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雕刻青春的时光》读后感 就算没读后感 知道这本书的也联系一下我吧~ 万分感谢~

如题所述

对于一个从来都没有看过塔可夫斯基任何一部电影的人来讲,看《雕刻时光》有一种痛苦的快感在里面,深奥晦涩的艺术词汇,理解上的鸿沟差距,经常会让人产生放弃继续阅读下去的念头。然而,坚持下去就会发现,你的快感来自于:你可以利用你想象的力量,没有约束的去理解他的理论和作品,然后再自言自语。

对塔可夫斯基最出名的评论无疑是出自同样是大师级人物英格玛.伯格曼的这句:他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捕捉生命一如倒映,一如梦境。我用自己颇为浅薄的思想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他的作品既有对生命本身现实的反映又有对理想完美生活的表达,而无论是倒映还是梦境都是高于生活,有一种超乎意料的而且扣人心弦的美学冲击。

一位俄罗斯科学院物理学会的影迷给他的信中写到:习惯于一般电影的叙事、表演、人物和千篇一律的快乐结局的观众,对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必然感到失望。塔可夫斯基的作品显然是不能进入主流的殿堂的,虽然他一生的两部短片,七部长片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荣耀,例如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多次获得戛纳影展国际影评人奖,评审团特别奖,最佳导演奖。在我以前看到的一本中国人撰写的《光影流转――电影艺术百年》书中也没有提到塔可夫斯基和他的作品。

他的作品被许多观众评价为“太不健康”,“无可饶恕的精英主义”,“极尽下流、污秽、恶心之能事”,“根本无法触及观众”等等。对于这些函件,塔可夫斯基的态度是“很遗憾,无言以对”。我觉得不能理解别人的理论和表达方式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写这样的信件去给一位思考高度,艺术层次都远远高于常人的艺术家的话,那只能说是无知的体现。

他的作品显然只是为能够理解他作品的人而存在的,在这部塔可夫斯基艺术理论的自传里,很重要的一个章节就是“艺术-理想的思慕”。他在书中很系统的阐述了他的理论和观点。他认为:

“艺术的一项不容争议的功能便是知的理念,其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却是震撼和宣泄。”

“艺术最重要的功能便是沟通,因为相互了解是整合人类的一股力量;而且,共享互惠的精神更是艺术活动的主要层面之一。”

“艺术却如同宗教,自觉与虔诚,信仰相当,是一种精神状态,不是思考的方式。”

“艺术并非逻辑思考,也不订出一套行为逻辑,它只表达自己对信仰的主张……在艺术中我们无法说服任何人。”

他的这些理论、观点在电影史上甚至是艺术史上都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12部电影时,电影这门伟大的艺术形式宣告诞生。首部电影《火车进站》让当时那些没有电影画面语言经验的观众大惊失色,吓得离开自己的座位,夺路而逃。至今日,电影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娱乐产业王国,主宰着绝大多数人相同的审美口味,几十亿为同一部电影尖叫,为同一个明星发狂,不断的玩弄技巧和科技的作品让《洛杉矶时报书评》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与技巧。

因为摄影的关系,我看“电影的图像呈现”这部分很是认真。他对色彩的很多观点让我颇有共鸣:图像中色彩的运用显然不是越浓烈越好。他说我们如果在意刻画人生的忠实,就要可以尝试将色彩中性化;如果我们显然色彩成为镜头中最主要的喜剧元素,就可以用它来加强对观众的冲击。这是一个彩色摄影表现力的问题。但是他又提出:虽然世界是彩色的,然而黑白影响却更接近心理和自然的艺术真实,仿佛它所依据的是不同的视听特质。

塔可夫斯基一点都不相信电影需要音乐,然而,他却尚未创造出任何一部没有音乐的电影。他觉得:严格的来说,电影所转化的世界与音乐所转化的世界是平行的、而且相互冲突的。电影中适切组织的共鸣世界,其本质便具音乐性,那才是电影的真实音乐。我的理解是:他所希望最完美的音乐应该是通过图像画面的组合与观众心底里产生互动的声音。任何有这种完美主义倾向的艺术家才能够调制出具有和谐感的伟大作品。

塔可夫斯基电影中具有的如梦似幻的诗意特质又缱绻(情意缠绵的意思)萦回的影像,令人屏息专注。塔可夫斯基鼓励他的摄影师尼克维斯特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坦然接受崭新的想法,并超越自己的局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04
记得年轻时,我就喜欢读诗,也学着写诗。

