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传记怎么写

如题所述

李白传》

如果说读唐诗是为了感受自由的力量,以便提神醒脑,振奋精神。那么读李白的诗可获得更大的精神解脱。自古以来,诗必言李、杜。我更喜欢李白。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喜欢李白不需要理由。做李白的粉丝,也不需要拉帮结派,因为人数太多,估计没有不喜欢。中国人,喜欢凭借李白这座“天梯”,通向自由之路。从小到大,读过的诗不少,忘记的也很多,可总有忘不掉的,恐怕多是李白写的。为什么呢?

看过李长之先生的《李白传》后,恍然大悟,不禁拍案叫绝。

此书是两本书的合集,先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后有《李白》。

李长之先生在《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中说:“他比我们喜、喜的厉害,悲、悲的厉害,于是我们就不得不在他那里得到一种扩散和解放了,而这种扩散和解放又是在我们心灵的深处,于种种压迫之余,所时时刻刻的在期待着,在寻找着的”。

他还说:“像李白这样的诗人,早经有人说是疯子,或是狂人了,我也不反对这句话。不但我,就是李白自己也不反对。你看他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是他自己承认的”。。。。。。“我只揭穿一句话就够了,就是,疯子和狂人的要求乃是人人所有的要求,不过不肯说出来,不敢说出来,天天压抑着,委屈着罢了。却逢巧有人能替我们冲口说出来了,难道这不是人类的功臣吗?倘若更进一步,不但能替我们说出来,而且拣了那最要紧、最根本、最普遍的给道出来,而且再进一步,乃是把这最要紧、最根本、最普遍的要求,置之于最美妙的艺术形式之中,那么怎么样呢?这只能说是功臣中的功臣了!我们的大诗人李白,却正恰恰是其中之一,而且属于最煊赫的之一!”

“我们知道一般的疯子、狂人的价值,就更该知道一般艺术作品的价值,就尤其该知道诗人李白的价值了。”

“原因就在于李白除了那样磅礴的气魄,创造的诗境之外,又用了这样明白如话的句子,读起来,就像我们自己嘴里哼出来似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古人就已经用李白自己的诗句来称道李白了。”

不抄书了,书中的妙论实在多,感兴趣的话赶紧买本看看,将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由此建议将此书放到“养生类”或“康复指导”类的书架去,比看《心理健康》还更有助于心理健康呢。呵呵。

再透露一条重要信息:书中所引李白的诗应为李白同志的原作,例如《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是“看”而不是“明”,是“山”而不是“明”,理由是:我们从小所学的李白诗,好多都是经过后朝的人加工过的,《静夜思》即是其中之一。据说,在日本,还保留着最具原始风貌的唐诗版本,他们的李白诗就是从唐朝那时传到日本的,而日本人出于敬畏心理,一直以来不敢改动一个字。于是,在日本看到的《静夜思》是原封未动的,就是上面这个样子。

我喜欢这个原版的,比我们小时候学的那个有两个“明月”的感觉好多了,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天人合一”的精神。早知道这样,就该去日本把所有的唐诗都复印一遍回来,还原其本来面目,强烈建议回归唐诗本体!

我先开始还埋怨网上书店“卖盗版书”,一打听才知道上面这点事儿。这下好了,算是把根深蒂固的儿时版的《静夜思》颠覆掉了。总觉得原版写得好,人家李白同志怎么写,我们就怎么看呗,改来改去还不如原来的好呢。

书中还有一些诗和我们学过的不太一样,同理可证吧。

从这本书中,还能清晰的了解李白的履历,他的人生境遇与他的诗之间的关系,是那样密不可分,看后对李白同志的了解更加深刻了,对李白产生了复杂的感情,同时还消除了一些误解。

李长之先生的写作风格也透着和李白的气韵那般相似,全篇文字说的“明白如话”,但震撼心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22
搜集他生平,然后处理时间表,穿插故事联系人物就好。如果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尽量多加一点自己的想法,词语尽量处理优美。推荐看一看百家讲坛的唐之韵里专讲李白的那一期,然后李阳冰的就是必看的。多搜集材料是必然的。祝你好运。
第2个回答  2011-08-22
恩先看看他的生平。。特别是那些重大事件。。再穿插一些他的作品。。然后便可以适当赏析一下(注意。是适当。赏析内容不要太多。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我下边的因为是例子。所以从百科上直接复制过来的。。没有删减。。)如可以写到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路过白帝城时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从而创出《早发白帝城》这一佳作。其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极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

文笔不好。。大多是复制黏贴的。。但是大概结构出来了。。LL可以自由发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