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汇报课有感作文500字

如题所述

向来比较喜欢表现战争期间普通人生活的题材,因其还原了作为普通人的个体鲜活的历史细节,总能给我区别与冰冷数字统计的体验,而且在战争的极端情况下,人性的光辉和丑陋总是得以放大和淋漓尽致的表现,由此带来的深思也总是更具挑战性。 但《德语课》的阅读体验一开始却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愉快,或者说是符合我的预期。小说的开篇的设计很吸引人,通过一篇作文,引出并串起了西吉的回忆,并将回忆容纳在表现“尽职的快乐”的框架下,展开对人物的刻画。但随着主人公西吉回忆的推进,我的阅读却进展缓慢,我既没有像阅读到观点鲜明、逻辑严明、振聋发聩、令人拍案叫绝类文章的快感体验,也没有那种在画卷般历史细节里讲述动人故事的引人入胜,而是陷入了西吉貌似杂乱的对故乡的风土或人物略显平淡的铺叙里,并不时地被吉西在收容所的时空切回所抽离,恍恍惚惚间像在水下漫步,沉滞而缓慢。

对“尽职的快乐”,我本身就已有自己的看法,一向反对“愚忠”,认为做对的事比把事做对远为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奔跑,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因此,我无需等待一本厚达400多页的书告诉并给我论证我心中早已有的定论,于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是,细节,对细节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远非如此,特别是在一个极端的情形之下,即使我自己也不能坚信自己能够不盲从或者屈服于权威而做出有违自己内心声音的事情。 但作者并没有刻画人物的这种挣扎,他笔下所有的人,一开始就选择了立场,并一以贯之。有顺从自己的人性(如西吉不管哥哥作为士兵是否合格,对自己的亲人是要亲近和维护的,村民认为画家小时候救了警长,警长就不应该如此对待画家);有对大是大非有坚定看法的画家,他选择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战争、杀戮、侵略和奴役的反对;有以父亲为代表的国家机器成员,对纳粹政权一丝不苟地尽职。至于这些人是怎样走到这一步,一个普通人是怎样沦为暴-政机器的一员,以“尽职”为由,助纣为孽的呢?他是怎样走过心理历程的,他有过挣扎吗?这些我最看重的细节,我都没有找到相应的刻画。而展开在我面前的就已经是一个儿童眼中类似哈哈镜似的荒谬的成人世界。我觉得这些人作为个体是面目模糊的,而作为群体,唯一使我信服的理由,可能就是作者笔下逼仄、压抑、顽固的乡土环境,正是这样的乡土氛围养育了这样一个群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