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刘胜兰感动事迹不少于600字

如题所述

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让我们接受震撼心灵的教育和洗礼。
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胜兰……
观看这些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感人画面,几度让同学们眼泪湿润,打动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并表示向典范人物学习,作为自己以后的行动指南,最后学生党支部委员胡斌就本次活动给予了总结,并告知大家我支部举办活动的意义,感动中国不仅仅是霎那间的震撼,应该用心体会,从微弱之光中学习人间大爱,从内心洗涤灵魂,让这种民族正能量在党中脉动,传承。
刘盛兰,男,1922年出生,是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一位普通的孤寡老人,属于当地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1996年就开始拾荒助学。18年来,他总计捐资助学10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由于最近腿疼得走不动,不得不暂停拾荒卖钱,但他捐资助学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
2014年2月10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中,刘盛兰光荣入选“感动中国2013 年度人物”。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8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10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后,原本就非常节俭的刘盛兰只能从集市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这一捡就是将近18年。“那些东西其实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丢了的鞋子,我就捡来缝缝再穿。”
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钱这方面,却最大方。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微薄的工资也让他在资助学生时力不从心。“300块钱的工资没办法分给50个人,我只好这个月寄给这个,下个月寄给那个,一个个的轮着给。”然街坊四邻和亲戚们时常给他带点吃的,但老人还是从不舍得多吃一口。唯一的改善,就是每天到村头去买一两个馒头,偶尔喝碗豆浆。
前不久,烟台一家公司的老总了解到刘盛兰的情况后,直接派人给他送了六千块钱,“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条上按了手印,然后就全捐出去了。”
为多点钱捐助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因为不去养老院,他每年可以拿到1800元的生活补贴。“我是一个子儿都不剩了,全捐了,捐了好,捐了帮学生念书。”刘盛兰说他只能供四个孩子上学,“一对黑龙江的姐妹,一对广西的兄弟。”有时候,刘盛兰还会在村里捡些酒瓶子,院子里那棵榆树下成堆的酒瓶子,都是他捡来的,“现在很少有人收了,价钱也便宜了,不过总归能换点钱。”
老人家灶台上的锅,锅里面放着四个碗,一碗是中午吃剩下的面条,一碗咸菜,一碗已蒸过多次的茄子,还有两个隔壁送的油饼。
刘盛兰卧室的墙上,一个深蓝色布袋里,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是他唯一看重的东西。他取下布袋将里面的汇款单和信件都倒在炕上,又另从床头下找出了一些。“我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
仅汇款单就有一百多张,每次汇款金额在200到500元间,最多的一次1000元。与之对应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受捐助者收到汇款后寄来的回信。“我真希望他们收到钱后给我回个信。”刘盛兰希望知道自己汇出去的钱,对方已收到。“但也有不给回信的,我就觉得有点不踏实。”刘盛兰拿起一张报纸,指着一则报道说:“这里面写着一个女孩需要钱才能继续念书,我就汇了300块钱,但至今没给我回信,我真的只想知道,那300块钱到了没有。”刘盛兰之前曾在招远市当地的一家公司里看门,每月能挣三百来块钱。不过随着公司生意的不景气,到后来就一直没给他发工资。“拖了整三年,一万多块钱的工资几乎一分没给。”待刘盛兰准备离开公司时,那家公司老板只给了他三百元钱,之后就再没提工资的事,尽管多次讨要,一直未果。最终,刘盛兰走上了法庭,那一年,他82岁。
“官司赢了我就去要钱,但经理就是赖着不给。”刘盛兰回忆说,之后他几乎每天都到公司去讨要欠款,但公司经理却一直告诉他:“没钱”。
幸运的是,刘盛兰在市长接访日那天遇到了当地法院的一位主任。“那个主任一听我的情况,就赶紧找到法院的执行局。”最终,在法院执行局的多次干涉下,刘盛兰才分两次要回那一万余元的欠款。
不过,钱刚到手不久,便被刘盛兰全“挥霍”了。“全捐出去了,我留着也没用,捐给学生念书救急,怎么不比自己花强?”
在当今时代,这种与人为善的理念格外让人感动。这些年来,经济社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不少人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不复往昔,争抢斗狠、互相算计的多了,互帮互助、和气和睦的却少了。一方面,伴随社会转型加快,竞争压力增加,价值观更为多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被放大;另一方面,利己主义在许多领域蔓延,许多人仅仅强调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出现了种种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甚至损人利己的行为,加重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冷漠无情或是剑拔弩张的氛围之中。有许多像刘盛兰一样慈爱善良的普通人不断涌现,极大地改善了社会风气,但一些负面事件也消磨着公众的温情。无论是小女孩遭车碾轧但却无人伸手相助,还是车辆出事故后众人一拥而上哄抢物品,这类冷漠甚至是落井下石的举动,极大地伤害了世道人心,无形中也加深了人与人的隔阂。
正因为温暖、充满善意,刘盛兰老人的举动才会感动这么多人。可以说,善举引发如此大的共鸣,既是因为崇高的道德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也是因为公众内心对人与人和谐相处怀有强烈的期盼。这正是“友善”价值观的力量所在。在这方面,刘盛兰老人堪称榜样,我们应当从老人的行动中汲取营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培育友善的道德意识,学会宽容、关爱,在传播善意的同时收获温情,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