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缴制下注册资金不到位,股东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公司注册资金认缴制下,如果认缴资金未如期到位,股东要承担什么责任?如果公司要注销或者调整注册资金,对于资金未到位股东有哪些规定?
目前知道如果公司有债务问题,股东要在认缴份额内承担责任。

认缴制下注册资金不到位,股东应承担法律责任和规定如下:

一、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明确,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由于在认缴制下,出资期限由股东自行约定,理论上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

二、在公司破产清算时,未缴纳的出资加速到期

1、《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2、《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22条规定,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公司人格否认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1、《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实践中,如果股东实缴的资本与公司经营规模和所需财产极不相称,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导致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就有可能认定股东滥用了法人地位和有限责任规避债务,将经营风险外化给债权人,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将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扩展资料

公司增资需要准备的资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领取,公司加盖公章)。

2.《企业(公司)申请登记委托书》(领取,公司加盖公章),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和被委托人的权限。

3.有限责任公司提交股东会决议,内容应包括:增加/减少注册资本的数额、各股东具体承担的增加/减少注册资本的数额和出资方式,修改章程相关条款;由股东盖章或签字(自然人股东)。

4.公司章程修正案; 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就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土地使用权所有权转移的方式、期限在章程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修正案由股东盖章或签字(自然人股东)。

5.验资报告。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司办理变更注册资本必须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7.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 注:依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公司申请注册资本变更登记适用本规范; 以上各项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一般应提交原件; 提交复印件的,应由公司加盖公章并署明与原件一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公司法》

百度百科-企业破产法

百度百科-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6

1、对公司的责任——补足出资

《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公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股东的虚假出资行为侵害了公司的法人财产权,虚假出资股东应当向公司补交相应的出资及法定利息。因虚假出资行为给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经济损失的,也应当予以赔偿。

2、对其他股东的责任——对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该款适用于公司股东间签订了设立协议的情形,而无论各股东之间因出资产生的纠纷发生在公司设立期间还是公司成功设立之后,只要股东未按照公司章程或设立协议的约定缴纳出资,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其他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均可对违约股东提起违约之诉。

3、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债权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公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虚假出资股东应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4、公司设立时的其他发起人或股东对违法股东的虚假出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在股东虚假出资的情形下,不仅虚假出资股东本身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公司设立时的其他发起人或股东也会面临承担民事责任的风险。

《公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扩展资料:

虚假出资对股东权利的影响

(一)限制股东权利

《公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规定:“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该股东请求认定该限制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此,在股东虚假出资的情形下,公司可对虚假出资股东相关股东权利作出合理限制。

(二)剥夺股东资格

《公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此,尽管虚假出资并不当然使股东丧失股东资格,但若虚假出资股东经公司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缴纳出资的,将会面临被公司股东会剥夺股东资格的法律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9-23
跟以前一样,股东出资未到位,仍然要在未到位的资金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就是到时候公司债务无法清偿,就由未实际出资的股东清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28

第4个回答  2018-03-30

    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明确,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由于在认缴制下,出资期限由股东自行约定,理论上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

2.在公司破产清算时,未缴纳的出资加速到期

《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22条规定,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公司人格否认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实践中,如果股东实缴的资本与公司经营规模和所需财产极不相称,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导致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就有可能认定股东滥用了法人地位和有限责任规避债务,将经营风险外化给债权人,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将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