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计算机系纪荣嵘和王菡子团队情况?

如题所述

厦门大学计算机系纪荣嵘和王菡子团队:探索学术成长的秘诀与影响


在当今的国内AI研究领域,大组的风气似乎独具特色。据一位资深学生透露,他们的导师鼓励团队成员追求有影响力的研究,鼓励他们积极投递顶级期刊如TPAMI和CV领域的主要会议,如CVPR和ICML。他们强调,团队的中奖率高,顶刊录用率不俗,这确实为他们的学术产出提供了坚实的基石。然而,对于刚刚踏入科研殿堂的学生来说,这个过程中的差距是明显的。


研一、研二的学生,尽管本科阶段可能有着耀眼的奖项和优异成绩,但真正进入科研状态、熟悉科研方法和热爱科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阅读文献的深度和广度、频繁的组会参与,以及对专业领域的精通程度,这些都是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短板。然而,这些大组的研究者们似乎在入学两年内就能产出足以发表在顶级会议和SCI一区的成果。这并非贬低他们,而是提醒我们,他们可能欠缺对顶级学术期刊应有的敬畏之心,不应因为曾经的成功而降低标准。


尽管学生们全力以赴地进行实验和论文写作,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定位。但大组的稳定产出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团队的整体实力和对研究方法的熟练运用。他们可能通过微调算法或网络结构,借助强大的计算资源,以及精心设计的实验报告,轻松将成果推向顶峰。然而,真正的创新可能并不复杂,如group-wise、channel-wise这样的基础操作,对于有经验的指导者来说,可能就是入门级的挑战。


大组宣传的“本科生发顶会论文”的现象,虽然有少数天才型选手,但多数还是凭借出色的执行能力和利用已有资源。他们可能对论文阅读不多,但通过跟随导师的指导,发现了小技巧,借助GPU的威力,就完成了看似高质量的实验报告。这种环境下,他们可以快速积累项目和基金,实现名利双收。但这种学术生产方式是否真正产生了深远影响,引人深思。


这种现象引发了对“有影响力工作”定义的探讨。一方面,大组的成果无疑在学术界产生了影响,但另一方面,这种追求快速发表和数量的增长,也可能导致学术风气的浮躁。大组的优秀人才往往不愿降低身份去投递较低级别的会议,反而加剧了顶级会议的竞争压力。在这种竞争中,一些人可能被逼迫采取急功近利的态度,这与“重质量,轻数量”的口号相悖。


当这些大组的佼佼者成为导师,他们的指导方式可能会延续这种模式,对新生的研究者产生深远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意识到真正的科研价值,开始转向自己真正热爱的研究,尝试更具影响力的工作。而那些曾经在大组中取得成功的人,毕业后成为导师,他们的教导也可能会成为一种既定模式,尽管这种模式可能并不总是能孕育出真正创新的工作。


对我所在的小组而言,这种大组现象既令人钦佩,也令人羡慕,同时引发了我们对科研道路和学术伦理的思考。尽管我们也面临同样的压力,但我坚信,只要对科研领域有益,无论何种方式,都值得尊重。我自己的经历,虽然经历了投稿的挫折,但最终能独立发表在顶会上,这是一份宝贵的锤炼,也是大组人难以触及的宝贵财富。面对未来的竞争,我满怀信心,因为这份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价值在于过程,而非结果的华丽包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