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南乡子”有什么含义?是怎么得来的?

宋词都有一些词排名,它们都有何含义?

  南乡子释义    按敦煌卷子内的舞谱,此调原当为舞曲。陈元龙注《片玉集》云“晋国高士全隐于南乡,因以为氏也(号南子)。”此当为调名所本。《白香词谱》载:“南乡即南国,唐人称南中。” 唐代乐工将“南乡子”作为教坊曲名,用作词调。近人况周颐《餐樱庑词话》引宋周密云:“李珣、欧阳炯辈俱蜀人,各制“南乡子”数首,以志风土,格式与“竹枝”体一样。” 况周颐是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名周仪,字夔笙,号惠风词隐。出身于名宦书香之家,光绪五年举人,官内阁中书等。他与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合称晚清四大词人,亦称“清季四大家”。其《蕙风词话》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双璧”之誉,又与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合称“晚清三大词话”,由此足见况周颐在词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按《花间集》载此调,计欧阳炯八首、李珣十首,所咏皆南方风物,况周颐所说是不错的。   “南乡子”本有二十七字体与二十八字体,至冯延巳叠作双调,成五十六字体。《词统》谓此调“前后四字起,名《减字南乡子》”,然减字之名,别无所见,故《词律》斥为“无据”。(《词律校勘记·南乡子》:“欧阳炯“岸远沙平”一首二十七字、又“路入南中”一首二十八字、又陆游“归梦倚吴桥”一首五十六字、万氏注云、《词统》谓前后四字起者、名“减字南乡子”,无据、如指欧词、则彼先此后不可云减字也、按南唐时人冯正中有“细雨湿流光”一首、亦五十六字、在欧词之前、卓珂月《词统》所谓减字者、从冯词减字、非谓陆词也、万氏注误。”)《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先入中吕宫(夹钟宫),周邦彦入商调(夷则商),张孝祥入双调(夹钟商)。《词律》卷一以欧阳炯所作为正体。《词谱》卷一以欧阳炯所作(画舸停桡)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两平韵转换三仄韵。《词谱》共列别体八种,其中单调有二十八字体、三十字体,双调有五十四字体、五十六字体、五十八字体。陈秋帆《阳春集笺》指出:《词谱》将冯延巳所作二首,一作五十六字体,一仅录上片作单调,参《历代诗馀》、《花草粹编》等,见《词谱》之误。“南乡子”作为唐教坊曲名,又名《莫思乡》、《仙乡子》、《好离乡》、《蕉叶怨》。

  来源
  《金奁集》入“黄钟宫”。二十七字,两平韵,三仄韵。五代人词略有增减字数者,兹举两式。南唐改作平韵体,《张子野词》入“中吕宫”,重填一片,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宋以后多遵用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2
南乡子为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唐教坊曲,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南乡子,词牌名。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第2个回答  2011-08-12
想说 以上的百科所得皆是王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