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如题所述

五四运动的时间是1919年5月4日。

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扩展资料: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断奋斗的壮丽画卷。在这109年进程中,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它为中国的前进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人们也许会问:五四运动前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呢?

其实,只要把五四运动以前和以后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爱国救亡:五四运动的出发点。

五四运动决不是凭空发生的,也不是单靠少数先进分子的主观意愿和决心就能够发动起来的。它是历史大趋势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爱国救亡怒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

说到底,人们被那时祖国苦难境遇激发出来的满腔悲愤,对创造合理的新社会的强烈追求,是五四运动能够发生的内在动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五四运动: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1

是1919年5月4日发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扩展资料: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五四运动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2、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3、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9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为:1919年5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扩展资料:

五四运动起因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

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理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

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约。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

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1919年6月28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

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05

1919年5月4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没有时间四处张望。日本乘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中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日益高涨。1919年,中国外交在巴黎和平会议上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以示威、请愿、罢工、暴力对抗等多种形式开展了爱国运动。这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1918年11月庆祝“公理战胜权力”到明年1月的巴黎会议,只花了两个月。当时,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的规律。

所谓“公理战胜权力”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的耻辱,从5月4日起,北京的学生开始罢工,组织演讲和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和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了支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6-16
  1、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5月4日。
  2、五四运动简介: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的5月4日,是一场爱国运动。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就此,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未能捍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使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抗强权(对抗日本侵权),内除国贼(惩除媚日官员)”。
  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追随“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探索强国之路的思想文化运动。
  3、五四运动运动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五四运动的意义:
  历史意义:
第一,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第二,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第三,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第四,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五,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