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国格局变化 蜀国最终被哪个国家所灭

如题所述

蜀国最后被魏国所灭。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黄皓,但因刘禅十分宠信黄皓而无能为力。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姜维得到钟会治兵关中的消息,上表刘禅调遣张翼、廖化驻守险要,但黄皓听信鬼神之说,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蜀汉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军五路伐蜀,攻入汉中,刘禅才派张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为时已晚。姜维将钟会大军阻挡在剑阁,却没想到邓艾从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杀败诸葛瞻,刘禅一方面掉阎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议。谯周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

而姜维接到刘禅的敕令后,试图借钟会之手复国,但是计划泄漏,姜维、邓艾、钟会全部被杀,自此,蜀汉彻底灭亡。

三国之中,蜀国先天不足。

蜀国全胜时期拥有户口不过三十多万户(未失荆州时),人口约一百万,为三国中最少。至263年蜀亡时,有二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常备军十万。

吴国有扬、荆、交三州。有户五十二万余,人口二百三十万,吏三万余,兵二十三万。

魏国力量最强,在籍户口有66万户、443万人(大于吴国和蜀国之和)。 置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并且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朝鲜半岛的一半地区也并入了曹魏版图。北部幽州的地境达于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依秦岭、淮河分别与汉、吴相接。军队总数40-50万。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1、三国时期各国均是“先军政治”,目前世界上军人比例最高的是朝鲜,军人总数大约110万,相对于全国2400多万人口,军人占据人口总比例为4%;但是三国时期各国的军人总数占全国人口数都是10%,且当时生产技术和生产率远远不能与现在相比。

2、东汉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在永寿三年(157年),全国有户10677960,口56476856 ,现代学者考虑到当时被豪强地主霸占或荫庇的大批徒附、宗族、宾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迁居汉地的匈奴、羌族、氐族及百越等民族大多未纳入户口统计 ,故认为东汉人口峰值达6500万。但是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末期时的总数是户146.6万,人口767.3万(不包括官吏和军队)相对于东汉高峰期的6500万,人口只有原来的10%,东汉末年的饥荒、战乱导致人口锐减90%,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黑暗时期。所以,蜀国吴国的先后灭亡、晋国的统一,对于普通百姓,对于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都是巨大的幸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06
蜀国被魏国所灭。
蜀汉(221—263年),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蜀后主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二年。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理由衰转盛,并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窃取了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所灭。
第2个回答  2015-01-14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此时魏国还没被司马氏推翻)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所以蜀国是被魏所灭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1-14
魏国先灭吴国在灭蜀国,后魏国又让西晋取代
第4个回答  2015-01-14
蜀国被魏国在263年所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