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

1、本质不同

法治思维本质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

人治思维是将公共事务管理的良善与否寄托于个别贤人,遇贤则良,遇不贤则废,结果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摆脱不了历史“周期律”的控制,不可能有持续的良善之治。

2、方式不同

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

人治思维则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统治者个人的意志或者感情进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随、朝令夕改,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3、依据不同

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它主张凭借个人尤其是掌权者、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性和才智来治国平天下。

4、要求不同

法治思维无论是决策、执行,还是解决矛盾、推动发展、深化改革,都要不断审视行政行为的目的、权限、内容、手段、程序是否合法,自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人治思维则是个人说了算的专断思维,虽然有时也强调集思广益进行治理或作出决定,但主要表现为少数个人的集权专断,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加以限制。

扩展资料:

法治思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认知判断层面,即运用法治概念原则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理解和初步判断层面。人们可以根据法律判断社会上的一些行为或现象是否合法。

第二,逻辑推理的层次,即运用法治原则,规范分析判断问题,综合推理,得出结论和解决问题的层次。法律职业的思维大多处于这一层次。这种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个案的法律解决。

第三,综合决策层面,即在上述法律认知和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衡量,并做出符合法治要求的决策。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法治思维在这一层面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第四,制度层面的建设,即在前三个层面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抽象,从而通过法制建设或改革对更宏观的问题提出长远的解决方案。这是法治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高级领导干部应有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治思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3
中国经过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洗礼,上至高层下至普通百姓,人治观念根深蒂固,想养成法治思维还需要时间,就当前中国而言,一方面强调依法治国,可令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人治凌驾于法治,行政干预司法,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做决定时往往是拍脑袋等等,本是依法治国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以人治国了,我们说现在这个局面油漆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的原因(当前我国法律体系不健全)。至于怎么改变这种局面,还 有很多很多要做。 个人认为应该: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对那些领导干部的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并不断的进行法律法规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完善制度约束机制--使其头脑中时刻保持其法治观念,强化监督惩治机制,对那些违法的实行“零度容忍”政策,“让他们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 总之,法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大众等齐心协力,我们坚信法治,期待法治,更期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能有所作为。
第2个回答  2017-05-23
人治,法治的对立概念。指依靠个人意志的作用来管理政权实行政治统治。是依靠统治者个人的权威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在中国,人治思想源于儒家文化。如孔子认为"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曾提出哲人治国论,主张建立哲学王统治,这也属于人治的一种政治思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