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如何铸就高度的文化自信

如题所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的重要课题。三者相互作用、有机统一,其中文化自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树立文化自信,才会有坚守的从容,才会有奋发的勇气,才会有创新的活力,才能让文化真正获得强大的世界影响力。那么,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文化积淀,我们所要培养和确立的文化自信缘何而来?如何铸就高度的文化自信?
缘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的自信缘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一个民族只有借助于历史和文化传统,才能顽强生存并积极走向未来。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精神命脉,就会丧失文化的特质。就此而言,我们无法真正摆脱自身的文明基因和文化传统而“净身”进入现代化世界。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艰苦卓绝的创业进程中,先辈们用生命和汗水凝聚成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既包含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核,又包含着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间风情。这些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绵延不绝地维系着民族成员的文化心理结构,培养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精神。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统一和稳定以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被誉为伟大奇迹,就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强劲传承力和非凡生命力。这是我们民族振兴和文化发展的基石与起点,是文化自信的历史财富与资本。
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民族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也要弘扬发展民族文化。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绝不意味着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为此,我们有必要树立正确的态度,既要反对故步自封、抱残守缺,也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而应坚守责任,肩负起文化复兴的使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文化发展的强国之路。
在这方面,我们还要认识到文化自信包含着对于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民族传统的认知与热爱。只有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才能真正树立起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形成对振兴中华文明历史责任的认同与使命意识。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校课堂教育、社区文化熏陶以及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使广大青少年理解和承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同时,积极树立民族文化创新意识,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活力,增强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缘于开放包容的文化品质
中华文化的自信缘于开放包容的文化品质。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对外来文化拥有开放包容的胸怀,才能尊重差异、相互欣赏,才能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开放、联结、贯通、吸收和整合,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与活力。正所谓:“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
由于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差别,人类文化上的差异,不仅在历史的时空中铸就了形态多样的文明,而且往往会导致民族兴衰的不同命运。许多文化随着某种文明的兴衰而兴衰,直至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中华文化却是少数几个能够发展到现在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是一个开放体系,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包容、自重。数千年来,我们依靠本民族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族群间的交流与融合并逐渐吸收周边民族的优秀成果,形成了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灿烂文化。这说明,中华文化是一个充满生机和自信的文化系统,在创新、吸纳和兼容并蓄上有着广阔的胸怀,闪烁着超越自我的伟大。
我们提倡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并不是要排斥外来优秀文化。任何国家要在世界文化之林拥有一席之地都不可能独守一隅。但开放包容不是盲目崇外,学习借鉴也不是照抄照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辩证地加以取舍,决不能良莠不分,盲目模仿,决不能丧失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更不能丢掉民族精神、民族特色和党的优良传统。不仅如此,还要强化融合,实现中国化、本土化。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各有所长,只有兼纳百家之精华,融合各种文化之所长,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发展。要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此外,开放和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互动的。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在更好地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加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对那些具有普适性的文化要素进行及时的总结并使之发扬光大,以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认同。
缘于伟大的社会实践
中华文化的自信缘于伟大的社会实践。伟大的文化来自伟大的社会实践,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使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提高、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康庄大道,是不断孕育新的思想文化的光明通途。
过去的30多年里,我们实现的每一次大突破,经历的每一次大考验,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果,都孕育着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有伟大的事业,就必然要求有伟大的文化;有伟大的社会实践,就必然要求有崇高的文化追求。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新的发展阶段,只要我们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灿烂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生活实际而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善于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探索文化建设的路径、方法和原则;要善于联系群众生产生活来阐释文化的基本内涵,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解释现实问题;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推进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创造出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加强和改善我们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历史方位和坐标,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清楚现阶段我国文化一元与多样、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本土与外来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构成状况和复杂性,更加自觉地立于文化潮头、担当文化先锋,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构筑精神文化高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中华文化的自信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处于文化最深层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决定文化性质、方向和特点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一有机整体中,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国家文化乃至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聚合民心、凝聚力量的支点;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旋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着全社会的基本道德风尚。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规定了它在文化建设中担当树旗帜、指方向的历史使命。
新形势下,要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关键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效应。首先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全覆盖,融入生活实际,营造舆论氛围,使其真正为人民所感知、认同、接受,进而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准则和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其次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每个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自己应带头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干部和党员要坚决不做。最后要建立健全制度。没有制度的支撑,任何作为观念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都会成为空话。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从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制度运行上自觉推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指导、规范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缘于“为民兴文”的不竭追求
中华文化的自信缘于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人民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追溯文化起源,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都源自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人民不仅创造文化,也不断传承发展文化。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靠的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薪火相传、接力推进。
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共建共享是其根本特征。这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内核。那种认为文化是少数人把玩、少数人享用的观点,同社会主义文化观是完全背离的。在文化建设上,一定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摒弃“小众”意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催生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反映新时代中国人民心灵追求并能够有效发生影响的丰富文化产品。只有不断提供有益于人民思想进步、社会文化繁荣的思想文化成果,才能够在汹涌的世界文化竞争浪潮中,特别是在与发达国家的文化碰撞中交汇,做到保持文化特色,并积极参与和影响世界文化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要追求“以文化人”,更要追求“为民兴文”。要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担当起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切实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抓实、抓具体,加大投入力度,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