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与元曲的区别

如题所述

一、韵书不同

1、宋词采用【词林正韵】。

2、而元曲采用【中原音韵】。

二、语言体系不同

1、宋词属中古音语系,二元四声三韵。即平声韵,仄声韵和入声韵。

2、元曲属近古音语系,分为平声,上声和去声。入声被摊派(北曲)。

三、韵部搭配

1、宋词是允许不同韵部集中在同一首词中。如【虞美人】。

2、元曲是不允许的。

四、同韵部平仄混押

1、宋词只有极少数词,如【西江月】。

2、元曲是普遍情况。皆一韵到底,不许变韵部。

五、韵位疏密

1、宋词是有疏有密。

2、元曲大多是密韵化。

六、活韵

1、宋词基本上无活韵。

2、元曲的活韵较多。如平,上变化,平,上,去变化。

七、布韵

1、宋词不可以,只能按词谱规定。

2、元曲小令可以根据个人的配韵水平,对句中的活韵作不同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4
一、曲字数上更自由。比如说一个词牌限定字数很少能再变化,即便有变化也会在词牌上反映出来,比如添声,偷声,摊破,添字,减字。而元曲因为有衬字要自由许多。比如“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凭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这曲本应14字,但现在增秤字后达到50多字。

二、曲音调上更自由。
词有严格的平仄,而曲在衬字上是自由的不讲平仄。

三、韵不同。
词讲究雅致,可以隔行押韵,也可以换韵。按照词牌的要求来。而曲要求一韵到底。

四、容量不同。
诗词曲的发展容量是越来越大的。词发展到早期就开始从小令转向长调,曲的容量就更大一些。

五、风格差异
词贵雅,曲贵俗。元朝是一个文化倒退的朝代...,社会矛盾尖锐,百姓无心理睬所谓艺术,这与宋初“凡有饮水处,即能歌柳词”的氛围是不一样的。元曲更写实,更口语,有大量的俚语加入。贴近百姓生活追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28
一、曲字数上更自由。比如说一个词牌限定字数很少能再变化,即便有变化也会在词牌上反映出来,比如添声,偷声,摊破,添字,减字。而元曲因为有衬字要自由许多。比如“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凭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这曲本应14字,但现在增秤字后达到50多字。

二、曲音调上更自由。
词有严格的平仄,而曲在衬字上是自由的不讲平仄。

三、韵不同。
词讲究雅致,可以隔行押韵,也可以换韵。按照词牌的要求来。而曲要求一韵到底。

四、容量不同。
诗词曲的发展容量是越来越大的。词发展到早期就开始从小令转向长调,曲的容量就更大一些。

五、风格差异
词贵雅,曲贵俗。元朝是一个文化倒退的朝代...,社会矛盾尖锐,百姓无心理睬所谓艺术,这与宋初“凡有饮水处,即能歌柳词”的氛围是不一样的。元曲更写实,更口语,有大量的俚语加入。贴近百姓生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2-28
1.从形式上来比较,元曲的格律定式更为严密,宋词比写得较放宽。
2.他们所在年代的不同,宋词是宋代,元曲是元代。
3.宋词有词牌,元曲却没有。
4.宋词唱起来主题集中,相对独立,一唱到底,抒情性较强,元曲唱起来有情节,叙事性较 强
宋词比较讲究文学水平,例如押韵之类的,没有文学基础的一般人较难理解。但元曲较为普遍,甚至是编故事,容易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宋词千古流传,上了课本,而元曲只会在一些音乐术上出现,配乐。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第4个回答  2015-09-08
1.从形式上来比较,元曲的格律定式更为严密,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而词有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2.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3.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