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里惊,谷,芒,夏,寒,雪各代表什么

如题所述

谷,芒,夏,寒,雪各代表:谷雨、芒种、夏至、寒露、大雪和小雪。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在谷雨时节雨水会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于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中国江南地区进入梅雨时节;华南地区处在龙舟水时节。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于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北方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一些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南方也秋意渐浓。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节气大雪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4

二十四节气歌里

惊: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柄指向法,斗指丁为惊蛰。

谷: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芒: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从芒种节气开始天气日渐炎热,已经进入了夏季。芒种是土地耕种的重要节气,也是人体培土补脾的最佳时期。

夏: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寒: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雪: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节气大雪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02
惊代表惊蛰;谷代表谷雨;芒代表芒种;
夏:节气歌中第二句,夏满芒夏暑相连,第一个夏代表立夏,第二个夏代表夏至;
寒,第三句中代表寒露,第四句中代表小寒和大寒;雪代表小雪和大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0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太阳到了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北回归线)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太阳到了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南回归线)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