诗一直都写不好,但也企望刊物发表。每当收到退稿信时,心里当然不好受。可是还要反复阅读编辑那简短的话,其中也不乏鼓励之辞。后来,诗不断地在各种报刊发表,还遇到好心评论家给予悉心的指点,我也就坚持了下来,直到今天还能常常收到读者读我诗后的某些心灵对话。

其实,这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情。

从自己写诗,到读别人的诗,我就有一种切身的感受,诗虽然在写生活、写自己生存的世界对自己的滋养、恩惠,给予的快乐、向往、寻觅乃至颠波、风雨和创痛,但人一旦进入诗的天地、圣殿,对于这一切就会有另外一种感悟解读,甚至会充满感激和梦想、期待。

当团初先生把自己的诗集《雕刻青春时光》送到我的案头,我的第一感觉就照临着青春的绚丽光彩和青春的蓬勃英姿。

当所有的的阳光

再次渗透我的灵魂

伸向天空的手指

成为山野最后的风景

……

有一种思念

来自童年无邪的记忆

——《山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故事是最能刻骨铭心的,童年的脚印是永远刻在自己生命的旅途的。唯有这样,生命的树在成长中,才能“一次一次接受/汹涌而至的潮汐的洗礼。”也只有这样,浪迹天涯的游子才始终“让心灵的远足/沿着孤寂的歌声/从谷雨开始走向远方。”我不知道,诗人在远足的岁月里,曾经是几番风雨,几番离愁,几番收获,几番苍凉。但我敢肯定,生命之歌,青春之旅,绝对不会是处处鲜花鸟语,步步柳暗花明,日日琴瑟相闻。因而我在这薄薄的诗集中却分明听到了诗人在旅途自问:“这偌大的世界,有让我休息一刻的地方吗?”然而“有一种呼唤激荡着成熟的月光,有一种绽放缘于对丰收的向往。”这既是一种召唤,更是一种力量,这召唤当然来自故乡的山水、泥土、石桥、土屋,还有小溪里的星光,这力量来自父母的慈爱,山村伙伴的依恋,如酒如梦的乡情呵!在使诗人在雪雨、酷暑、风霜、飘零的时刻仍然会让心中所有的故事都会万紫千红,燃烧希望和幸福!

当我们弯下腰

顺着幽暗的井筒

穿越岩层

降落到深深的地底

……

带着煤的颜色 眺望远方

我们以太阳的情怀

愿每一个夜晚星光灿烂

——《煤炭工人》

当我翻读这页诗行时,我的灵魂和感情也随着古老而黑暗的地底隧道在大地深处穿行。我也在想像和感受大自然与人类、煤炭与光明的神奇、壮丽和热烈。我更在刻意地去彻悟诗人在钻头和铁镐、煤尘与汗水,甚至面临生命的风险中跋涉的形影和神态。这仅仅是为了生存,不可以有多种选择?仅仅是出于无奈,不能再有放弃?是不是也有另外一种答案?

在历史隧道里的旅行

让我们有了更远更长的生命历程

……

我们站立成一座擎天立地的大山

肩上栖息着小鸟和责任

这就是壮丽的旅行生活,是诗意的生活,是生命的壮歌,更是岁月给诗人铸造的青春火焰。真正的诗,好的诗,美的诗,动人心弦的诗,就在于诗能最真实最朴素最纯粹地展示生活的底色,坦露诗人对生活的生命体验和对大自然的深邃透悟,倾吐诗人对世界、生活的热爱向往、创业艰辛和收获磨难的如血肝胆、如月柔肠。

当下的诗歌,遭遇了不少的误解,扭曲和责难,也遭遇了诗歌的冷漠、疏远和迷茫。这不能怪别人,更不能怨诗歌。责任在诗人自己。所以,我仍然固执地认为,诗中真歌哭,诗人要有激情和血性、要有文采和想像,要有守望和痴迷。如果放弃和无视这一切,诗歌和诗歌读者必然会远离你。

那轮夜空明亮

照着我的童年

照着我的故乡

照着庭院里忙碌的母亲

那是我朝思暮想的方向啊

——《中秋月》

读到这里,我很激动,我不再为这个热爱诗歌,从山里走出来的年轻人担忧,我已经看到了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事业、对爱情,乃至对困苦和成功的思考的深度。这个深度是流动的时光和他青春的自我雕刻的结果,更是他心中那轮永远照耀他前行的故乡明月的深情抚慰。是的,当诗人的青春脚步,迈得越来越沉重的时候,他能回望自己那条走过的路,而又能看到:“行程或长或短/生命或走或停/我的生活/终将被光芒覆盖”的情景时,我知道,诗人和诗都同时在阳光下苏醒了。

这是诗人之幸!

更是诗歌之幸!
谭仲池

2011年6月12日于

湘江之滨淡泊书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