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小作文600+字,或者提供下可用来写议论文的素材

小作文 试做另一种解读 ——操危虑深的大孤独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chèn)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孟子说:“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那些受疏远的大臣和贱妾所生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之事,深深忧虑着祸患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 提示:结合文本中的蛛丝马迹,以意逆志或知人论世。

毋庸置疑,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而民本思想又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他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从中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认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普天之下,老百姓是最重要的,因此,君主要想维护其长期的统治必须取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孟子的“民本”思想最最终目的是为了“君本”。还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
在当代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尤其是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十七大中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写入了党章。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说,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内涵无外是对孟子的“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完善发扬。
人权是人的权利,是人作为人的权利,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权利,是使人成其为有尊严的人的权利。在过去的“民本思想”的社会,是统治者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维护自己的江山社稷,最终民还是民,君还是君;人民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没有保障,更谈不上其他的权利,一切都是听从上天和君王的安排。在封建社会,民本思想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无法逾越等级制度的鸿沟。而在当代社会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真正体现了民为贵的思想。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人权事业的发展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党代会报告里加以总结: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党章,正式成为党执政兴国的一个重要理念和价值。报告提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人权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从人民当家作主到共产党员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从总理与爱滋病人握手到冰雪灾害亲临一线慰问工人;再到5,12地震时为营救受伤小女孩让路……这一系列亲民、爱民利民的政策和行为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www.zzqklm.com中州期刊联盟,论文资源应有尽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