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神态的成语

如题所述

描写神态的成语:

1、全神贯注,汉语成语,读音为quán shén guàn zhù,意思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现代叶圣陶《伊和他》:“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典故:现代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2、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或激动而发愣、发傻的样子。出自元朝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典故:西汉初年,韩信被封为齐王,丞相萧何担心韩信兵权太大,就找樊哙共商计策。樊哙自鸣得意,连夸自己是如何斗败项羽,吓得他目瞪口呆,从而保住主公。面对这淮阴一饿夫且手无缚鸡之力的韩信,只须叫一两个人就可以把他一刀两断。


3、大惊失色,意思是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出处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突然看家曹操带剑进宫,脸上还有怒气,皇帝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典故:清朝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今听他如此一番言语,不觉大惊失色。


4、笑逐颜开,眉开眼笑,十分高兴的样子。出自明朝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释义是妈妈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损得儿子峥嵘有天;奋发有时间。’

典故: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5、眉飞色舞,形容人说得滔滔不绝、非常喜悦、得意兴奋的样子。出自清朝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典故:清朝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二回:“余荩臣一听‘明保’二字,正是他心上最为关切之事,不禁眉飞色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9

描写神态的成语有:惊恐万状、大模大样、老气横秋、、一丝不苟、全神贯注。

1、惊恐万状

白话释义:十分惊慌恐惧的样子。万状:多种多样的形态。

朝代:宋

作者:陈亮

出处:《谢杨解元启》:“惊惶万状而莫支。”

翻译:十分惊慌恐惧而又没有办法。

2、大模大样

白话释义: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

朝代:明

作者:徐霖

出处:《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翻译:这家伙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公然藐视我。

3、老气横秋

白话释义: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常用以讽刺自高自大

朝代:清

作者:吴趼人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众人取笑了一回,见新人老气横秋的那个样子,便纷纷散去。

4、一丝不苟

白话释义: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苟:苟且,马虎。

朝代:清

作者:吴敬梓

出处:《儒林外史》:“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翻译:看见世叔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升迁就在指日。

5、全神贯注

白话释义: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朝代:近代

作者:钱钟书

引证:《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29

一、神采奕奕


1、【解释】: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2、【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暗,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然。”


3、【示例】:我在底下看着,果然~。◎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七回。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二、精神焕发


1、【解释】: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2、【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


3、【示例】:在故乡,我到处都可以看到那种久经战争锻炼的、在任何时候都是~斗志昂扬勇往直前的人们。◎峻青《故乡杂记》。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三、容光焕发


1、【解释】: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2、【出自】:方纪《歌声和笛音》:“我望着他那年青的,容光焕发,毫无倦色的脸,不知怎么,竟想伸手去抚摸他的孩子般的蓬松的头发。”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四、鸠形鹄面


1、【解释】:鸠形:斑鸠的形状,腹部低陷,胸骨突出;鹄面:黄鹄的面色。形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2、【出自】:《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3、【示例】:日对~之众,愧无活人手段。◎清·陆陇其《答沈友圣》。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五、面黄肌瘦


1、【解释】: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2、【出自】: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哥也,你这般面黄肌廋,怎生赢的人也。”


3、【示例】:寻到厨房后面一间小屋,见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回。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的脸色不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18

描写神态的成语:全神贯注、笑逐颜开、眉飞色舞、聚精会神、大惊失色。

1、全神贯注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解释】: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

【释义】:太多事情忙,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2、笑逐颜开 [ xiào zhú yán kāi ]

【解释】:解 释: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面笑容,非常高兴的样子。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释义】:母亲这才转忧为喜,笑容逐渐舒展开,说道:幸亏儿子卓越,不平凡,奋发图强。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3、眉飞色舞 [ méi fēi sè wǔ ]

【解释】:色:脸色。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五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释义】:乡绅一听到他这样说,抑制不住得意兴奋的样子。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得意的神态

4、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解释】: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自】: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释义】:君臣协力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5、大惊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解释】: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自】:《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释义】:大臣们一听脸色都变了,不敢发布言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4-29

一、付之一笑 [ fù zhī yī xiào ] 

1、【解释】: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2、【出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乃知朝士妄想,自古已然,可付一笑。”

释意:于是知道这只是妄想而已,从古至今便是如此,不当一回事。

3、【示例】:康有为两人去后,袁世凯犹是~,觉他们举动都不必理他。 

二、义形于色 [ yì xíng yú sè ] 

1、 【解释】: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2、【出自】:《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释意:孔父神色严肃地站在朝廷上,就没有敢责备向国君发难的人,孔父可以说是正义表现在脸色上了。

三、勃然变色 [ bó rán biàn sè ] 

1、【解释】: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2、【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释意:君主有大过错就要规劝他; 如果反复规劝了还不听从, 就把他废弃掉。

四、楚楚可怜 [ chǔ chǔ kě lián ] 

1、 【解释】: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2、【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之用耳。”

3、小松树虽然楚楚可怜,但永远也做不了栋梁呀!

五、垂头丧气chuí tóu sà知ng qì

释义: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译文:主人于是表现出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拱手称谢。

造句:朱延年回到家里的态度和在福佑药房时完全两样,垂头道丧气地坐在卧房的单人沙发里,摆着一张马脸,没有一丝笑容,像是穷困潦倒得再也扶持不起来的样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