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如题所述

  一、冷战回顾解析:
冷战绝不仅仅是姓社姓资之争,也不是东方的邪恶帝国与西方的正义帝国之争,而是别有意义:第一,冷战表面上是美苏之间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斗争,但从更长期的历史阶段看,冷战是大航海时代以来殖民浪潮的延续,是从欧洲殖民者对第三世界领土、资源的瓜分,到美苏两大帝国通过意识形态手段,对第三世界制度、伦理等“现代化理想”的瓜分;第二,第三世界在面对美苏提供的两种不同的现代化路径时,进行应对的做法.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各自拥有一套走向现代化的理想、路径和精神力量,包括如何实现人类的真正平等、正义、幸福、富裕和尊严等.可把美苏分别概括成“自由帝国”和“正义帝国”,不论美苏在越南或阿富汗各自犯下怎样的滔天暴行,他们在冷战期间对各自意识形态持有的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并不全然虚伪.因为,两大集团在顾及自身与盟友利益的同时,也的确都在奋不顾身的为第三世界指出现代化道路.
  美国是根据启蒙运动的科学原则创生出来的第一个国家,这意味着美国是其他国家追随的先驱……在19世纪,一种美国认同开始与现代性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要想变成现代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仿效美国的榜样.这一论断非常深刻.在今日世界,美国既是解放者,又是侵略者;既是通往自由民主的现代化灯塔,又是激烈破坏其他地区传统习俗的“破坏王”;既是消除暴力的,又是充满暴力的,这些悖论在美国身上表现的一点也不矛盾,其原因正在于这种充满热情的现代化传教.似乎美国人觉得,但凡与美国不同却又还活的好好的国家与地区,即便不挑战美国也已然构成对美国乃至人类的威胁,
苏联不仅在国家利益上与美国处处作对,更深刻的是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于美国,但在当时显示出旺盛生命力且貌似更“平等”的现代化道路.于是,苏联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已挑战了美国的上帝使命.苏联在对外干涉的层次、强度、频率方面比美国差远,但因意识形态的力量上却咄咄逼人,冷战从一开始就超出了两个国家与集团之争,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道路之争.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美苏之外的国家来说,美苏冷战的胜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看出了通往现代化之路的复杂性,冷战并非不堪回首的过去,而是人类通往未来的宝贵经验.第三世界国家从冷战中找出隐藏在善与恶、进步与倒退、自由与平等、暴力与和平等表面现象之下的经验教训,才是更为实际的做法.  

二、近百年间的中国  
   我们不妨用“中华帝国摹仿史”来简单而戏谑的概括这两百年:洋务运动尚只是“中体西用”、官僚主导下的军事与经济改革.此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摹仿了日本,其重点在于君主立宪制度,好歹也制了一部宪法;民国肇始,最初摹仿的是美国,其重点是权力集中的总统制;蒋中正氏初兴,则摹仿了德国与苏联.
   两百年的摹仿史充分说明了一点:始终在摹仿,从来未超越.中国是一个持续千年向周边输出通往仁义礼制等正义秩序道路的国度,同样是有着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文明,这样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比一般的第三世界国家更为艰难.所以,在我看来,当遭遇千年大变局之时,中国的反应已经足够迅速了,如此尽快的调整步伐,反复试错,那么多精英视死如归,已经是这个民族的宝贵智慧与财富了.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反观评价过去二百年历史时倍感棘手,忽而归罪于传统,忽而归罪于外侮;忽而宽容,忽然苛刻;忽而曰为卖国贼,忽而曰为救世主,这种混乱是摹仿的必然结果.
   冷战中第三世界的命运给中国最大的启示是:可以摹仿,但不能移植,单纯“开药方”的思维已经过时.  
三、未来中国的现代化   
   当第三世界各国都意识到美苏两条路会带来灾难,从而反思自身传统时,最初意义上的“第三世界”也即宣告解体.今日国际,最典型的现象当属伊斯兰主义的兴起.伊斯兰主义者在拒绝美苏的现代化指路牌之后,选择了来自自身宗教与历史传统的道路,在拒绝美苏的同时几乎也就拒绝了现代化本身.
这给中国未竟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美苏之外的又一个参照物.那就是,尽管中国不能移植美苏任何一条道路,但也绝不能拒绝现代化,尤其不能走向激进的民族主义道路,对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帝国”而言,激进的民族主义必然导致分裂与战争.此外,严格来说,中国两百年的现代化道路不是白走的,到现在至少已经在工业化、教育普及等方面较为成功的实现了现代化.但是,如果政治的现代化不能顺利实现,其他现代化成果包括多年积累的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很有可能失去.而到那时,无论是哪一派、无论主张的多么宏大的理想、多么高尚的主张、多么美好的愿景,一旦出现杀戮与死亡,就意味着永恒的失败.有句话说的好:战争总有胜负,而母亲永远是失败者.
   对当下中国来说,政治改革即政治现代化.这个问题可以表述为:怎样才能和平、人道、有道德的实现政治现代化.
  冷战之后的中国现代化道路,首先,一定要避免“进口”或“移植”他国的政治现代化模式.第二,无论怎样反思现代性的弊端,反思现代性带来的虚无主义,也必须接受现代性的命运.走向个体的自由、群体的平等,这是人类社会无法控制的走向.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为什么一向不介意“拿来主义”的中国人在政治改革道路上走的如此艰辛?这恐怕是因为,中国自己仍然是一个“汉家自有制度”的“帝国”;仍然有一个呼之欲出,但却至今仍未制度化的意识形态;仍然需要一个由传统塑造的共同伦理来作为政治改革得以和平进行的共同基础与前提.而只有将这一传统的意识形态与伦理实现现代化,才能实现政治现代化,政治改革之路也才能顺理成章的进行.
   未来的中国不应该也不会提供像苏联那样挑战美国的现代化模式,中国的现代化模式必然只适用于自已,但这也要基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及巨大的生产消费能力,基于公平而自由的经济贸易,基于儒家提供的人道主义.因为中国的目的不是输出现代化道路,而是完成自己的经济与政治现代化,呵护传统带来的共同伦理,让每个人活的富足、仁义且彬彬有礼.这才是冷战之后中国的现代化使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