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能帮忙解释一下水浒传的开篇词

如题所述

  【东平湖读月楼】楼主丁永林先生是山东梁山人。多年潜心研究水浒、推广水浒文化,卓有建树。先后有多部著作问世。前几天他给我留言说:

  问好!水浒有个开篇词,从“形制”上看像“词”,但手头资料没有查到它属于哪个词牌,成了我的一个心病。如是“词”,想请您给解说一下。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绕绕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既蒙先生下问,我那敢不下力?就着手头的资料查阅一番后,给丁先生回复说:

  看到先生此条,抽时间查了一下《唐宋词格律》,又翻检了一遍《词综》,都没有搞清这首词属于哪个词牌。我想:它会不会是首“自度曲”呢?也就是说,作者没有按旧有的词牌,而是自己新创了一种曲调?先生深研水浒,圈内又多是高人,我这只是自己瞎想罢了。顺祝安好。

  事情到这里,应该是告一段落了。没想到,我反复地看了几遍这首词,总觉着它所表明的主题思想好象是有似曾相识之感。在那里看过呢?说不清。于是,产生了把自己所存古典小说的开篇词整理成册的想法。

  这一整理不打紧,发现了一个问题。

  《水浒传》实际上是由一词、一诗开篇的。词,就是上边提到的那一首。诗是这样的: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

  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水浒的作者在这之后紧接着写道:【话说这八句诗,乃是故神宗天子朝中一个名儒,姓邵,讳尧夫,道号康节先生所作。】这里,我们无需去清查这邵尧夫是何许人,只是说水浒的作者把这首诗的出处标注的一清二楚,不掠人之美,是十分值得敬仰的。

  可是,这首诗在石玉昆那里,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清】石玉昆的《三侠五义》也是用这首诗做开篇词的。石氏是由邵尧夫那里直接借用的,还是在水浒这里借取的?他都并没有做任何说明!

  使用别人的诗或词作小说开篇词而不作任何标注的,还有。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也就是前几年传唱大江南北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那首歌词,本来是明朝大文学家杨慎的一首【临江仙】,并不是罗贯中的作品。可罗贯中在引用的时候,也没有注明出处!

  【明】朱鼎臣所著的《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开篇词是:

  右言古调: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这首开篇词,被吴承恩原封不动地拿来,做了《西游记》的开篇词!同样,也没有注明出处!

  又如。【清】陈汝蘅修订的《说唐》的开篇词是:

  繁华消长似浮云,不朽还需建大勋;

  壮略欲扶天日坠,雄心岂入驽骀群;

  时危俊杰姑埋迹,运起英雄早致君;

  怪是史书收不尽,故将彩笔补奇文。

  而【清】竹溪山人的《粉妆楼》,仅把它改了几个字,就做了自己的开篇词:

  光阴递嬗似轻云,不朽还需建大勋。

  壮略欲扶天日坠,雄心岂入驽骀群。

  却缘否运姑埋迹,会遇昌期早致君

  为是史书收不尽,故将彩笔谱奇文。

  简单地翻阅才两天,就发现了如上几例反复借用他人的诗句而不作任何标注说明的情况。再深入下去,可能还会发现更多。

  我这里不是翻古人的帐。上述情况都发生在《话本》与《拟话本》小说当中,当然与当时的说话人乱用有关。但经过了各位文人的编纂,他们是有文化、有知识的阶层,为什么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呢?为什么不能像水浒传的作者在借用他人的作品时进行说明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希望看到有识之士的讲解)看来,“著作权”在我们的一些先人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当回事!以至于影响到如今,抄袭、剽窃等等事件不断的发生,也就有源可追了。说到此,联想到我去年因无意中发现某某网站把我的东西不作任何标注就挂在他们那里,还大言不惭的注上版权所有,引起我自己好几天不快,真真儿的是属于生闲气,实在是没有必要的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