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的内容

盘古开天地
  尧舜让位
  大禹治水
  武王伐纣
  齐桓公九合诸侯
  卧薪尝胆的勾践
  孔子周游列国
  孟母三迁
  商鞅变法
  一代名医扁鹊
  完璧归赵
  毛遂自荐
  荆轲刺秦王
  秦始皇统一中国
  张骞通西域
  司马迁写《史记》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玄武门之变
  一代女皇武则天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安史之乱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沈括与《梦溪笔谈》
  女词人李清照
  岳飞精忠报国
  爱国诗人陆游
  南宋名相文天祥
  成吉思汗
  元世祖忽必烈
  朱元璋建立明朝
  郑和下西洋
  吴承恩撰写《西游记》
  民族英雄郑成功
  乾隆与《四库全书》
  曹雪芹写《红楼梦》
  民族英雄林则徐
  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
  太平天国运动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孙中山
  秋瑾就义
  宣统逊位
这些简短的内容 要有时间
求求你们了 要知识竞赛的啊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简介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上古时期(约170万-4000年前)

(一)介绍:

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他手托天,脚踏地,将天地支撑起来。临死时,身体的各个部位化成了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良田沃土、矿藏宝物,一个美好的世界诞生了。

过了几万年,天神女娲来到大地,随手拾起一块湿泥巴,仿造自己模样捏了泥人,他们居然活了,于是天地就有了人类,这就是女娲造人的动人神话。

(二)大事:

1、黄帝大战蚩尤:五千年前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有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最强的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

黄帝大战蚩尤,大获全胜,被推举为部落首领。黄帝在远古时代为华夏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后人推崇,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自称是黄帝子孙。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本是亲近,所以有时也称为炎黄子孙。

2、大禹治水:传说在黄帝以后,相继的出现了三个很有名的部落首领,他们是尧、舜、禹。大禹治水有功,他治水的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足迹遍及黄河两岸,终于治好了全国的水患,被舜选为继承人。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做了他的继承人,氏族部落的选举制度被废除了,变成了王位世袭制度。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二、奴隶王朝,三代更迭——夏商西周(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

(一)夏王朝的灭亡:夏王朝统治中国大约四百年,到公元前16世纪,夏朝最后一个君王夏桀。他是个出名的暴君。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推翻夏朝。商汤最后把夏桀流放到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一直到死。夏朝就被商朝取代了。

(二)周武王伐商纣:商朝在以后的3百年中,搬了五次都城,王位也不断更替。商朝最后一个君王叫纣,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而且是个军事天才,作战指挥大军,无往不胜,并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这是商纣王值得称颂的地方。

但在长期征战中,军备和人民的消耗、负担无疑都是很大的,纣王不顾人民死活,一味贪图享乐。纣王的寻欢作乐、欺压百姓、杀害忠臣的行为加速了朝政的腐败和商朝的灭亡。

西部有一个部落周,部落首领为周文王,决定讨伐商纣,死后周武王即位。周武王与姜太公精心策划,会同各路都侯,兴兵伐纣,大获全胜,灭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

(三)周王朝的兴衰:周朝在成王、康王时期,政局比较稳定。到了第十代国王——周历王是个昏君。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杀死了历王。进行了“共和行政”,从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王都从镐京迁到东都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所以历史上把平王东迁以前的周朝称为西周,把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东周。

三、战乱频繁——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一)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都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第一个称霸的是齐国。十几个大国都想称霸,你争我夺,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春秋末期越国君主,吴越之争时,勾践在吴国服役三年,为了不忘记耻辱,天天尝胆,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越国,由于他卧薪尝胆兢兢业业越国一天天强盛起来,公元前478年发动了灭亡吴国的战争,经过三之久的围困,吴王最终被迫自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起义的不断暴发,奴隶社会走向没落。公元前475年中国进入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开始。

(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中国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战国七雄”,即韩、赵、魏、秦、齐、楚、燕七个国家,各个都侯国经过254年的纷争攻伐,于公元前221年,秦国最终灭掉了六国,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秦王朝。

四、物极必反,众望所归——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一)秦朝(公元前221年—206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王政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他把统一的国家定为秦,国都定于咸阳,他认为他的功绩很大,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自称是始皇帝。

他在位时的功绩:建立了郡县制,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修筑了万里长城等;他的暴政:焚书坑儒,修建奢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陵墓。

(二)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的暴政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抗,二世即位后,他的暴政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揭竿而起”,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由于军事上的失误和内部矛盾,只经过六个月就失败了。

(三)汉王刘邦、楚霸王项羽:公元前208年,发生了巨鹿之战,项羽率领农民起义军摧毁了秦军主力。同时刘邦领导的农民军杀进咸阳,灭了秦朝。公元前220年楚汉之争中,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边。

