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信》的翻译

如题所述

一、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二百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一千两银子”。

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一千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

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

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

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二、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三、出处

东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

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了民众对商鞅的信心,终于商鞅公布了变法的法令。这个故事也称商鞅立信。

二、作品赏析

本文所记载的事,发生在周显王十年(公元前359年)。秦国在实施新法令之前,立于南门,取信于民。新法实行后,太子犯法,刑其师傅。这两件事说明了信用是国家的重宝,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定得到民众的信任。

三、作者简介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人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

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宦官景监三见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鞅立木建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0

1、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二百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一千两银子”。

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一千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

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

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

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2、原文:

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3、出自:东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扩展资料:

商鞅徙木立信的原因

秦国在秦穆公时期有一个辉煌期,这个时期的秦国统领西戎几十国,用武力征服了这些西戎部落,为中原文明树立起了一道天然的西部屏障,成为戎狄进入中原的最大阻碍,有了秦国的存在,周以及周的诸侯国能够更加安稳的发展经济、民生。

这也使得秦国与戎狄部落经常接触,民风彪悍。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的秦国民众更加崇尚武力,同时也将这样的情况带到了平时的生活中去,彼此之间有矛盾分歧就习惯用武力解决,当然也就形成了很多的对立局面。

有普通民众之间的,有民众与贵族之间的,也有贵族与贵族之间的,而一旦矛盾产生,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内部矛盾的激化,彼此间的信任减少,对国家的发展非常不利,特别是在有外敌的时候。

商鞅用徙木立信的方法,先解决民众对于贵族统治阶层的不信任问题,为后期的条令条例的发布奠定基础。当然,仅仅是徙木立信还不足以化解民众对于统治阶层的不信任,还需要后来很多的信任叠加,才能顺利实施变法。

秦国在秦穆公之后,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期,士大夫与嬴姓家族之间也有着很多的摩擦与矛盾,在这混乱的局面中,民众对于嬴姓家族失去了信任,同样对士大夫阶层也没有好感。

士大夫之间的相互攻杀,以及士大夫阶层对于嬴姓家族的攻杀等都将民众对于秦国的信任消耗殆尽,这些阶层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没有在意当时整个社会的民生、经济发展,造成贵族能够活得很舒坦,但是民众却依然穷困潦倒。

打仗的时候民众要上,但是到了奖赏的时候就只能贵族优先,民众依然只能过清贫的生活,土地荒废、商业停滞,秦国也就只能越来越穷。

商鞅的徙木立信就从打破这些固有的思维开始,一步一步解放民众的生产力,叠加民众的信任,激发民众的上进心,才将秦国从一个泥潭里面渐渐拉出来,成为后来的强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商鞅变法的命令已经准备好了,还没有宣布,恐怕百姓不信服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南门前放置了一根高三丈的木头,征集可以把木头搬到北门的百姓给他十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很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他又说:“可以搬的人给他五十金。”有一个人上前搬木头,立刻给了他五十金,用来表明他不欺骗百姓。最终他才下了命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