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乱堆的问题从公民企业个人政府不同角度回答?

如题所述

政府:预留空间资源制定规范细则

“自行车出行对于改善慢行环境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政府应该设置一些大型枢纽作为免费停车场所,如公交车、地铁和居民区周边。”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浩指出,除了充分利用公共停车位,政府应该制定乱停乱放问题治理的规范。

对于管理规范的制定,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卢家银表示:“政府在城市治理上应该承担主要责任,邀请利益相关方城市管理部门、民众和企业代表一起参与管理规范的制定,规范出台后公开征求意见,让公众参与决策。”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建议改善现有治理体系:“搞好城市治理很重要的一点是社区治理模式,共享单车的管理也要和社区治理结合起来,如果发现共享单车被推进小区,保安可以制止,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维护、监督社会生态环境。”

目前,深圳市已出台《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服务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拟通过总量控制,做好配套停车位建设,强化用户信用管理等手段加以治理。上海、北京和南京等共享单车发展较快的城市也正着手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意见。

企业:优化线上系统加强线下管理

南京市鼓楼区城管部门要求共享单车企业主动与管理部门对接,共同确定单车合理停放区域。卢家银建议企业在将单车投放市场前要听取当地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如果没有指导意见,最好的选择是便民自行车、公交车站和地铁站的固定停放区域。但前期企业要及时收回,放到指定区域,不占盲道、不影响出行。”

为了规范使用,摩拜单车建立了信用分机制,将使用价格与信用分挂钩。“企业不能仅靠线上调度自然优化,还需要加大线下投入和管理,在保证停车秩序的前提下,维护车辆,更好地提供出行环境。”王浩表示。

对此,OFO共享单车公关部在回复中国网时表示:“我们建立了车辆维保服务制度,并负责停放秩序管理,有专门的线下运营团队进行车辆维保、规范停放工作。” 摩拜单车北京区域负责人邢林近日向媒体表示正在试点智能电子停车牌引导用户将车停放在指定区域。

民众:珍惜个人信用爱护公共设施

共享单车管理的难度在于自由流动的服务模式,政府出台指导意见、规划好停车区域,企业加强线上、线下管理之后,还需民众遵守规则,维护公共出行秩序。

张国华提议将共享单车的规范使用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结合在一起:“欧美国家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是信用体系的建设,遵守规则能够享受城市的福利,不遵守规则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

“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个人信用的重要性,倡导民众养成尊重和保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卢家银表示。

OFO共享单车公关部表示将密切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做好相关的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减少不文明用车带来的影响,用户可通过App举报不文明用车的现象。

扩展资料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制约因素

共享单车,从新鲜事物到如今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出行的必需品,其发展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让人在惊喜的同时,又或多或少地伴有一丝顾虑。

虽然有各种问题不断地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单车仍可被认为是改变大众出行方式的有力推手。也正因如此,尽快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也成为了制约其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

1、公众规范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的民众对“新事物”——共享单车的认识水平不够高,社会大众在对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缺乏基本的意识,很多城市的共享单车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将其占为己有,这不仅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城市的形象,更是对公共财物的破坏。

乱停乱放很大程度上和国民素质是相挂钩的,其最根本的是人性上的问题。一方面,素质差导致了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对城市管理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共享单车不是自己的单车,大家对于单车的爱惜程度自然就非常低,人为损坏现象也就层出不穷。

共享单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二维码被恶意损毁;随处倒放丢弃;私自上锁,变成私人独享的交通工具等情况。这些不文明行为大大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效率。

2、政策约束相对滞后

共享单车作为新兴事物,发展速度快,使得政府并没有制定出台更多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这与之前出现的新兴事物一样,政府不会过早做出更具体的行动,只有共享单车发展到一定程度,使政府确信其确实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便会真正的支持。

也因为缺乏法律规范,肆意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其违法的成本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存在较长的时间差,在这期间还会有很多的的共享单车遭到了较大的破坏。

3、企业运管模式不完善

共享单车平台在乱停乱放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人经常会对单车体验进行吐槽,比如无法随意调动坐垫、客服电话始终难以联系上、押金退还不及时等,用户体验的下降,导致用户最终把气撒在了单车身上。而企业却只顾着投放单车和抢占市场,盲目扩张背后带来的管理经营不善。

短短一年多时间,共享单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国各大城市扩张,但在扩张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管理跟不上。面对如此众多的城市,每个城市投放如此众多的单车,对于单车的使用规范以及管理成为了痼疾。同时,共享单车企业对用户管理的监督也不到位。

在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中,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市场上的一部分共享单车没有配备定位装置,有的定位装置精准度低,这样企业就无法对本企业的单车进行精准化的管理,从而给那些乱停放的用户有可乘之机。

加之信用体系不健全,所以缺乏对乱停乱放用户的惩成。这样就降低了用户乱停放的成本,提高了用户乱停放的可能性。

4、城市自行车停放场所不足

在部分城市地区,共享单车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城市的负荷量,这无形之中导致非机动车道路资源紧张,城市中心城区的非机动车停车位紧张等,这也间接导致了很多用户乱停放自行车。

2017年5月23日,交通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日前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年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与如此巨大的车辆投放相比,许多城市的自行车公共停放场所明显不足,城市自行车设施建设普遍滞后。

面对共享单牛的迅猛发展势头,很多地方还没有做好准备,特别是原有的自行车公共停放区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有些路段隔很近还找不到公共停放区,让赶路的有行者无所适从。换句话说,物质设施和制度安排供给不足,实际上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态度。

5、其他利益主体博弈

在共享单车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相关行业人员的处境面临冲击。共享单车与单车店、摩的司机、滴滴打车等同行竞争行业的摩擦与对抗。共享单车进入市场后,凭借价格便宜、停放方便、支付便利等优点迅速收割了大批用户,大街上放眼望去尽是共享单车,黄的橙的蓝的绿的,不管学生还是上班族,大家都在忙着扫码开锁。

共享单车高歌猛进,而竞争行业在彼时的生意一落千丈。随之而来的更多单车遭到莫名损坏、规范使用工作力度加大,到底这之间应该如何协调才能让资源得以均衡发展也是亟需解决的制约因素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4
公民要提升公民素养,提升社会公德水平。
企业要创新管理,科学管理。
政府需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科学管理,依法行政,加强执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4
有什么关系我不屑的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