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

如题所述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辅佐刘备收取东川(汉中)、西川(益州)。
排八阵: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诸葛亮为救刘备在入川路上布设八阵图。
六出七擒:六出祈山,七擒猛获。
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布七星灯阵向北斗续命,自三顾茅庐忠心扶汉,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取西蜀:辅佐刘备占领西川,成就蜀汉霸业。
定南蛮: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造反。
东和北拒:东和吴国孙权,北抗魏国曹操。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借东风,火烧赤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4
1、全对: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解释: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东和:(东和孙权) 北拒:(北拒曹操) 排八阵:(摆设八卦阵)
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取西蜀:(攻取西蜀)
定南蛮:(平定南方叛乱) 用火攻:(指赤壁之战)
3、收二川(东川与西川,为蜀汉基业打下了地盘),排八阵(著名的八阵图啊,夷陵之战,诸葛亮料定刘备必败,就设下石兵八阵,差点把陆逊困死其中,多亏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延带路,才勉强逃出),六出(六出祁山,刘备死后,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每次都是从祁山出兵)七擒(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带兵镇压,为收复南蛮人心,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外带佩服,发誓永不造反),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与司马懿战于五丈原,自知身体不好不久于人世,就设下四是九盏明灯的法阵,向上天再借二十年,可是被不知情的魏延闯入,四是九盏灯被风吹灭,不久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一心只为酬三顾 (三顾茅庐)

摘自百度知道已解决问题(*^__^*) 嘻嘻……
第2个回答  2011-08-14
1、全对: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解释: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东和:(东和孙权) 北拒:(北拒曹操) 排八阵:(摆设八卦阵)
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取西蜀:(攻取西蜀)
定南蛮:(平定南方叛乱) 用火攻:(指赤壁之战)
3、收二川(东川与西川,为蜀汉基业打下了地盘),排八阵(著名的八阵图啊,夷陵之战,诸葛亮料定刘备必败,就设下石兵八阵,差点把陆逊困死其中,多亏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延带路,才勉强逃出),六出(六出祁山,刘备死后,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每次都是从祁山出兵)七擒(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带兵镇压,为收复南蛮人心,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外带佩服,发誓永不造反),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与司马懿战于五丈原,自知身体不好不久于人世,就设下四是九盏明灯的法阵,向上天再借二十年,可是被不知情的魏延闯入,四是九盏灯被风吹灭,不久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一心只为酬三顾 (三顾茅庐)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即荆益二川,为蜀汉基业打下了地盘)
排八阵:(摆设八卦阵)
六出:(六出祁山,刘备死后,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每次都是从祁山出兵)
七擒:(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带兵镇压,为收复南蛮人心,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外带佩服,发誓永不造反)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向北斗七星借寿(结果因为魏延踩灭主灯,失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8-14
收服荆州、益州;排乾坤八阵是为了阻挡陆逊的追击;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