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里说上天为什么说归去

如题所述

1,为什么用“归去”?苏轼的思想是儒释道合一,乘风归去很明显有种羽化登仙的意味,有庄周梦蝶的意味,取消了我们一向认为的物我二元对立。这点你还可以结合陶潜那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样说来就是自己本来就是在月亮上居住的人,结果成了落入凡间的天使。。。(说的有点笑啊)毕竟苏轼受陶影响很深的,可以说他把陶当做自己的偶像来看。中国传统里有种“回归”的主题,在此不多说了。此外,这里可能还会影射到他的一些政治问题。
2.我欲乘风上天,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天”和“寒”还押韵,为什么不说“上天”呢?上天在汉语里,有三种解释:一,天空;二,万物主宰者;三,到天上去。很明显,此处用的是第三种意思,类似的有李白“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上”本来就有种克服艰难险阻取得进步的意思,比如“上进”“上楼”。乘风上天,侧重的就是借助风的力量再加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飞升到天空。很低级地理解一下原诗:诗人只是萌发了到天上去的念头但又马上被“高处不胜寒”所打消,可见此处并没有强调要为了那个美丽的“天”而付出些什么努力,故不用上天,用“归去”更符合语境。一说上天,我就想到诗人大汗淋漓地扑翅膀,归去则让我想到壁画飞天里优美的线条。并且苏轼受李白影响也较大,他要写出带有“上天”字眼的诗句,难免让人想到“难于上青天”。至于说,上天听起来不够风雅,我看倒是次要的。
个人观点,可能有所偏颇,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7
此词作于中秋节,可以想象当时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苏轼是很乐观豁达的文人,深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所以用的是归去。此外,当时苏轼受贬谪在密州做太守,虽然他为人豁达,但任何一个人遭此变故心中多少都有些烦闷难以排遣,远离人间悲欢离合,归去也可以理解了。
第2个回答  2012-02-25
因为,诗人将当时美景看似处在仙界,已不在人间了一般.所以,归去带有“回家”的意思.(有种亲切感吧)当然,也是过度吧
第3个回答  2011-08-17
就是 我欲乘风归去那一句吗?
怎么说呢,古人一般比较麻烦,说话比较风雅,而且喜欢拐弯抹角。
乘风归去明显比上天回去好听是不是?
古人一般用比喻。“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
大概就这样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4-29
更有诗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