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现代诗歌

如题所述

近百年来对新诗的批评不绝于耳,给新诗带来巨大的压力。作为我们教学来讲,完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现代诗。
对于现代诗的学习,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揣摩意境。
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创造的一幅画面,这幅画面凝聚着作者独特的情思,它是读者获得审美趣味的基石。由意象入意境是把握意境的较好方法。例如胡适在新诗《鸽子》中写道: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它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碧蓝的天空,有鸽群飞舞,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观,作者抓住鸽子飞翔的动态,使诗歌具有极其亮丽的色彩之美,意境恬静优美,读后给人以审美的快感。
二、把握情感。
诗是抒情的艺术,情绪和情感是诗的基础。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更能充分地显示诗人的品格和情怀。长久以来,人们常用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内涵——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质,宽宏的怀抱,自然的意趣,情致婉约,风骨挺拔,以及操守、格调、丰神等人格魅力来抒情志,明教化,寄情思,逞才能,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读诗时,把握了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把握了诗的灵魂与命脉。例如《理想》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在这首诗里作者指出了理想的特征、内涵,以及对人生、历史、社会的重大意义,号召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挥鞭起程,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实现,党和人民殷切期望我们志存高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这正是作者在这首诗中所抒发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所热切期望的。读后,每一个读者都会被感染得激情亢奋,热情高涨。
三、赏析技法。
诗歌的表现形式及表现技法是经过多年的摩挲砥砺,在实践中已经使大家觉得是最方便、最熟练、最能得心应手的,可以拈来随手随心应用。淘沙拣金,去粗存精,诗歌大家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们的横溢才华。这些精美的诗篇既体现在诗篇的形式上,包括它的语言,它的音韵、节奏和旋律;更重要的是诗篇表现出的完美的表达形式,恰当贴切的表现技法,无不是人们学习的典范。诗歌创作中常常使用的表现技法有联想想象,用典铺垫,渲染烘托,暗示省略,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中大量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象征、排比、拟人、夸张等。例如著名诗人邵燕祥在《致空气》这首诗里,就运用了大胆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手法,用象征手法,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抓住其特点:“无所不在”“踪迹难寻”等,在对空气这一时刻难离的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寓了诗人对友谊、对真情的赞颂。自觉地理解吸收借鉴优秀诗歌中的写作技法,一方面可提高鉴赏水平,另一方面对写作也大有裨益。
四、品味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中的语言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果。“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等都说明了这个道理。诗歌的语言是富含哲理的、含蓄隽永的、凝练深沉的、生动流畅的、形象传神的、充满情感的,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都给诗歌的审美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诗歌的学习中应当注意语言的品味。例如著名诗人顾城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全诗只有两句话,虽短小却警醒世人,表明作者及整个时代人们的心声:渴望光明,自由与个人价值的实现。语言含蓄隽永,深刻蕴藉。冰心在《春水·三三》中写道: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哲理小诗,告诉我们要把眼界放宽、切莫孤芳自赏。孤芳自赏的含义是: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很显然,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墙角花朵的形态,可以唤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力。语言使用准确恰当,贴切生动。理解了诗歌中的语言运用之妙,不仅知道诗歌写了哪些内容,而且懂得了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就能够从更高层面上去把握和鉴赏诗歌。 
  