(四)汉王朝兴衰(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公元前220年2月刘邦做了皇帝,称为汉高祖,建都洛阳(后迁都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汉朝。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代雄主,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那时起儒家学术几乎统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思想文化领域。

汉武帝打败了匈奴。由于汉王朝的残暴和贪婪,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汉王朝,东汉末年,经过黄巾军的起义,汉王朝摇摇欲坠,董卓之乱以后,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都侯,东争西讨,他的权利远在皇帝之上,势力渐渐强大起来。

五、三足鼎立,群雄争霸——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

(一)三国鼎立:公元208年发生了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打败了曹操。公元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定国号魏,主要控制黄河领域及北方一带;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控制湖北、湖南和四川一带;公元220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控制长江中下游一带,自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二)两晋南北朝:三国连年征战,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代魏立晋(称西晋),280年晋灭吴,全国复归统一。316年匈奴贵族建立的政权灭西晋,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的战乱时期,前后出现20个割据政权。直到公元439年鲜卑族政权北魏统一中国北方,方获近百年的相对稳定。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继之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581年隋代北周。在南方,公元317年西晋琅玡王司马睿在建康(南京市)称帝建立偏安江南的政权,史称东晋。

公元420年以后又历经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四朝更迭。此四朝与北魏以降的北方政权相对峙,是为南北朝,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才再次结束割据局面,使全国重归统一。

六、华夏统一——隋唐五代(公元581年—960年)

(一)隋朝的兴衰: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公元589年隋文帝攻克了南朝的都城,陈兵溃败近300年的南北政权被消灭了,中国南北统一了。公元604年,杨广即位,即为荒淫亡国的隋炀帝。公元617年右屯卫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用丝带勒死了隋炀帝,隋朝也随着灭亡了。

(二)唐朝的兴衰:隋朝的大将李渊起兵反隋,公元618年,他当上了皇帝,称唐高祖,国号为唐,定都长安,经过几年的平乱,公元624年,唐统一了全国。经玄武门事件后,唐太宗即位史称贞观之治。

唐代后期,李隆基即位——唐玄宗,这一时期史称为“开元盛世”,经过八年的安史之乱,国家的经济出现了破坏,出现了藩镇割据,唐朝走向了衰落。

(三)五代十国:五代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混战的继续和发展,中原有五个王朝,中原以外有十个国家。

七、边境战乱,九州统一——宋元(公元960—1368年)

(一)宋王朝的兴衰:公元960年初,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

宋太祖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一下子结除了高级将领的兵权,把权利全部集中到自己手中。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失败。民族英雄岳飞英勇抗金,最终遭奸臣迫害致死,宋王朝加速了灭亡。

(二)元朝的兴衰:公元1271,忽必烈将蒙古国的国号改为元,历史上的元朝从这时候开始。1279年忽必烈消灭了南宋。1368年元朝灭亡,元朝一共只有98年。

八、明末混乱不堪,清朝取而代之——明和清前期(公元1368年---1840年)

(一)明朝的兴衰: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社会腐败,农民起义不断,朱元璋夺取了农民起义的政权,1368年5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国号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不可多见的杰出君主,一生勤于政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许多方面做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巩固了明朝的政权。

到明成祖在位时我国的航海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最有名的是郑和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末年东北地区出现了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领袖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公元1616年,他即位称汗,国号大金(史称为后金),与明朝公然分庭抗争。

(二)清朝的建立:经过萨尔浒大战后,明朝大伤元气,后金步步紧逼,到皇太极即位,用反间计掉了对手袁崇焕大将,打那以后后金越来越强大。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成满州,162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号为清,他就是清太宗。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吴三桂勾结清兵镇压了起义军,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

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雍乾盛世」。


九、王朝腐败无能,名士奋起抗争——晚清和民国

(一)清朝末期:由于清政府对内实行残酷暴政,对外软弱无能,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其中历时九载的白莲教起义结束了清朝的全盛时期。

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满族失去了早期那种积极进取、富有朝气的精神,政治腐败,思想僵化,懦弱自卑,步履蹒跚地进入了它的衰落时期。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而爆发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

为挽救自身命运,统治阶级内部亦进行了一些改革活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使中国走上富强独立的道路,但皆以失败而告终。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二)民国: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爱国主义的浪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汹涌澎湃,空前高涨。

