇。袁绍家族的人没有了。但是财力还在,所以才用大量的财力来招各路诸侯一起杀董卓,一来可以掌朝堂,二来又为家族的人报仇。所以说为什么袁绍以呼应就有很多人来助威。可以说是钱的权的问题。
至于后面。董卓无奈才一把火烧了洛阳,抢走财物。让袁绍什么都得不到。袁绍进洛阳后才无奈解散同盟,因为已经没有利益可图了。
曹操出身其实也很郁闷,两次的党锢让他里外不是人,所以只能做些让人引起注意的事情才能出名,他这么做只是想让别人知道他表面上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才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跟随他。
但是他还是被世家看不起,只有苟家的人出一个人来帮他,后来的戏志才和郭嘉都是寒门氏族,这也造成曹操和两人惺惺相惜,寒门和宦官,半斤八两。
黄巾起义可以说残酷的。其实黄巾起义里的人都是活不下去的人才起义的。什么给人符水治病的我觉得并不完全正确。张角并不是傻瓜,他杀了很多地主,但是遇见官的时候还是要收买的,这边杀玩地主拿钱,那边就拿一半以上钱去收买。(这里提示一下,买官的人做官以后是有时间限制的,好像买1年的官多少钱,2年的多少钱,这是张让搞出来的花招)所以为什么张角可以壮大就是这样的道理。至于讨伐黄巾,当时是朝廷派的兵,掌兵的是皇甫嵩、卢植和朱儶。
第4个回答  2011-08-21
第一个问题:袁术四世三公袁家的人,所以在朝廷占人。而孙坚没什么后台只能依靠袁术。
第二个问题:同样袁绍也是袁家的人,在加上他比袁术聪明,从小就喜欢跟那些有本事的人混在一起,自然就有很多人相信他。袁绍手下并不是只有颜良文丑,袁绍手下的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合高览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并不像三国演义所写被关二哥两刀劈死了的。颜良确实是关羽杀的但是文丑不是。还有麴义。袁绍就是靠麴义的先登死士打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只不过后来麴义自恃功劳大而被袁绍杀死。
第三个问题: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宫里的太监。而且父亲曹嵩也花钱买了个太尉,太尉可是三公之一,相当大的一个官。因为当时汉灵帝是把大大小小的官职明码实价的标出来了的多少钱买什么官。曹操早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就已经是西园八校尉之一了。刘备自称是汉室宗亲,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相信。真假我们先不去讨论,就当他真是汉室宗亲。而他祖上因为过期不向朝廷缴税而已经沦为平民。刘备读书都是靠叔父刘元起资助的,刘元起家也没什么钱但是他看出刘备以后会有一番作为所以资助他。董卓率西凉军入关是何进为了诛除宦官,而何进的妹妹何太后是靠宦官进的宫而不同意诛除宦官,何进为了逼何太后而召外将带兵入京。这正中董卓的心意。
第四个问题:黄巾起义是在公元184年。董卓是在公元189年带兵入京的。张角的太平道教跟张鲁的爷爷张凌的五斗米教都是早期的道教。而张角在他的太平道教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准备让全国的教徒一起起兵,结果被人告密而被迫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起兵。他们的口号就是长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甲子就是公元184年就是甲子年。起兵开始的确震惊朝野上下,灵帝加何进为大将军派黄埔嵩卢植等人带兵对抗黄巾军。结果黄巾军只是一帮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以失败告终。但是黄巾军的影响却延续了好几十年。也让腐败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
新三国在网上还有人说比老三国更接近历史。其实新三国就是拿来忽悠那些不懂的人的。不可信。老三国虽然给人视觉效果不行。但是确实相当的经典。特别是演曹操的鲍国安,关羽的陆树铭,诸葛亮的唐国强。新三国我只看过几集。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武侠片。
我很喜欢三国历史,如果有其他三国问题加我QQ475961710。就算我不会也帮你想办法解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