所以评价新诗需要一个参照系。如果把新诗孤立起来,单纯地不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地评价新诗,不可能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任何评价都是相对的,和周围有联系的。新诗不可能绝对的好,也不可能绝对的坏,它的好坏总是相比较而存在。同样的道理,评价古诗也同样,要么不评价,要么就需要一个参照系。就是牛顿,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也要假设一个“第一推动”,因为事物无缘无故的加速运动是不可能的。我们也同样无法理解,一个人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只有深入了解新诗的古诗背景,才能更好地为新诗定位。这是我研究新诗的基本态度。忽略古诗的存在,不但不可能,而且是荒谬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3
  高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而诗歌鉴赏又是高考语文评价能力综合考试的主要题型,所以对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解题技巧方面的训练也就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了。通过这几年的高三语文现代诗歌鉴赏的教学实践,我摸索了以下几个解题技巧。  1.领会意境,综合分析,整体阅读防片面。  现代诗歌鉴赏中,有些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答题时,应整体阅读、把握原诗、看清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分析,领会意境,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例如: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醉 汉  (台湾 非 马)  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  (1997年2月5日).  A.前五句诗,淋漓尽致地描写了醉汉酒后神情恍惚、走路左摇右摆的神态。  B.“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形象地说明醉汉酒后已被酒精麻醉20年,难以自拔。  C.诗的最后三句回答了人们的疑问,醉汉之“愁”的原因在于思念“母亲”,却又长时间的骨肉分离。  D.诗中“短短的巷子”喻指台湾海峡,“母亲”则指祖国,“醉汉”喻指远离祖国的游子。全诗篇幅短小,内丰涵富,表达了痛心分裂、渴望统一的感情。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表层意义是写醉汉的蹒跚步态,实际上是以脚步与时间的对映,形象说明回归路途之遥远与回返之艰难,这种象征蕴含的咫尺天涯的悲剧意识,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生的悲剧。所以B是不恰当的一项。  2.把握意象,咀嚼重点,深刻体味辨真伪。  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与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该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意象特点,咀嚼重点,感受情感内容,辨出真伪来。  例如: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若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  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  无比温柔的黎明,  一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型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影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又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我爱这土地》一诗是艾青在抗战时期的名作,四个选项分别着眼于诗歌所抒发情感。形象所蕴涵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等项,其中C、D项,一说“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一说“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构成明显的矛盾项,必有一误。答题时便可从此人手,细作分辨。读诗可知,“我”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形象特点是“爱这土地”,诗题已很明确。至于诗中写到“鸟”,是对“我”的拟物,以丰富“我”的形象,“鸟”不是全诗的形象。再说,这最后两句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根据这一形象特点,我们就不难判断D项不恰当了。  3.分析技巧,品味表达,以小见大看本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是运用象征或其它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的技巧,抓住这些技巧和关键性的诗句,根据诗歌内容,加以比较,准确理解,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以小见大,把握全诗的主旨或诗歌的关键词语的含义,从而解答关于主旨、诗句这一类考题。例如:  对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肚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采望望前面。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了中国人民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沉重的苦难。  本诗以马为描绘对象,作者决不会是说现实中的马如何如何。作者自然是在以马喻人。本题A、B两项都是误在不懂得这种技法。C项能联系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展开想象和联想,以马喻人,但对诗的主旨理解错了。“它横直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有泪只往肚里咽”这些关键语句的形象是在“忍受”而非“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可见答案应为D。]
第2个回答  2013-10-22
第一,背景的理解。如果你不理解背景你就不知道作者在写什么,到底为什么写这首诗。第二,诗本身的理解,要逐字逐句地读,读通读透,如果这两点最基本的都做不到,那么下面就不能进行。第三,诗都是由一个个意象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就是要你找出诗人列举的意象物,然后看这些意象物各自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把它们连接起来,看看总体上表达什么意思第四,读诗其实根本就不是在读诗,是要你用自己的感觉去体会去把握的,所以不要参考什么别人的评注,这是最下等的读诗之法。读诗最上乘的方法莫过于无法。要你自己去感觉,这样学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第3个回答  2013-10-23
现代诗歌的话一般方法:对于比较熟悉的大家,了解其创作背景和作者流派、风格,对于有韵律的就读出来,无韵的就看其句式,然后对用词进行考究,代入自己情绪,让后领会诗的意象和含义个别方法:对于句式、韵律特别的就注意口语的代入,尤其是意象的把握大部分现代诗歌的鉴赏都有一定的范本,多看看当代诗歌的鉴赏比较难,往往鉴赏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有出入,关键在于你自己看诗的感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