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清朝政府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孙中山成立了中华民国,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24
内容简介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现代文明。
  马克思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它反映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不断推进文明进步的历程。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继续和发展,如果割断历史,就不能全面地、正确地理解现实和展望未来。”历史是我们的过去,我们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才发展到今天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们血液里流淌着传统文明的精华,凝结着华夏儿女改造世界的不朽功业,更蕴涵着博大恢弘的民族精神。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远离历史文明、头脑中失去这方面知识的人是贫穷的。”
  作为中国人,我们只有全面了解民族的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明天。因此我们特编本书,撷取了最能反映中华文明面貌的题材,以生动简洁的叙述和形象逼真的插图将浩繁的史籍活脱出一个适于读者轻松阅读的氛围。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含量、开阔视野。

  盘古开天地
  尧舜让位
  大禹治水
  武王伐纣
  齐桓公九合诸侯
  卧薪尝胆的勾践
  孔子周游列国
  孟母三迁
  商鞅变法
  一代名医扁鹊
  完璧归赵
  毛遂自荐
  荆轲刺秦王
  秦始皇统一中国
  张骞通西域
  司马迁写《史记》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玄武门之变
  一代女皇武则天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安史之乱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沈括与《梦溪笔谈》
  女词人李清照
  岳飞精忠报国
  爱国诗人陆游
  南宋名相文天祥
  成吉思汗
  元世祖忽必烈
  朱元璋建立明朝
  郑和下西洋
  吴承恩撰写《西游记》
  民族英雄郑成功
  乾隆与《四库全书》
  曹雪芹写《红楼梦》
  民族英雄林则徐
  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
  太平天国运动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孙中山
  秋瑾就义
  宣统逊位
  五四爱国运动
追问

我要的不是这本书的简介 而是 每篇的内容:时间地点和人物 不用很多 也不用全部 OK?

第2个回答  2019-02-15
武王伐纣:大约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进军到距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方举行誓师大会,列数了商纣王的许多罪状,鼓动了军队要和商纣王决战。这时候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和那些贵族大臣们商议对策。这时,纣王的军队主力还在其他地区,一时也调不回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俘掳来的东南夷武装起来,凑了十七万人开向牧野。可是这些纣王的军队刚与周军相遇时,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只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领商都以后,便宣告商朝的灭亡。

卧薪尝胆的勾践:——勾践元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兴师伐越,战败,阖闾中箭而死,夫差继位。   ——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春天越伐吴,夫差败越于夫椒,越王勾践困守于会稽山。越国大夫文种向吴太宰(伯嚭)求和,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谏而同意。   勾践在范蠡的参谋下,于公元前492年到吴国给夫差当奴仆,被关在石城,俯首称臣,三年后,夫差动了恻隐之心,准备放勾践回越国,大臣伍子胥坚决反对,说放勾践回去,就等于放虎归山,吴王不听,将勾践放回。   回国后他委托范蠡建城作都,每晚睡在柴垛上,在房门口挂一个苦胆,每天都要舔一舔,卧薪尝胆,不听音乐,不近女色,念念不忘复仇。他对外继续讨好吴王,不断送礼,给吴王送去西施等美女和大量的木材,以削弱吴国的国力,以致这些木材都堆积在灵岩山下的河道里,因此这个地方现在还叫木渎。对内休养生息,富国强兵,鼓励增加人口,以增强国力,并和群臣一起谋划攻吴之计。   ——公元前484年,吴王向北进攻齐国,越王勾践听说了非常高兴,就拿贵重的珍宝贿赂太宰(伯嚭),鼓励吴攻齐。伍子胥知道后说,这是越国要毁掉吴国啊,就进谏吴王放弃攻齐,而攻打越国。   ——公元前473年,越王又攻打吴国,将吴王包围,吴王写信用箭射给文种、范蠡:“吾闻: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第3个回答  2011-08-27
盘古开天地
  尧舜让位
  大禹治水
  武王伐纣
  齐桓公九合诸侯
  卧薪尝胆的勾践
  孔子周游列国
  孟母三迁
  商鞅变法
  一代名医扁鹊
  完璧归赵
  毛遂自荐
  荆轲刺秦王
  秦始皇统一中国
  张骞通西域
  司马迁写《史记》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玄武门之变
  一代女皇武则天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安史之乱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沈括与《梦溪笔谈》
  女词人李清照
  岳飞精忠报国
  爱国诗人陆游
  南宋名相文天祥
  成吉思汗
  元世祖忽必烈
  朱元璋建立明朝
  郑和下西洋
  吴承恩撰写《西游记》
  民族英雄郑成功
  乾隆与《四库全书》
  曹雪芹写《红楼梦》
  民族英雄林则徐
  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
  太平天国运动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孙中山
  秋瑾就义
  宣统逊位
建议你们去看看哦!!!
第4个回答  2011-08-24
这也太多了吧,能写一本书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