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出自什么故事?

如题所述

“一鸣惊人”的故事,就是谋士淳于髡劝喻国君的故事。

齐威王是齐国即位不久的国王。齐威王当太子时,就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少年,他不但勤奋学习文武知识,还对治国谋略很用心,希望自己继位后可以把国家建设成一个大国。但是即位以后,齐威王发现,国王的权威和享乐远远超过太子。每天上朝时大臣们前呼后拥,回到家里又有最好的酒食和美女,渐渐地,当太子时的雄心就消减了。

两年多过去了,齐威王愈发沈迷于酒色,每天只是喝酒打猎,把国家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开始贪污失职,国家越来越弱,邻近的国家都企图趁机来侵犯,正直的官吏和老百姓都十分担忧,但又不敢向齐威王劝谏,害怕招来罪责。

有一个谋士叫淳于髡,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平时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与别人辩论。他了解到齐威王也很喜欢说些隐语,以表现自己的智慧时,就决定准备找一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臣下有一个谜语请您猜一猜。”齐威王就问:“是什么谜语?”

淳于髡说:“有一个国家有一只大鸟,住在国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出鸣叫,只是毫无目的地蜷缩着,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

齐威王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却无所作为。可是怎么回答淳于昆的所谓谜语呢?

想了好一阵子,齐威王对于淳髡说:“这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要飞就会直冲到高高的天上,它不叫则已,要叫就会惊动众人,你就等着瞧吧。”

自此以后,齐威王闭门思过,决定改变自己的过失,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他首先整顿国政,召见全国的官吏,尽职的给予奖励,腐败无能的,给以严惩,然后整顿军事,强大武力。齐国上下很快变了一个样,到处充满朝气。想要侵略齐国的国家得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说齐威王真象一只大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扩展资料:

本成语最早的蓝本为战国韩非记载的春秋楚庄王的典故。这或许并不矛盾,可能齐威王也被问过这个隐语,然后想起楚庄王说过的话也顿然醒悟,脱口而答。

劝解要有艺术,不慢不急、不揉不刚,既要简明扼要达到规劝的目的,又要让对方自己考虑自身错在哪里。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而被劝者,要怀着理智的心态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规劝,不能死不认账,黑白不分,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对自己不是坏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鸣惊人

0 11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