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会的布置有什么讲究啊?

如题所述

    灵堂布置宜庄严肃穆,简单隆重。供奉西方三圣,前面悬挂亡者相片,陈设香炉、水果、鲜花等。亡者灵前以莲花灯,代替民间之金童玉女。祭品宜素戒荤。佛像后面垂挂黄布,再置放棺木,亡者遗体为脚朝外方向,应备念佛机,二六时中不停播放佛号。

2.正前方最高处悬挂横挽幅,上面大字书明“×××先生(或女士、老孺人之类)追悼会”,它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紧挨它的下面是死者遗像,通常用黑纱围绕起来。灵堂多有一副主挽联,用以概括死者一生的主要功绩或经历,悬于横挽幅的两侧,民间丧礼还将亲朋赠送的祭幛悬于两侧。

3. 上书赠者单位和姓名。此类祭幛越多就越显得热闹光彩,它最能显示死者及丧主的社会地位。这一摆设意在使死者处于“尊位”,体现了中国殡葬文化中“死者为大”的原则。

4. 乐队坐于灵堂右侧,居于次尊地位,死者家属立于左侧的卑位以示尊敬乐队。悼念人群处于最卑地位,北面悼念死者。因为乐队是前来襄助丧事的“外人”,理应以尊礼对待之;同时,灵柩右侧又可视为灵柩上方,家属子女不能居于亡者之上方。

5.悼念的最后一项将与死者遗体告别并慰问家属,悼念人群将由灵柩右侧(即上位)通过灵柩,分别慰问家属,倘若家属站在右侧,那么悼念人群就成了由下位通过灵柩,即为不恭。所以,民间丧事的辞灵仪式中,最后一项为亲友“绕棺三周”,均为由右侧进入然后从左侧出来,即由上位进、下位出。

扩展资料 

灵堂,是人们为了缅怀已故的人而设立的作为寄托哀思的殿堂。灵堂的正中摆放灵柩,前面设牌位、香案、蜡烛、三牲及供品等,两边是鲜花与花篮,后方高悬横幅,为该仙逝者治丧,前部边上是演奏哀乐的乐队与守灵人。

古时候的人们相信灵魂不死,他们认为死亡仅仅是灵魂摆脱了肉体的束缚,必须使灵魂有一个安顿之处,演变到后来,便出现了灵堂。人死后,丧家在家门口搭建灵棚,或在厅堂内设灵堂,使死者灵魂有安息之处,也是亲友吊丧死者的场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灵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