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的诗句

如题所述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江雨靡靡江草齐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雨欲来风满楼
雨过天青云破处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阑卧听风吹雨
大雨落幽燕
白雨乱珠跳入船
好雨知时节
夜来风雨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晴却有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青箬笠,绿蓑 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深秋帘幕千家雨, 落日楼台一笛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春雨过枫桥。

雨狂风正恶,勿厌草堂低。

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冬雷阵阵 夏雨(音欲,字是这个)雪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描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描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写友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带”鸟”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带“雨”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带“山”字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带“花”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雨的成语
风雨同舟、大雨倾盆、风雨交加、风调雨顺、风雨无阻、雨后春笋、春风化雨、挥汗如雨、梨花带雨、翻云覆雨、山雨幽幽、倾盆大雨、未雨绸缪、巫山云雨、春雨如油、顶风冒雨、烟雨蒙蒙、狂风暴雨、枪林弹雨、大雨滂沱、雨过天晴、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24
  1.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辛弃疾《西江月》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5.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宋·苏轼《浣溪沙》
  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11.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唐·温庭筠《咸阳值雨》
  1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响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4.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1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16.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唐·王驾《春晴》
  1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南志《绝句》
  1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27
雨 话
水是生命之源,雨是生命的一部分。雨让这世界绚丽多彩,也让这世界风情万种。雨让人舒心,让人欢歌;也让人呻吟,让人痛哭。雨的世界让人浮想联翩,浮想联翩的内心也让世界千姿百态。
雨的世界因时令不同飘洒出迥异的氛围,呈现出斑斓的色彩,散发出千差万别的人生况味。春雨的景色生机盎然: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雨趁着和风悄悄来到人间,把春的消息带给人们,用春的色彩装点大地。春雨滋润的世界欣欣向荣,春雨洗刷的天地万象更新,人在春雨中更多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凉爽的夏雨消解了暑的燥热,让这世界变得格外清新。“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遮幕•燎沉香》)。雨后的池塘,荷花如少女亭亭玉立,荷叶上的雨珠经阳光的折射显得那样晶莹剔透。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夜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一颗浮躁的心经夏雨的洗涤,变得如此从容淡定。夏雨是生命蒸腾后的小憩,是红尘滚滚后的落定,是自然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的回归。
“秋风秋雨愁杀人”。在秋风萧瑟、百叶凋零的季节里,雨的侵袭更让人感到孤寂与惆怅。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日落时”(白居易《长恨歌》),春之艳丽与秋之凄凉形成的巨大视觉反差,自是撼人心魄。秋雨勾勒的世界满目萧索,秋雨牵萦的绪怀悲壮苍凉。秋雨悄悄告诉人们:一岁之中最有生机的时光已渐渐远去。
在凛冽的寒风中,冬雨的降临无疑如雪上加霜,更增添了冬日的迟暮之感。 也许—由于冰雪才是冬季典型的物候,也许—由于冬天雨水相对偏少,或许—由于诗人们害怕冬雨引起的心灵震颤,古往今来的诗人词家以冬雨入诗入词的很少。“空江积雪添双鬓,细雨疏灯共一楼”(清•金銮《除夕》)。除夕之夜,空江冰封,积雪莽莽;人伴孤灯,双鬓苍苍。这时候下起的细雨一点一滴都让天涯游子不胜悲凉。冬雨如长夜,冬雨如梦魇。然而,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假如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长夜过去,人们迎接的又将是一个新的黎明。
不仅雨的四季各自纷呈异彩,渲染殊情,即便一日之中不同时分的雨也让我们置身于不同的氛围。
清晨的雨在王维的笔下是那样的洒脱旷达:“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字里行间虽不免带点凄清与伤感,但朝雨中的青青柳色却让我们体味到唐人对世事、对人生的一种豁达与自信。
黄昏的雨大都将人置于无可奈何的境地: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读着读着,身上好象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薄暮时分,昼夜交替,色彩若明若暗,这时候下起的雨倒也饶有兴味:“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虽说江头风波恶,而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暮雨春潮、野渡横舟,却让人从野景萧然中品咂到横生的意趣,于清幽疏旷中领悟到淡泊自若的心境。
夜雨全然褪祛了白昼的斑斓色彩,因此也就压缩了抒写豪情壮志的空间。然而,正因为没有视觉的干扰,夜雨中人的思维特别专注,神经特别敏感,想象特别丰富,思念之情特别深沉,因而夜雨也就特别富有诗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宋•张泳《雨夜》)“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此际,天越来越暗,夜越来越深,风雨荡涤了尘世的喧嚣,浇灭了心头的杂念,天地一片寂寥,唯有思接千载,情寄八荒,心系万里。吟咏着这些千古传颂的诗句,我们的心似乎和古人一样的沉。
雨中百态让人生发万般情怀。“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可以致人“满目萧然,感极而悲”;“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可以诱人“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而由于个人经历与境遇、气质与心情的差异,同一雨景在不同的人的眼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情调:可以为之喜,可以为之悲;可以为之歌,可以为之哭。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惑于心的,那是成就大事业的伟人胸境。
同是春雨,孟浩然担心的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雨后落红遍地,啼鸟声声,春意盎然历历在目。秦观的感触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飞花似梦,细雨如丝,胸中堆起的却是连绵不断的春愁。清朝王士祯的感觉更特别:“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秦淮杂诗》)是什么样的缘由让诗人的心情变得如此凄凉?到了明代杨基笔下:“烟波草色时牵恨,风雨猿声欲断肠。”(《长江万里图》)真有些令人不忍卒闻。至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似乎苍天也在为之落泪。而当我们听到“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的泣诉,是不是有点毛骨悚然?
同是秋雨,也有写得清新可喜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新雨秋山,明月苍松,清泉溪石,这些景物由王维剪接起来,于淡泊中给人一种空灵隽永之美,全然没有悲秋之色。而“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明•李东阳《寄彭民望》),却让我们看到一个穷困潦倒的士子在秋风秋雨中孤寒无助的窘境。说到“老夫田荒秋雨里,去年高岸今江水”(范成大《后催租行》),已经不是士大夫的精神焦虑与悲切,而是处于社会低层的贫苦农民的生存威胁了。让人心悸的是“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这样的画面就连白居易本人也曾喟叹不已:“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秋雨在心头引起的震颤有时几乎是致命的。
因此,人们总是喜欢生活中充满阳光。春和景明,即使再糟糕的心情也会为之一振。然而,正如长驱不可能一直行坦途,人生又时常与风雨为伴。“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梁•庾信《哀江南赋》),为躲避梁朝颠覆的风雨而寄身北周,庾信的锥心之痛几近绝望。“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政治革新失败带来的风风雨雨,让柳宗元等人付出的人生代价实在太大了。。黄庭坚“满川风雨独凭栏”(《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万死投荒遇赦后,他站在岳阳楼上望着洞庭湖的烟雨,想必是百感交集吧?文天祥目睹“山河破碎风飘絮”,何惜“身世飘摇雨打萍”(《过零丁洋》)!风雨飘摇的时局终究撼不动一颗流丹青史的报国之心。
老子说:“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意思是说,旋风怎么刮也不会刮一个上午,暴雨怎么下也不可能下一个整天。天地的狂暴力量尚且不能长久,又何况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坎坎坷坷呢?阳光总在风雨后,愿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阳光,愿风风雨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点缀。
第3个回答  2011-08-26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 蒋捷
第4个回答  2011-08-2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天街小雨润如酥,早色遥看近却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只记得这些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